華文網

身體和大腦的知識:每個人都在實用的大腦你瞭解多少?

大腦是唯一一個沒有痛覺感應的器官——雖然它全是神經,但沒有負責感應疼痛的感應器。換句話說,它知痛卻不感痛。


大腦是人體最肥的器官,沒有之一。

大腦占人體體重2%不到,但消耗20%以上的能量和氧氣。

全身的皮膚的總重量是大腦品質的兩倍。

還是早期胎兒時,我們的大腦每分鐘產生25萬個神經細胞。

自己撓自己癢癢是不會覺得癢的,因為大腦可以區分來自自己的運動和來自外界的。

每次眨眼,其實視覺並不是立馬變成黑色的,

大腦會抑制多個區域的活動,使得我們並不覺得視覺信號被打斷了——似乎一切還是連貫的。眨眼有很多有意思的冷知識,譬如說我們一般每分鐘眨至少10次眼,每次眨眼大概0.15秒左右。每次眨眼眼球會往下看再關上——這在高速照相機上會很清晰地看到。

.眨眼後的瞬間時間會變慢。

聽到一個笑話然後覺得好笑,這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認知功能,到現在我們都不太瞭解它。譬如說,突然你明白笑點時那個「頓悟」,其實我們對它的神經機制瞭解甚少。

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可以從生理、心理和神經不同層面來解釋。

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理論與鏡像神經元有關。大腦中有一種神經元的作用是模仿別人。譬如,與人交談時,對方習慣性蹺二郎腿,你平時不這麼做,但看到別人這麼做,也無意識地翹起二郎腿。打哈欠可能也是如此。別人打哈欠,其他人會跟著打,其他動物也是如此。看到人打哈欠,狗也會跟著打。而且研究發現,第一個打哈欠的人是這只狗的主人的話,
狗狗會跟著打哈欠的可能性會更高。人也有類似的規律,相比于陌生人,朋友之間哈欠更容易傳染-這都顯示了,打哈欠這個似乎沒有什麼作用的行為,似乎顯示了我們與外界的交流的某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