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34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音樂劇發展論壇舉辦

人民網上海4月29日電 (記者 曹玲娟)第34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音樂劇發展論壇昨天在滬舉行。論壇由上海之春組委會指導,由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上海之春組委會辦公室主辦,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戲劇家協會承辦。

本屆論壇主題為“創新驅動發展,融合應對挑戰”,來自中、英、法、日、韓等國,約150位元活躍在海內外音樂劇領域的業界人士和專家學者參與了當天的盛會。本屆論壇結合當前文化創新的大背景,從題材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等角度關注國內音樂劇的升級路徑與未來發展。

樊沖主題演講

法國資深音樂劇製作人尼古拉斯.特拉、日本CN Playguide副社長於保義教、英國大衛.伊恩製作公司總經理麥克斯.芬堡、韓國音樂劇協會理事長劉嬉聲以及中國音樂劇創作人樊沖從各自國家音樂劇市場的融合發展現狀、音樂劇創作中的集成創新模式等角度入手,深入剖析當代音樂劇發展的多樣性可能。

尼古拉斯.特拉的經典之作《巴黎聖母院》風靡全球,創下了在20個國家享有1200萬的觀眾的記錄。他的下一步計畫是製作中國版的《巴黎聖母院》,並將法國獨特的音樂劇帶入全球市場。在論壇現場,他介紹,“我們法國的音樂劇和百老匯的音樂劇是不一樣的。百老匯音樂劇所採取的策略是開放式的,他們的盈利能力可以持續很多年,還有很多商業上的發展。

而在法國,我們上演的次數有限,在巴黎以外的地方,我們市場深度還不夠。”

中國的音樂劇創作人樊沖則在論壇現場感慨,“我做音樂劇大概有15年時間,從我最開始在22歲的時候,開始做第一部原創音樂劇,到今天有15年的時間,我們從最早的蹣跚學步,經過了非常勇猛的15年的打拼,終於達到了今天的蹣跚學步。所以我們從製作和我們市場的發展來看,是非常非常快的,但是我們創作上的發展卻非常非常慢。

我們知道了自己應該學什麼,怎麼學,為什麼學。接下來我們就是學,我們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心去學習這些東西,把它融入我們的文化,把它做成我們自己樣式的音樂劇。”

當天下午,《製作與巡演》《資本助推產業轉型》兩場圓桌論壇則邀請了臺灣廣藝基金會、七幕人生、華人文化控股、聚橙網、聯美地產、零點有數等數位來自行業內外的資深人士,從新視角探討在互聯網行業的降維打擊下,原創音樂劇全產業鏈發展的未來著眼點與著力點。

自2011年改建開業以來,這已是上海文化廣場連續第六次在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期間舉辦音樂劇發展論壇。音樂劇作為西方舶來品,在國內尚未建立起穩固的觀眾群體。論壇期望不同特質的文化通過相互間的接觸、交流與溝通,進而相互吸收、滲透,從而提升國內音樂劇的整體水準,並以開放的心態探尋音樂劇這一現場演出形態的發展新路徑,直面內容消費升級時代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