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起草、修改到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誕生記

3月5日,在北京會議中心,一名記者掃描政府工作報告文本上的二維碼獲取資訊。

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攝

3月1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大會。大會通過了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這份約1.9萬字的報告是如何起草、修改,再到提交代表委員審議、討論的?與以往相比,報告有哪些新特點、新亮點?

“兩個體現” 貫穿始終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

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李克強總理主持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工作,先後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全體會議,討論報告稿。

去年12月初,報告起草組正式成立,準備工作則從10月份就開始了。報告起草組以國務院研究室人員為主,邀請相關部門、地方政府研究室以及智庫負責人和專家參與討論,

充分吸收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的意見。

起草組負責人指出,政府工作報告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具有“講政治”“接地氣”“措施實”等特點。

——講政治: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體現了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接地氣:報告貼近群眾,

充分反映民意,並力求在文字表述上更加鮮活,語言風格更平易樸實,如“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使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等。

——措施實:報告充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政策措施上出“實招”“硬招”。如“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等。

在起草、修改、完善的幾個月時間裡,

起草組前後修改幾十次,先後完成政府工作報告草稿、討論稿、送審稿、徵求意見稿。

彙集民智 呼應關切

李克強總理先後3次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包括民主黨派、專家和企業家、教科文衛體和基層群眾等各界人士對報告的意見和建議。

北京復興醫院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杜雪平提出“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建議“提高博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補助標準”;安徽省黟縣農友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海波希望“政府幫助解決農業風險保障不足”等,

這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有體現。

1月份,近4000份《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