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沙美容機構老闆揭行業亂象:大量消費者整容失敗後二次整形

受訪者劉浪。

湖南多家媒體近日報導的一起美容整形事故,

其背後真相令人吃驚。

長沙一位李女士花費40萬元注射玻尿酸隆胸,剛手術完,突然全身抽搐,隨後昏迷不醒。警方事後查明,這起發生於1月23日的美容整形事故中,不僅美容院不具備隆胸手術資格,為她手術的“專家”也沒有行醫資格證,注射用的玻尿酸則是從某美容博覽會上買來的。

醫院的診斷顯示:李女士為麻醉藥物中毒(利多卡因中毒),缺血缺氧性腦病,肺部感染,

呈植物人狀態。3月2日,長沙市雨花區檢察院以涉嫌非法行醫罪對該起事故中的責任人羅某與“整形專家”曾某批准逮捕。

3月初,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通過暗訪和梳理相關裁判文書,揭露了美容整形行業存在的亂象:整形師5天速成,銷售使用假藥現象猖獗,甚至有消費者因整形而成殘疾。

這個行業為何假藥橫行?製造了多少整形“災難”?長沙市化妝品安全協會副會長劉浪近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坦承,

當下的美容整形行業確如媒體所報導的那樣,存在各種問題,大量從業人員屬“地下非法執業”,假藥氾濫,失敗的整形案例屢見不鮮,正規美容機構接待的顧客起碼3成是“二次整形”。

他認為,消費者的權利意識薄弱,市場監管和行業自我約束乏力,是導致問題頻發的重要原因。

有美容店老闆自己扎針測藥效

“5天,確實‘夠了’。”劉浪開門見山地談論起微整形速成培訓班。

他說,現在很多微整形的場所是在美容院、工作室,甚至居民樓內進行,絕大部分操作微整形的人無行醫執照,進行的整形項目主要是簡單的注射,5天的培訓課程,只是“講點理論知識,講點藥物介紹,練習下注射”。

“以目前流行的玻尿酸為例,注射用的是大分子玻尿酸,你想填充哪,就往哪注射,可以打屁股、鼻子、下巴等等。你甚至可以什麼培訓都不搞,自己找准靜脈,避開骨頭,

就可以打進去。”劉浪對澎湃新聞說,一些美容店的老闆,為了瞭解藥效,也往自己臉上、身上打針,所以,在培訓課程中,學員們互相扎針,並不意外。

“玻尿酸這種藥物,本身就是人身體裡有的物質,只要藥是真的,打錯了,問題也不大。當然,整形作為一種藝術,怎麼整法,怎麼審美,只花5天時間肯定不能培訓出一個合格的整形師。因為進行操作的必須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其次,

要經過系統正規的培訓和進修。另外,整容是做手術,整個過程要消毒、無菌等。”

湖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形美容科辛衛平日前接受長沙媒體採訪時稱,進行整容手術前,他們要檢查病人的身體,如凝血功能、心血管等,如有糖尿病會導致癒合不好,凝血機制不好,會出現大出血。

而澎湃新聞暗訪的整形機構,有的連衣服都沒換,基本的衛生條件無法保障。

正規美容機構起碼3成顧客系“二次整形”

劉浪認為,比5天速成整形師更可怕的,是假藥的氾濫。“有的藥,一支進價就是1000多元,但有的美容院或者工作室,900多元就可以打一支。怎麼做到的?藥是假的!”劉浪介紹,“因為現在美容業市場競爭激烈,各機構互相比價,造成了市場上假藥比真藥還多。”

澎湃新聞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現,目前流行的注射玻尿酸,獲得國家食藥監批文的產品只有15家品牌,其中11個國產品牌,4個進口品牌。而用於瘦臉的注射用肉毒素,國家僅批准了兩種,分別為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的國產產品和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Ireland生產的進口產品。

澎湃新聞統計九十餘起案例的裁判文書發現,各地查獲的假藥達83種。有的假藥從生產到注射使用,被層層轉手,價格通常會翻5-10倍。劉浪介紹,目前湖南美容市場存在的假藥品牌,主要是正規品牌的仿版、A貨。

假藥往往帶來嚴重的後果。澎湃新聞此前報導,有被害人在賓館注射來路不明的玻尿酸後,雙眼視力急劇下降,無法恢復,被鑒定為七級傷殘、重傷二級。

在長沙,劉浪見得更多的是鼻子等部位整形失敗。“透明鼻,打假玻尿酸填充時,導致填充那塊在太陽底下是透明的。紅鼻子,因為墊鼻子的材料是假的,出汗時鼻子發紅發癢。頭上長角,本來是打生長因數抗皺,結果藥物和操作都有問題。”

劉浪介紹,作為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美容門診部,近來他們接待了越來越多的“二次整容”,“保守估計,整個長沙的正規美容機構起碼3成顧客是‘二次整形’。我所在的機構裡可能占到40%,也就是說只有60%的顧客是‘原裝’的,其他是已經整過一次或兩次了。有的是整容失敗了,有的是藥物失效了,進行再次填充。”

湖南省醫學美容協會會長譚軍近日也向長沙媒體介紹,他們在門診部經常接到因整過形而來就診的患者,“鼻子血管栓塞。輕微的,皮膚局部壞死,重的眼睛失明,更嚴重的有腦死亡。”

消費者權利意識薄弱,政府監管難度大

劉浪告訴澎湃新聞,美容行業目前給人的印象是“低成本、零門檻、低風險、高收入”,這導致一些人盲目進入這個行業“撈金”。

根據衛生部2016年施行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不管是玻尿酸填充、肉毒素瘦臉、鼻線微雕等等,都屬於醫療美容。

而根據該法規定,美容醫療機構必須經衛生行政部門登記註冊並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方可開展執業活動。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必須具備執業醫師資格、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等等。

顯然,那些存在於各居民區中的美容會所、工作室,很多都不合法。“但消費者的權利意識太薄弱了”,劉浪介紹,玻尿酸、肉毒素等藥物,全部都是可以在網上查到的,美容院、工作室是否用了正品,完全可以核實得到。

“但很少有人去看,很多消費者被整形行銷的人催眠了,認為美容是平民消費,雖然美容的利潤現在越來越透明,但整形作為一種醫療美容,相對來說還是高層次的消費。”劉浪說。

與此同時,“用於美容的藥品監管,本身就不像醫院的藥品那麼嚴格,消費者什麼時候使用了,用的是什麼藥,在美容院或工作室裡都是悄悄進行。”劉浪說,這又導致政府的監管難度加大。

“整個長沙市沒有醫療美容資質的美容機構多得無法統計,有的一棟樓就好幾家,政府如何去管,如何管得來?所以,很多情況是,只有出了事故後,執法人員才知道那有家非法整形的機構。”劉浪說。

劉浪認為,比5天速成整形師更可怕的,是假藥的氾濫。“有的藥,一支進價就是1000多元,但有的美容院或者工作室,900多元就可以打一支。怎麼做到的?藥是假的!”劉浪介紹,“因為現在美容業市場競爭激烈,各機構互相比價,造成了市場上假藥比真藥還多。”

澎湃新聞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現,目前流行的注射玻尿酸,獲得國家食藥監批文的產品只有15家品牌,其中11個國產品牌,4個進口品牌。而用於瘦臉的注射用肉毒素,國家僅批准了兩種,分別為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的國產產品和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Ireland生產的進口產品。

澎湃新聞統計九十餘起案例的裁判文書發現,各地查獲的假藥達83種。有的假藥從生產到注射使用,被層層轉手,價格通常會翻5-10倍。劉浪介紹,目前湖南美容市場存在的假藥品牌,主要是正規品牌的仿版、A貨。

假藥往往帶來嚴重的後果。澎湃新聞此前報導,有被害人在賓館注射來路不明的玻尿酸後,雙眼視力急劇下降,無法恢復,被鑒定為七級傷殘、重傷二級。

在長沙,劉浪見得更多的是鼻子等部位整形失敗。“透明鼻,打假玻尿酸填充時,導致填充那塊在太陽底下是透明的。紅鼻子,因為墊鼻子的材料是假的,出汗時鼻子發紅發癢。頭上長角,本來是打生長因數抗皺,結果藥物和操作都有問題。”

劉浪介紹,作為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美容門診部,近來他們接待了越來越多的“二次整容”,“保守估計,整個長沙的正規美容機構起碼3成顧客是‘二次整形’。我所在的機構裡可能占到40%,也就是說只有60%的顧客是‘原裝’的,其他是已經整過一次或兩次了。有的是整容失敗了,有的是藥物失效了,進行再次填充。”

湖南省醫學美容協會會長譚軍近日也向長沙媒體介紹,他們在門診部經常接到因整過形而來就診的患者,“鼻子血管栓塞。輕微的,皮膚局部壞死,重的眼睛失明,更嚴重的有腦死亡。”

消費者權利意識薄弱,政府監管難度大

劉浪告訴澎湃新聞,美容行業目前給人的印象是“低成本、零門檻、低風險、高收入”,這導致一些人盲目進入這個行業“撈金”。

根據衛生部2016年施行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不管是玻尿酸填充、肉毒素瘦臉、鼻線微雕等等,都屬於醫療美容。

而根據該法規定,美容醫療機構必須經衛生行政部門登記註冊並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方可開展執業活動。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必須具備執業醫師資格、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等等。

顯然,那些存在於各居民區中的美容會所、工作室,很多都不合法。“但消費者的權利意識太薄弱了”,劉浪介紹,玻尿酸、肉毒素等藥物,全部都是可以在網上查到的,美容院、工作室是否用了正品,完全可以核實得到。

“但很少有人去看,很多消費者被整形行銷的人催眠了,認為美容是平民消費,雖然美容的利潤現在越來越透明,但整形作為一種醫療美容,相對來說還是高層次的消費。”劉浪說。

與此同時,“用於美容的藥品監管,本身就不像醫院的藥品那麼嚴格,消費者什麼時候使用了,用的是什麼藥,在美容院或工作室裡都是悄悄進行。”劉浪說,這又導致政府的監管難度加大。

“整個長沙市沒有醫療美容資質的美容機構多得無法統計,有的一棟樓就好幾家,政府如何去管,如何管得來?所以,很多情況是,只有出了事故後,執法人員才知道那有家非法整形的機構。”劉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