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國首個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在福州揭牌!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快來看看吧!

繼全國首家窄帶物聯網規模化商用局在馬尾啟用後,28日,全國第一個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在福州馬尾正式揭牌。實驗室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技術研究所、福州市政府、馬尾區政府共同出資建設。

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倪岳峰,省委常委、副省長周聯清,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所長王曦,工信部電子資訊司司長刁石京,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劉明亮,華為公司副總裁楚慶等出席揭牌儀式。市委副書記、市長尤猛軍主持揭牌儀式。

“智慧水務”系統將助力城市科學防汛。

倪嶽峰在講話中指出,物聯網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應用,是新一代產業革命的重要方向。近年來,福州市認真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堅持把發展物聯網產業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培育形成了集資訊感知、傳輸、處理、應用於一體的物聯網產業鏈條,

集聚了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物聯網企業。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的順利啟用,標誌著我市物聯網產業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必將進一步增強福州在物聯網標準制定、技術創新、產業應用、人才集聚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真誠邀請國內外物聯網領域的專家學者、商業精英來福州創新創業,共用發展新機遇,努力打造具有示範性、引領性、標誌性的全國物聯網產業高地、創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我們將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優良傳統,努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為廣大企業在榕投資興業提供最優服務和最好保障。

王曦表示,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將為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提供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產業化經驗的技術和運營團隊,幫助實驗室成為物聯網標準制定、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等方面的引領者和先驅者。

希望實驗室堅持立意高遠、開放共贏,注重融合發展,在短期內迅速產生輻射效應和品牌影響,有效支撐中國物聯網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展示廳。

刁石京說,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的落成,

是福州市物聯網產業開放創新、應用牽引、協同突破的重要實踐,也是部市合作、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成果。工信部將一如既往地支援實驗室的建設發展,希望實驗室聚焦物聯網產業發展和應用的關鍵技術突破,建設國際領先的物聯網創新和服務平臺,為我國物聯網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揭牌儀式上,福州市政府、馬尾區政府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簽署了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共建協定,與上海新微科技集團等簽署了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專項協定。

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翁玉耀、黃長慶、陳榮輝,市領導張忠、阮孝應出席儀式。

揭秘全國首個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一個晶片讓生活智慧化

一盞看似普通的路燈,不僅可以自動調節亮度,還能即時監控噪音、空氣狀況;車輛停在車庫門口,只需輕點按鍵,系統就能自動幫你找到車位並泊車……昨日,位於馬尾的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正式啟用,展廳大螢幕展示的一項項猶如科幻大片的物聯網應用,令人目不暇接。不久的將來,這些應用,都將進入你我的生活中。

這是全國首個物聯網開放實驗室,擁有來自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等知名研發機構的高端技術人才團隊和國際化運營管理團隊。實驗室裡都進行什麼實驗?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未來還有哪些發展?記者帶您一探究竟。

資料圖

實驗室裡進行什麼實驗

在物聯網時代,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所有事物,只要嵌入一個微型感應晶片,再借助無線網路技術,人就可以和物體“對話”,物體和物體之間也能“交流”,無數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將實現“智慧化”。

實驗室技術骨幹張武雄告訴記者,目前正處於物聯網全面爆發的“前夜”,各大企業都在加緊進行物聯網的應用開發。實驗室就為這些研發提供技術服務和檢測平臺。

28日正式啟用的實驗室一期工程,包含模組、功耗測試、基帶測試、射頻測試、協議一致性測試等多個專題實驗室,擁有多套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的“高大上”設備。

走進模組實驗室,兩名技術人員正用一種特殊設備對幾組晶片進行掃描,隨後,一旁的電腦螢幕上出現一段波動的折線。“這是NB-IoT(窄帶物聯網)綜合性能測試系統,主要對物聯網設備模組的發射接收功率、頻譜等進行性能測試。只要這段折線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就算是通過綜合性能測試了!”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只有遵循統一的標準,才能保證物聯網設備之間順暢地互聯互通,使物體真正“入網”。

據介紹,實驗室的工作重點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產品在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另一個是對成熟產品的認證測試。“新產品一邊研發一邊測試,是為了通過測試,來調整產品的技術性能,使之成為成熟的產品。接下來,才可能進行標準化的工作,進而開展標準化的認證測試。”張武雄說,物聯網涉及的行業比較碎片化,未來可能一年誕生成千上萬款產品,需要大量的測試,而這些企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業,利潤有限,不可能去購買動輒上千萬元的檢測設備來進行測試。“我們把這個‘公益性質、中立的技術服務平臺’搭建好,在支持企業創新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張武雄透露,實驗室二期將於今年下半年動建,將為中小企業提供孵化平臺,説明企業突破技術瓶頸。明年,實驗室有望向公眾開放部分設施和展示廳,進行物聯網的科普展示。

網路圖

實驗室將為我們生活帶來什麼

在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展廳一角,智慧港口類比演示十分引人注目。在這個“迷你港口”中,沒有人的身影,全靠機械自動完成車船的裝卸貨、倉儲管理、物流跟蹤和海關監管等流程。

智慧港口是物聯網應用的領域之一。在每一批產品包裝、運輸工具中安裝相應的晶片,再通過NB-IoT技術將這些資料收集起來,工作人員在後臺就能直接監控港口流量、貨物去向和狀態,甚至貨物的溫度、濕度等情況,從而降低抄表員和堆場人員的勞動負擔,降低錯誤率。

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總裁高騰認為,物聯網就是物體與物、人之間展開的無數場“對話”,通過嵌入晶片,讓物體自動根據人的指令做事,服務人類的生產生活。

實驗室展廳內,高騰口中的“對話”在一幕幕上演:智潤科技研發的城市供水漏損治理系統,能通過感測器和智慧水錶,監測水質、及時發現地下水管漏損情況,還能監控自家用水量;協成智慧的安防系統和大資料搜尋引擎,能清晰識別數十米以外的人臉,讓罪犯無所遁形;三鑫隆公司生產的井蓋能預報澇點;匯川科技推出的智慧測距攝像機能監測預警山體滑坡……一批物聯網應用企業已在福州集聚。

華為公司副總裁楚慶表示,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將助力一批批優秀的福州企業,去佔領行業高地。他相信,未來福州企業的技術成果將惠及福建、全國,乃至全球,為提升人類生活生產的品質和效益作出重要貢獻。

資料圖

實驗室將來如何發展

“推動物聯網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構建一個協調發展、互惠共贏的物聯網生態圈。”高騰表示,這是實驗室未來發展的主要目標。“推動產業生態圈的形成,制定規則、標準很重要。福州的物聯網企業在制定標準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實驗室將把這些企業聯合起來,抱團引領物聯網標準的制定,推動福州物聯網產業掌握更多話語權。”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所長王曦表示,希望實驗室致力於打造國際領先的物聯網創新和服務平臺,成為物聯網標準制定、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等方面的引領者和先驅者;吸收國際性創新資源,與物聯網領域的產、學、研、用各主體深化合作;加強物聯網技術研發、產業培育和應用示範的融合,加強物聯網產業與半導體等相關技術領域發展的融合,加強與福州本地產業升級和市場應用需求的融合。他還表示,福州在物聯網創新集聚、產業生態和應用示範方面已擁有長期的積累,“強強聯手”將助力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創造不凡業績,在中國物聯網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

實驗室因何“相中”福州

“在推動物聯網的發展中,福州市委、市政府下了大氣力。尤其去年一下子投入30萬台智慧水錶做測試,發展智慧水務。這樣的戰略眼光、扶持力度和辦事魄力,讓我們對在福州建立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產生巨大信心!”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總裁高騰表示,福州還擁有適宜打造物聯網生態圈的“土壤”,即扎實的產業基礎和一定規模的產業聚集區。

近年來,我市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截至目前,基地內通過認定的物聯網企業有65家,關聯企業超百家,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聚集了新大陸等上市企業18家,三鑫隆等新三板掛牌企業20家,上市後備企業33家。

此外,在物聯網領域的標準制定方面,新大陸、冠林科技、上潤精密、福光數碼、星海通信、騰景光電、國脈科技、創高安防等一批福州企業表現搶眼,掌握了一定的行業“話語權”。

與上海新微科技集團等簽署了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專項協定。

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翁玉耀、黃長慶、陳榮輝,市領導張忠、阮孝應出席儀式。

揭秘全國首個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一個晶片讓生活智慧化

一盞看似普通的路燈,不僅可以自動調節亮度,還能即時監控噪音、空氣狀況;車輛停在車庫門口,只需輕點按鍵,系統就能自動幫你找到車位並泊車……昨日,位於馬尾的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正式啟用,展廳大螢幕展示的一項項猶如科幻大片的物聯網應用,令人目不暇接。不久的將來,這些應用,都將進入你我的生活中。

這是全國首個物聯網開放實驗室,擁有來自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等知名研發機構的高端技術人才團隊和國際化運營管理團隊。實驗室裡都進行什麼實驗?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未來還有哪些發展?記者帶您一探究竟。

資料圖

實驗室裡進行什麼實驗

在物聯網時代,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所有事物,只要嵌入一個微型感應晶片,再借助無線網路技術,人就可以和物體“對話”,物體和物體之間也能“交流”,無數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將實現“智慧化”。

實驗室技術骨幹張武雄告訴記者,目前正處於物聯網全面爆發的“前夜”,各大企業都在加緊進行物聯網的應用開發。實驗室就為這些研發提供技術服務和檢測平臺。

28日正式啟用的實驗室一期工程,包含模組、功耗測試、基帶測試、射頻測試、協議一致性測試等多個專題實驗室,擁有多套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的“高大上”設備。

走進模組實驗室,兩名技術人員正用一種特殊設備對幾組晶片進行掃描,隨後,一旁的電腦螢幕上出現一段波動的折線。“這是NB-IoT(窄帶物聯網)綜合性能測試系統,主要對物聯網設備模組的發射接收功率、頻譜等進行性能測試。只要這段折線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就算是通過綜合性能測試了!”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只有遵循統一的標準,才能保證物聯網設備之間順暢地互聯互通,使物體真正“入網”。

據介紹,實驗室的工作重點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產品在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另一個是對成熟產品的認證測試。“新產品一邊研發一邊測試,是為了通過測試,來調整產品的技術性能,使之成為成熟的產品。接下來,才可能進行標準化的工作,進而開展標準化的認證測試。”張武雄說,物聯網涉及的行業比較碎片化,未來可能一年誕生成千上萬款產品,需要大量的測試,而這些企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業,利潤有限,不可能去購買動輒上千萬元的檢測設備來進行測試。“我們把這個‘公益性質、中立的技術服務平臺’搭建好,在支持企業創新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張武雄透露,實驗室二期將於今年下半年動建,將為中小企業提供孵化平臺,説明企業突破技術瓶頸。明年,實驗室有望向公眾開放部分設施和展示廳,進行物聯網的科普展示。

網路圖

實驗室將為我們生活帶來什麼

在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展廳一角,智慧港口類比演示十分引人注目。在這個“迷你港口”中,沒有人的身影,全靠機械自動完成車船的裝卸貨、倉儲管理、物流跟蹤和海關監管等流程。

智慧港口是物聯網應用的領域之一。在每一批產品包裝、運輸工具中安裝相應的晶片,再通過NB-IoT技術將這些資料收集起來,工作人員在後臺就能直接監控港口流量、貨物去向和狀態,甚至貨物的溫度、濕度等情況,從而降低抄表員和堆場人員的勞動負擔,降低錯誤率。

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總裁高騰認為,物聯網就是物體與物、人之間展開的無數場“對話”,通過嵌入晶片,讓物體自動根據人的指令做事,服務人類的生產生活。

實驗室展廳內,高騰口中的“對話”在一幕幕上演:智潤科技研發的城市供水漏損治理系統,能通過感測器和智慧水錶,監測水質、及時發現地下水管漏損情況,還能監控自家用水量;協成智慧的安防系統和大資料搜尋引擎,能清晰識別數十米以外的人臉,讓罪犯無所遁形;三鑫隆公司生產的井蓋能預報澇點;匯川科技推出的智慧測距攝像機能監測預警山體滑坡……一批物聯網應用企業已在福州集聚。

華為公司副總裁楚慶表示,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將助力一批批優秀的福州企業,去佔領行業高地。他相信,未來福州企業的技術成果將惠及福建、全國,乃至全球,為提升人類生活生產的品質和效益作出重要貢獻。

資料圖

實驗室將來如何發展

“推動物聯網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構建一個協調發展、互惠共贏的物聯網生態圈。”高騰表示,這是實驗室未來發展的主要目標。“推動產業生態圈的形成,制定規則、標準很重要。福州的物聯網企業在制定標準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實驗室將把這些企業聯合起來,抱團引領物聯網標準的制定,推動福州物聯網產業掌握更多話語權。”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所長王曦表示,希望實驗室致力於打造國際領先的物聯網創新和服務平臺,成為物聯網標準制定、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等方面的引領者和先驅者;吸收國際性創新資源,與物聯網領域的產、學、研、用各主體深化合作;加強物聯網技術研發、產業培育和應用示範的融合,加強物聯網產業與半導體等相關技術領域發展的融合,加強與福州本地產業升級和市場應用需求的融合。他還表示,福州在物聯網創新集聚、產業生態和應用示範方面已擁有長期的積累,“強強聯手”將助力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創造不凡業績,在中國物聯網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

實驗室因何“相中”福州

“在推動物聯網的發展中,福州市委、市政府下了大氣力。尤其去年一下子投入30萬台智慧水錶做測試,發展智慧水務。這樣的戰略眼光、扶持力度和辦事魄力,讓我們對在福州建立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產生巨大信心!”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總裁高騰表示,福州還擁有適宜打造物聯網生態圈的“土壤”,即扎實的產業基礎和一定規模的產業聚集區。

近年來,我市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截至目前,基地內通過認定的物聯網企業有65家,關聯企業超百家,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聚集了新大陸等上市企業18家,三鑫隆等新三板掛牌企業20家,上市後備企業33家。

此外,在物聯網領域的標準制定方面,新大陸、冠林科技、上潤精密、福光數碼、星海通信、騰景光電、國脈科技、創高安防等一批福州企業表現搶眼,掌握了一定的行業“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