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話說健康:腰椎不好的看過來!這裡有你想要的!

品質引領,創新驅動。近年來,我市衛生系統瞄準國際醫學發展前沿,促進醫學科技創新與臨床應用緊密結合。此次市三三一醫院的頸椎間盤靶點射頻消融技術臨床研究,獲得2016年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該院使用椎間孔鏡技術已為近百位患者解除病痛煩惱,得到患者的充分肯定與讚揚。

昨天,記者在市三三一醫院脊柱外科,看到了手術1天后正坐在床邊療養的唐女士。唐女士今年62歲,來自炎陵縣。她說,大約在4年前,她的腰突然間歇性疼痛,

疼的時候都沒法走路。無奈之下,家人陪她去了當地一家醫院做檢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這次由於疼痛難忍,便來到市三三一醫院尋求治療。

隨後,醫生針對唐女士的病情進行了分析,在CT上可以看到唐女士的脊柱145節段發生了突出,

壓迫了神經,導致腰腿痛。

最終,醫生經過病情討論,覺得採用穿刺、椎間孔鏡技術、射頻消融技術的腰椎間盤治療系統進行手術,僅僅需7毫米的手術視窗,便可實施高難度的椎間盤手術,且更為安全可靠。市三三一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楊帆介紹,這種微創是在顯示器下進行手術操作,避免開刀,又能達到開刀一樣的直接解除神經壓迫的目的。

據瞭解,該微創內鏡治療只需局部麻醉,並運用高端影像定位、高清視頻監控,可將手術視野內放大數十倍,用極其精細化的“機械手”抓取壓迫神經的椎間盤組織,

並將其清除到體外。整個手術過程一般不超過一個小時,損傷極小,患者可以通過螢幕直接觀看手術過程並與專家進行交流,消除了恐懼感。3~4天便可出院,術後康復時間也比傳統手術縮短幾個月。

而入選衛生人才“135”工程的學科骨幹之後,三三一醫院脊柱科副主任醫師楊帆也說,雖然作為外科醫生他的臨床業務較為繁重,但如今他也有了越來越多的科研動力。說到原因,他說這與衛生系統對創新人才的鼓勵與扶持切實相關。

楊帆說,在市衛計委的示範及指導下,他們醫院的脊椎科也加強了人才隊伍建設,搭建了一個涵蓋老中青三代的人才矩陣,在臨床醫療與科研創新方面都形成了合力。

法制民生頻道全媒體記者 余俊

搭建了一個涵蓋老中青三代的人才矩陣,在臨床醫療與科研創新方面都形成了合力。

法制民生頻道全媒體記者 余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