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小便民服務卡 成就“警民一家親”

戶籍室民警上門為殘障人士採集照片辦理身份證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近日,在志丹縣杏河鎮的居民中間,有一張小卡片手口相傳,無論是在偏遠的山嶺村,或是鎮上熱鬧的市集,提起這張小卡片,百姓們無不稱讚,豎起大拇指。這張小卡片,是該鎮派出所為方便群眾辦事,製作的便民服務卡。

該便民服務卡只有銀行卡般大小的尺寸,分別涵蓋了新生兒入戶、死亡註銷戶口、市內夫妻投靠遷入、市內遷入、市外遷入、遷出市外、所內移居定居、諮詢熱線等多項內容,

今年4月初製作以來,在鎮上已累計散發了500余張。

已在杏河鎮安家幾十年的蔣承軍,本是湖北省鐘祥市胡集鎮平堰村人,因為身份證異地辦理的原因,且回老家一次路途遠、花銷大,多年以來一直用的還是原來湖北的身份證,鄰居們也時常開玩笑,稱呼他為外地人。當通過便民服務卡得知鎮派出所可以辦理身份證市外遷入時,他第一時間來到鎮派出所,

辦理了新的身份證。

“可算是把這個心事了了,到這幾十年了,現在才敢說自己是合法居民了。”說著話,蔣承軍從懷裡掏出剛剛新辦的身份證,笑容滿面。

說起便民服務卡的好,又有人搶過了發言權。“我媳婦這個情況,本來可以辦殘疾證的,但辦殘疾證還需要身份證,她這不聽指揮還打人的,又帶不到派出所,誰敢給他辦身份證啊。這次多虧了白所長和戶籍室的同志們,

有了身份證就能給她辦殘疾證了,多好。”家住杏河鎮李咀村的李旺強了了一樁大心願。

民警上街向群眾宣傳便民服務卡

李旺強的妻子韓鳳英是智力殘障人士,不聽人言偶爾還打人,故一直未能辦理身份證,殘疾證的辦理也因缺了身份證明一拖再拖。

得知這一情況後,該鎮派出所所長白生龍和戶籍室民警一起來到她的家中,為她抓拍了照片,採集了指紋,辦好身份證後又親自給她送到了家裡。

“在我們鎮的多數村落,老鄉們的資訊來源管道還是相對落後的,很多事情在操作中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小小的一張便民服務卡,就能為老鄉們架起便捷的橋樑,何樂而不為呢。”該鎮派出所所長白生龍這樣說。

杏河鎮位於志丹縣東部,全鎮下轄村組皆為半川半山村和山嶺村,最偏遠的村子到鎮上得兩個小時的車程,且路況不好。以前到鎮上、縣上辦事,對村民們而言,也是一件苦惱事。政策掌握的不清楚,辦事環節瞭解的不到位,所需證件準備的缺這少那,常常是冤枉路走了不少,事沒辦成。自從派出所出了便民服務卡,偏遠村的村民辦理業務之前先打電話問詢清楚,備齊所辦業務需要的材料和該準備的證件,少跑了冤枉路,到所後一次性就能辦結。該鎮老莊溝行政村的魯加有老人就通過電話諮詢,一次性為孫兒魯宜澤登記了戶口。

金杯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小小的一張便民服務卡,拉近了該鎮警民間的距離,成就了“警民一家親”的溫馨畫面。

少跑了冤枉路,到所後一次性就能辦結。該鎮老莊溝行政村的魯加有老人就通過電話諮詢,一次性為孫兒魯宜澤登記了戶口。

金杯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小小的一張便民服務卡,拉近了該鎮警民間的距離,成就了“警民一家親”的溫馨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