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剛上學怎樣寫好字?老師提醒,千萬不要小看寫字的這三個工具

一年級孩子剛剛入學,面臨著從幼稚園的小朋友到上學的小學生的轉變,

變化可謂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個難點,就是寫字。

為什麼寫字對一年級學生這麼難?原因主要有:

一、小手肌肉發育不成熟

從生長發育的角度來說,剛上學的孩子小手發育不完全,控制筆不靈活。

二、認知能力還在發展中

這個年齡的孩子認知也不健全,主要表現在,很多孩子寫字不是寫字,而是畫畫,所以經常有倒拉筆劃、倒插筆的現象。

三、漢字比字母難寫

漢字本身就很難,難學、難認、難寫。相比較數位和字母來說,方塊字對間架結構的要求都更高。能寫正確已經不易,能寫美觀就更難。

四、剛開始接觸

剛入學,剛開始學寫字,萬事開頭難。

這是剛剛開學,我教的班級裡寫得最好的一位同學。

寫字難怎麼辦?

一、握筆姿勢(左撇子要不要糾正)

正確的握筆姿勢:

握筆姿勢對於一年級的學生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有的孩子上學前已經用過筆了,

可能握筆姿勢不正確,但是家長沒在意,現在就要下功夫去糾正。有的孩子沒拿過筆,提筆寫字很是生疏,需要加強練習。有的孩子形成了自己的習慣,換了姿勢就寫不好、寫不快。

但是,一年級初學寫字,一定要把握筆姿勢正確掌握。以前我教過一個學生,就是一年級的時候握筆姿勢極其怪異,我給他買了握筆器,也多次和家長提,請他重視這個問題,但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到了高年級,他的老師也說他寫字很難看,速度也很慢,儘管孩子其他方面都很優秀,但是寫字這一條,太影響孩子的發展了!真遺憾!

怎麼保證握筆姿勢正確呢?

1,可以用特製的鉛筆。

一種是三角杆的,一種是洞洞筆,都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握筆。

2, 可以用握筆器。

握筆器有很多種,淘寶一搜一大把。我兒子用的是普通的握筆器,就是這種,但是好像效果一般,大拇指總是伸出來。

前兩天我看學生用這樣一種抓握式的,感覺孩子用起來更好,

還見過這樣的。

(以上圖片皆從網上搜索,並非廣告)

3, 自製簡易握筆器。

用一根皮筋交叉一下,套在拇指和食指上,控制住握筆。(和同事學的,這就是教師的智慧啊!)

左撇子要不要糾正,我個人看法,如果早發現,能糾正,最好糾正。但是據有的醫生說,最好不要強行糾正,有時候強行糾正,孩子會出現其他問題。

二、多動筆,除了寫字還可以多畫畫,鍛煉控制筆的能力

想熟練地控制運筆,就多用用。事實上,我覺得特別奇怪的是,為什麼有的孩子上學了,握筆還這麼生疏?我兒子雖然不怎麼會寫字,但是經常畫畫,也要握筆啊!所以如果孩子控制筆的能力不夠,可以多用筆寫寫畫畫,不一定非得是正規的書寫。

三、練習基本筆劃的書寫

我在開始教學生寫字的時候,會教筆劃的書寫、怎麼運筆、怎麼用力。

比如:橫,從左往右寫,起筆和收筆的時候都要稍加頓筆,並不是很平的,而是適當左低右高的。

比如:撇,左上往右下運筆,起筆頓筆,收筆的時候要提筆。

所以,想寫好字,要先寫好基本筆劃。這一條和毛筆字的學習是一樣的。

四、認真聽講,注意字的每一筆在田格裡的位置,注意間架結構。

為什麼只有中國漢字才能成為一種藝術?因為漢字書寫蘊含著很多藝術規律。不管在田字格寫字,還是米字格寫毛筆字,都講究留白,講究間架結構。有的孩子寫字筆劃很好,也很認真,但就是看著不舒服,主要是間架結構出了問題。而間接結構把握的好,說明孩子有整體觀念,有謀篇佈局的能力。

實際上,我們老師在教學生寫字的時候,在寫之前都是有一個觀察、分析的過程,這個字整體字形是什麼樣,橫多的字,要看哪個橫長,哪個橫短。左右結構的字,比如:和,左邊的禾最後一筆,原來是捺,要變成撇。說句題外話,有沒有覺得,寫漢字,就是學做人。這樣的左右結構的字,不正是教人要懂得謙讓嗎?

所以,要想孩子寫出一手好字,一定要要求孩子,按照語文書中的字為規範,每一筆都寫在合適的位置上。注意整體字形、筆劃長短。

五、多練習寫

怎麼練?

嚴格按照語文書中的字為規範學寫。有的人總覺得寫出來就行,寫的對就行,看上去差不多就行,有的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小,不用太嚴格要求。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想養成好習慣,就要嚴格要求,嚴格要求,並不是孩子做不到的,並不算苛求,如果要求孩子完成完全不符合年齡特點的事情,比如:讓一年級的學生寫幾百字的作文,這就不合適。但是讓孩子寫好每個字每一筆,這不算過分。

描紅。

描紅是個好辦法。市場上有很多字帖,一般老師習慣推薦田英章的,字帖是有和教材配套的,購買要注意別買錯了。

還有一點,描紅的字帖,有的印刷字體很小,我覺得寫多了也傷眼睛,有沒有大字版,應該更好。

還有一個辦法,可以把教科書上要求寫的字,做成較大的字體列印出來,然後用比較薄的紙蒙在上面描寫(注意用夾子固定)。

六、培養對字的敏感性

有的孩子好像對寫字完全沒有感覺,怎麼練也寫不好,怎麼寫也記不住。可以多通過一些活動、遊戲,增加對漢字的敏感性。

比如:字卡(可以買,也可以自製),用橡皮泥捏字,在沙子上面寫字,用磁性板寫字,生字玩具。

總結一下,握筆器和優質的鉛筆有助於孩子保持正確的姿勢,一本好字帖有助於孩子保證練習書寫的效果。這三個工具,對孩子寫好字如虎添翼,而聽講和觀察有助於孩子把握字的整體形態。這幾個方面做到位了,寫一手好字就容易了。

感謝閱讀!本文乃作者個人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歡迎轉發分享。歡迎和我交流討論。

作者:三分之一

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碩士,16年小學教師,現任教於北京市西城區。

以教師的閱歷總結經驗,以家長的心態分享心得,以文藝學碩士的視角探索教育之美。

前兩天我看學生用這樣一種抓握式的,感覺孩子用起來更好,

還見過這樣的。

(以上圖片皆從網上搜索,並非廣告)

3, 自製簡易握筆器。

用一根皮筋交叉一下,套在拇指和食指上,控制住握筆。(和同事學的,這就是教師的智慧啊!)

左撇子要不要糾正,我個人看法,如果早發現,能糾正,最好糾正。但是據有的醫生說,最好不要強行糾正,有時候強行糾正,孩子會出現其他問題。

二、多動筆,除了寫字還可以多畫畫,鍛煉控制筆的能力

想熟練地控制運筆,就多用用。事實上,我覺得特別奇怪的是,為什麼有的孩子上學了,握筆還這麼生疏?我兒子雖然不怎麼會寫字,但是經常畫畫,也要握筆啊!所以如果孩子控制筆的能力不夠,可以多用筆寫寫畫畫,不一定非得是正規的書寫。

三、練習基本筆劃的書寫

我在開始教學生寫字的時候,會教筆劃的書寫、怎麼運筆、怎麼用力。

比如:橫,從左往右寫,起筆和收筆的時候都要稍加頓筆,並不是很平的,而是適當左低右高的。

比如:撇,左上往右下運筆,起筆頓筆,收筆的時候要提筆。

所以,想寫好字,要先寫好基本筆劃。這一條和毛筆字的學習是一樣的。

四、認真聽講,注意字的每一筆在田格裡的位置,注意間架結構。

為什麼只有中國漢字才能成為一種藝術?因為漢字書寫蘊含著很多藝術規律。不管在田字格寫字,還是米字格寫毛筆字,都講究留白,講究間架結構。有的孩子寫字筆劃很好,也很認真,但就是看著不舒服,主要是間架結構出了問題。而間接結構把握的好,說明孩子有整體觀念,有謀篇佈局的能力。

實際上,我們老師在教學生寫字的時候,在寫之前都是有一個觀察、分析的過程,這個字整體字形是什麼樣,橫多的字,要看哪個橫長,哪個橫短。左右結構的字,比如:和,左邊的禾最後一筆,原來是捺,要變成撇。說句題外話,有沒有覺得,寫漢字,就是學做人。這樣的左右結構的字,不正是教人要懂得謙讓嗎?

所以,要想孩子寫出一手好字,一定要要求孩子,按照語文書中的字為規範,每一筆都寫在合適的位置上。注意整體字形、筆劃長短。

五、多練習寫

怎麼練?

嚴格按照語文書中的字為規範學寫。有的人總覺得寫出來就行,寫的對就行,看上去差不多就行,有的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小,不用太嚴格要求。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想養成好習慣,就要嚴格要求,嚴格要求,並不是孩子做不到的,並不算苛求,如果要求孩子完成完全不符合年齡特點的事情,比如:讓一年級的學生寫幾百字的作文,這就不合適。但是讓孩子寫好每個字每一筆,這不算過分。

描紅。

描紅是個好辦法。市場上有很多字帖,一般老師習慣推薦田英章的,字帖是有和教材配套的,購買要注意別買錯了。

還有一點,描紅的字帖,有的印刷字體很小,我覺得寫多了也傷眼睛,有沒有大字版,應該更好。

還有一個辦法,可以把教科書上要求寫的字,做成較大的字體列印出來,然後用比較薄的紙蒙在上面描寫(注意用夾子固定)。

六、培養對字的敏感性

有的孩子好像對寫字完全沒有感覺,怎麼練也寫不好,怎麼寫也記不住。可以多通過一些活動、遊戲,增加對漢字的敏感性。

比如:字卡(可以買,也可以自製),用橡皮泥捏字,在沙子上面寫字,用磁性板寫字,生字玩具。

總結一下,握筆器和優質的鉛筆有助於孩子保持正確的姿勢,一本好字帖有助於孩子保證練習書寫的效果。這三個工具,對孩子寫好字如虎添翼,而聽講和觀察有助於孩子把握字的整體形態。這幾個方面做到位了,寫一手好字就容易了。

感謝閱讀!本文乃作者個人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歡迎轉發分享。歡迎和我交流討論。

作者:三分之一

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碩士,16年小學教師,現任教於北京市西城區。

以教師的閱歷總結經驗,以家長的心態分享心得,以文藝學碩士的視角探索教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