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巴渝工匠:他20年練就絕活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胡毅研製出的多種新型、異型及特殊型噴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記者 熊明 攝

工匠名片

胡毅,生於1965年,重慶長江塗裝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塗公司)二車間噴嘴班班長。

推薦理由

他從事高壓無氣噴塗機噴嘴開口加工26年,研製出多種新型、異型及特殊型噴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極大拓展產品的市場和應用領域,為我國塗裝事業做出較為突出的貢獻。

曾獲榮譽

2008年被國務院授予“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2009年被重慶市評為“勞動模範”;2012年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授予“集團公司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4月初,一高鐵企業的幾名技術員慕名走進長塗公司,他們帶來一個噴塗行業的技術難題:對高鐵列車的一個隱藏面噴塗防銹。他們的技術員雖設計出一個長達1.5米的軟管,能伸到隱藏面,但由於隱藏面的表面積太小,噴嘴的噴霧幅寬不能超過0.5釐米,且要均勻無滴流,一般噴嘴生產企業根本無法加工。

長塗公司接單後,立即組織技術人員科技攻關,短短幾天時間就生產出一個為客戶量身定制的產品。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故事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講起,當時我國噴嘴加工技術較為落後,長期受制於國外企業的技術封鎖。為滿足我國各行業不同用途的塗裝需要,尤其是船舶防腐防銹,長塗公司不惜花高價從日本引進C型、Z型無氣噴嘴加工技術。

日本技師到廠後,

為防止“圍觀”,造成技術外流,要求長塗公司只留下少數幾人,其餘員工全部放假兩天。

這刺激了當時廠裡的一名年輕工匠——胡毅。當時,他還是一名電工。1991年,胡毅正式加入噴嘴班,從事噴嘴開口工作。

噴嘴開口看似簡單,常見的有汽車噴漆嘴、傢俱噴漆嘴等,但在海洋工程、航空航太、軌道高鐵、食品醫藥等領域,因塗層需具備防銹、隔熱等特殊要求,所以塗料材質各不相同,

對噴嘴要求格外高。

以無氣噴塗為例,通過對塗料施加高壓,使其從噴嘴噴出,在塗料離開噴嘴瞬間,要達到100米/秒的速度,與空氣產生高速衝撞,使塗料破裂成微粒並霧化,從而粘附在被塗物表面。這就要求噴嘴材質要硬,為比肩鑽石的硬質合金;開口精度要高,在±0.5°-1°之間。因此,其加工工藝非常複雜,技術難度十分大。目前,僅美國、德國、以色列、日本等少數國家掌握著核心技術,

且全為人工開口,鐳射切割也無法達到技術要求。

胡毅20多年練就絕活,孜孜不倦地探索與創新,成功研製出B型、C型、H型、W型、Z型及多種異型、特殊型噴嘴。他的獨門絕技是,能在直徑不足7毫米的硬質合金半圓型球面上,加工出長度不足3毫米的噴嘴開口,優品率達90%。

就這絕活,逼得不少國外同行多次購買其產品,為的是帶回去研究。

因保密需要,胡毅不能公開發表論文評職稱,也不能參加技能大賽,至今還是技師職稱,但廠裡已讓他享受高級技師待遇。他每年平均加工噴嘴6000多套,為廠裡創造了數百萬元產值。看見自己的產品被應用到航太、航海等尖端領域,他有很大的成就感。

許多廠家試圖重金聘請胡毅去傳授技藝,但他總是婉言謝絕。“從事這項工作,就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枯燥、淡泊明志、精益求精,這也是我選擇徒弟的標準。”胡師傅說。

至今還是技師職稱,但廠裡已讓他享受高級技師待遇。他每年平均加工噴嘴6000多套,為廠裡創造了數百萬元產值。看見自己的產品被應用到航太、航海等尖端領域,他有很大的成就感。

許多廠家試圖重金聘請胡毅去傳授技藝,但他總是婉言謝絕。“從事這項工作,就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枯燥、淡泊明志、精益求精,這也是我選擇徒弟的標準。”胡師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