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棚室蔬菜鹽漬化的防範和治理

棚室蔬菜的大發展,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展收入,
豐富我國民眾的“菜籃子”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長時期的封閉種植,再加上有的農戶耕作措施不當,澆水、施肥不合理,長期不轉作倒茬,致使水肥中的大量鹽分等在土壤耕層中積聚,就造成了棚室蔬菜田的鹽漬化,從而影響蔬菜的產量和品質,造成經濟損失,輕者減收20-30%,重者可減收50-80%以上,成為不少菜農的“頭疼”問題。以下是我們在長期的種植實踐中積累的防範土壤鹽漬化和綜合治理的經驗:

秸稈還田是一寶:在秋季棚室換茬前,把玉米秸等鍘碎或粉碎深翻到耕層底部,或在壟間開溝60-2000px進行深埋。連年秸稈還田,大大改善了土壤結構,增加了土壤通透性,減輕了土壤鹽漬化。

有機施肥最重要:畝溫室施腐熟有機肥,並結合秸稈還田,一層秸稈一層糞,顯著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了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大幅度減少了化肥用量和澆水次數,

土壤鹽漬化程度明顯較輕。

運籌肥水是關鍵:棚室土壤的鹽漬化主要是次生鹽鹼化,因蔬菜生產需水、需肥量大,尤其是黃瓜、番茄、茄子、西葫蘆等茄果類蔬菜,往往是採摘1-2次就要澆一次水,常常澆水就要補肥,由於水質不佳或氮肥施用過量等,
就出現氮素過剩,土壤中可溶性鹽類過高而加重了鹽漬化程式。可選擇使用滴灌、微灌、膜下小水溝灌等技術,並增施雞糞等有機肥,在底施化肥時,選用對土壤溶液濃度影響較小的二銨、尿素、硝酸銨、過磷酸鈣等,基本不用鹽力強的氯化銨、氯化鉀等。採取滴灌施肥、葉面施肥、根溝沖施肥,以減少水、肥用量,提高水肥利用率,減少鹽分在土壤耕層中積聚。

綜合治理效果好:棚室蔬菜田土壤鹽漬化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因此,要因田制宜,綜合治理。除了增加秸稈還田量和有機肥用量外,還可以追施沼渣、沼液,增施硼、鉬、錳、鋅微肥等;進行輪作倒茬,相互吸收富集營養;推廣生物除鹽,在夏季棚菜休茬期密植玉米、豆類等作物,吸收土壤中過量的速效氮,再將其適時壓青,通過綠體分解,滋生大量微生物來消耗土壤中過量的速效氮,從而降低土壤中鹽離子濃度;採取提早及時揭膜,
增加降水對土壤的淋洗;對於土壤板結、鹽漬化程度嚴重的棚室,可採取表層土壤摻砂或細煤碴顆粒,一般層厚5-250px,也可更換優質肥沃田園土,表層更換土深10-375px。還可以採取灌水沖溶消鹽,使水層保持125px以上,浸泡3-5天后,再排除大量溶鹽的積水.

轉自點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