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百家爭鳴,有關揚派盆景的“雲片”造型你也來說幾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揚派盆景是全國五大流派之一,它那一寸三彎的製作技藝可謂獨步天下。揚派盆景源遠流長,它層次分明、嚴整平穩的獨特造型,關鍵就在於精巧的剪紮技藝。

一寸三彎是根據中國畫“枝無寸直”的畫理,把雲片中的每個枝條都紮成細密的蛇形彎曲,最密☆禁☆處每寸可達3個彎,而葉片保持平行而列,

有如片片雲朵,故稱“一寸三彎雲片式”。這是揚派盆景最獨特的地方,從下面這些盆景中,你是不是能體到到呢?

1

揚派盆景博物館位於瘦西湖內,分室內室外兩部分。室內展示主要以圖片和文字介紹為主。室外展區展示盆景佳作實物,

分“雲壑松風”、“騰雲組合”、“古木清池”、“巧雲組合”、“行雲組合”、“大鵬展翅”、“活峰破雲”、“文人風範”等10多個展示區域。無論從室內展區的圖文還是室外展區作品的分組提名都有很大篇幅體現一個字“雲”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2拍攝:行走記憶

13

14

15

16

17

13-17拍攝:鄭其婷

18

19

20

21

19-22拍攝:911九叔

23

24

25

26

27

28

29

23-29拍攝:@yangsl007abc

雲片最初是仿效自然界樹木的形象,如著名的黃山迎客松枝葉平展,樹冠偃蓋,概括加工形成的。雲片也吸取了山水畫中蒼松翠柏的遠景姿態,它不求細節的描繪,而注重樹冠的總體構圖形象,裝飾性很強,給人以優美清秀的感覺。

雲片的大小與多少應以樹形及植株的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約1~9片。雲片1~3層的稱“臺式”,多層的稱“巧雲式”。雲片的安排,疏密有致,高低相宜,散佈四面八方,層次分明。雲片極平整,如將清水滿置其上,也無外溢之慮

盆藝中的雲片基本是在一級枝拉、壓、放養到一定粗度時在二級枝上進行剪、紮、修的。常規分三種方法:1.左右平行蟠紮;2.左右45度剪、紮、修 ;3.向上剪、紮、修。

——百家爭鳴,有關揚派的“雲片”造型也來說幾句幾。

盆景的傳統造型式樣,既不可全盤否定,也不要一概繼承,這就涉及改革的問題。以揚派的“雲片”造型為列,這是該派盆景造型一最重要的特點。它最初來自然界樹木形象的概括(如黃山迎客松平展的枝葉就是呈雲片狀的),同時也是吸取山水畫中遠景樹木的畫法,它不示細節的描繪,而注重總體形象構圖,這是應該繼承的傳統形式。但後來雲片式發展到過分強調人工技巧,很費工時,又漸而失卻自然,走向程式化。

因此,我們在繼承雲片這個形式時,必須進行適當的改革,如紮片的棕法,不必都採用所謂的一寸三彎,應該根據樹種的不現分別對待。雲處的形狀也要有所變化,不應都是圓形和同樣大小,可以是橢圓形或是不完全規則形的。雲片了不必都呈水準狀,可以適當傾斜或下垂,特別是在表現松類及一些高大挺拔的樹木,適當運用下垂的枝片,能使樹木顯得更為雄偉壯觀。此外,雲片也無須強調薄如紙片,可以紮得厚實一點,這樣更為符合自然。

以上觀點您同意嗎?

1-12拍攝:行走記憶

13

14

15

16

17

13-17拍攝:鄭其婷

18

19

20

21

19-22拍攝:911九叔

23

24

25

26

27

28

29

23-29拍攝:@yangsl007abc

雲片最初是仿效自然界樹木的形象,如著名的黃山迎客松枝葉平展,樹冠偃蓋,概括加工形成的。雲片也吸取了山水畫中蒼松翠柏的遠景姿態,它不求細節的描繪,而注重樹冠的總體構圖形象,裝飾性很強,給人以優美清秀的感覺。

雲片的大小與多少應以樹形及植株的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約1~9片。雲片1~3層的稱“臺式”,多層的稱“巧雲式”。雲片的安排,疏密有致,高低相宜,散佈四面八方,層次分明。雲片極平整,如將清水滿置其上,也無外溢之慮

盆藝中的雲片基本是在一級枝拉、壓、放養到一定粗度時在二級枝上進行剪、紮、修的。常規分三種方法:1.左右平行蟠紮;2.左右45度剪、紮、修 ;3.向上剪、紮、修。

——百家爭鳴,有關揚派的“雲片”造型也來說幾句幾。

盆景的傳統造型式樣,既不可全盤否定,也不要一概繼承,這就涉及改革的問題。以揚派的“雲片”造型為列,這是該派盆景造型一最重要的特點。它最初來自然界樹木形象的概括(如黃山迎客松平展的枝葉就是呈雲片狀的),同時也是吸取山水畫中遠景樹木的畫法,它不示細節的描繪,而注重總體形象構圖,這是應該繼承的傳統形式。但後來雲片式發展到過分強調人工技巧,很費工時,又漸而失卻自然,走向程式化。

因此,我們在繼承雲片這個形式時,必須進行適當的改革,如紮片的棕法,不必都採用所謂的一寸三彎,應該根據樹種的不現分別對待。雲處的形狀也要有所變化,不應都是圓形和同樣大小,可以是橢圓形或是不完全規則形的。雲片了不必都呈水準狀,可以適當傾斜或下垂,特別是在表現松類及一些高大挺拔的樹木,適當運用下垂的枝片,能使樹木顯得更為雄偉壯觀。此外,雲片也無須強調薄如紙片,可以紮得厚實一點,這樣更為符合自然。

以上觀點您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