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配置差不多的手機,為什麼價格卻差那麼大?

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

隨著春季的到來,手機廠商又要開始發力推出新產品了。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一堆新機型,可能有人會問:看起來配置都差不多,可是為什麼有些手機要賣得比較貴呢?是不是這些廠商隨便起價?

雖然說資本都是逐利的,但是一個產品要想打造成為大品牌,隨隨便便就定個價格,顯然會讓人覺得吃相太難看;況且在手機行業逐漸透明化的現在,很多用戶通過親身體驗或者查資料,輕易就可以知道你家的產品有沒有水分。

得口碑者得天下,並不是說說而已。

其實雖然一部手機的配置參數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在內部配置上,卻有一些你不瞭解的隱形配置。

比如機身材質,現在很多手機都是使用金屬一體化機身,只有少數機型才會使用3D玻璃或者陶瓷等其他造價更高的材質。再加上相比其他材質,使用金屬材質的工藝已經成熟了,相應的也降低了製造成本。

所以即使兩款手機基本配置一樣,但因為使用材質不同,價格也有差異。

使用不同的螢幕也會造成價格差異,比如大多數千元機使用的都是GFF的貼合技術,此前教授也有寫過類似的文章(拒絕忽悠!手機螢幕全貼合技術究竟是什麼?),相比三星和iPhone這些高端手機使用的In-cell或on-cell全貼合技術,

具有通透性差、漏光明顯等缺點,當然成本也就比較低了。

雖然現在很多手機都是使用索尼的CMOS鏡頭,但是有些廠商會對其進行調校和優化演算法,有些則出於成本考慮降低此類技術要求。

在記憶體上也是如此,一些廠商喜歡拿跑分來證明處理器的性能更好,但是跑分也有不靠譜的時候。比如聯發科X20和驍龍810,兩者跑分都能達到9W左右,但是驍龍810支援LPDDR 4記憶體,聯發科X20僅支援LPDDR 3記憶體,兩者的頻率和頻寬可以相差兩倍,前者更加省電。

此外,如果增持了獨家技術,比如華為P9 加持徠卡攝像頭、索尼Xperia XZ Premium作為驍龍835的“種子用戶”、小米MIX持有90%以上屏占比等等,即使整體配置一樣,但因為這些“獨家秘方”都可以加價不少。

除了這些內部的隱形配置,製造一款手機的綜合成本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國產手機為什麼都喜歡宣稱自己性價比低,因為確實相比海外同行,製造一款手機的綜合成本真的低了不少。最簡單粗暴的就是比拼人力成本,例如中美的工程師年薪都是二、三十萬,但貨幣單位卻是人民幣和美元。

另外,國內的互聯網銷售管道模式也讓國內廠家的成本降低不少,即便是線下銷售管道,考慮到門店租金和人工成本,也要比海外不少國家花費的成本低。

當然,品牌溢價也是一大因素。

為什麼即使iPhone的資料線賣那麼貴,用戶還是一如既往地買iPhone?除了過硬的產品品質,iPhone建立的品牌形象也取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即使華為手機越賣越貴,不少用戶面臨選擇的時候還是會選擇華為手機……品牌效應對於用戶的選擇具有強大的導向作用,當使用者都傾向于購買iPhone時,蘋果就有信心提高產品的售價。

所以說,同等配置的手機,售價卻相差很多,並不一定是廠商亂起價,可能是因為你看不到它背後的因素。除了手機,市場上其他的產品也都遵循著這種規律。

你認為除了以上因素,手機配置差不多,售價卻差別很大的原因又有哪些呢?老規矩,評論區等你來嘮嗑嘮嗑!

除了這些內部的隱形配置,製造一款手機的綜合成本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國產手機為什麼都喜歡宣稱自己性價比低,因為確實相比海外同行,製造一款手機的綜合成本真的低了不少。最簡單粗暴的就是比拼人力成本,例如中美的工程師年薪都是二、三十萬,但貨幣單位卻是人民幣和美元。

另外,國內的互聯網銷售管道模式也讓國內廠家的成本降低不少,即便是線下銷售管道,考慮到門店租金和人工成本,也要比海外不少國家花費的成本低。

當然,品牌溢價也是一大因素。

為什麼即使iPhone的資料線賣那麼貴,用戶還是一如既往地買iPhone?除了過硬的產品品質,iPhone建立的品牌形象也取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即使華為手機越賣越貴,不少用戶面臨選擇的時候還是會選擇華為手機……品牌效應對於用戶的選擇具有強大的導向作用,當使用者都傾向于購買iPhone時,蘋果就有信心提高產品的售價。

所以說,同等配置的手機,售價卻相差很多,並不一定是廠商亂起價,可能是因為你看不到它背後的因素。除了手機,市場上其他的產品也都遵循著這種規律。

你認為除了以上因素,手機配置差不多,售價卻差別很大的原因又有哪些呢?老規矩,評論區等你來嘮嗑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