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殲16殲擊轟炸機威力強大:借鑒烏克蘭技術用途多樣將替換俄戰機

近些年來,我國戰機研發突破飛快,殲16殲擊轟炸機填補了作戰飛機的最後一片空白。殲系列戰機進入量產階段。傳言說,殲16借鑒了烏克蘭的技術,而烏克蘭的技術大多從俄羅斯傳入,

這樣的技術也算得上是烏克蘭的壓箱底技術,十分先進。

我國的戰機大多以職能命名,像殲擊機,這一系列都是以爭奪制空權為任務。空中戰鬥力強悍是這些作戰機的首要條件。殲擊機既可以低空突破防禦,又可以造成大量火力打擊,機動性也很好,

所以多用於強行打擊對方的重要設備。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作戰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戰機也在突飛猛進,於是殲擊轟炸機---一種融合多種職能的多用途飛機,橫空出世。

功能眾多的殲擊轟炸機,既可以支援陸軍,也可突襲千里,即可攔截也可攻擊。

隨著國防力量的提升,防空不僅僅是縮在機場防禦,攻擊性也在逐漸增強。人稱飛豹的殲轟7A是我國第一款殲擊轟炸機,它的成本低,執行任務的性能優異,但是飛行時防禦過低。所以在我國轟炸機編隊去西太平洋演習的時候,為他們護航的都是蘇30MK2。蘇30MK2的性能遠超飛豹,所以,我國的殲擊轟炸機需要提升。一直以來,俄羅斯對中國武器出口很注意技術的保密,很多都是戰機中的低配。
現在,殲16被研製出來,在未來,俄羅斯在戰機市場上的份額將會減少,而中國也會減少從俄羅斯的飛機購進量。

殲16的雷達掃描距離,大大增加,在瞄準精確的同時可以同時處理多個目標,自身還經過了電子改造,完勝一般的戰鬥機,

名副其實的多用途,而且還有超過了三十多種的各種功能。而蘇30的雷達抗干擾能力較弱,瞄準能力不強,雖然載重量很大,但是缺點太多。

雖然殲20作為隱身戰機已經十分先進,但是中國還是購進俄羅斯的戰機,因為突破自我是最重要的,這可以讓我國的戰鬥機的缺點改進,

航空體系變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