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8歲大叔“小目標”:上央視“挑戰不可能”

表演用的木條前端放著氣球。

疊加32根後,汪留成正在起身。

1月27日,中央電視臺《挑戰不可能》總決賽節目中,來自河南鄭州的33歲測繪工程師韓遂甯以令人驚訝的“羽毛平衡術”征服評委,摘得“平衡大師”的稱號。

3月15日下午,68歲的汪留成在成都成華區實驗小學門口,以疊加32根木條的成績收穫陣陣掌聲。“這是正常水準,

30到35根之間隨便做,最多時候我能疊加到41根。”汪留成說。

高手在民間 工地廢木條練起平衡術

“哇!好厲害啊!這是飛機還是風箏?”順著喊叫聲看過去,一位滿頭白髮的老者,只用兩根手指便托起了幾十根兩釐米寬、疊放在一起的木板。據觀看的路人介紹,老人是文德社區周邊的紅人,因為不定時會在大街上表演平衡術,周圍居民對他很是熟悉。

應觀看者的詢問,汪留成介紹說,

最開始練習平衡術,是2016年開春在建築工地幹活兒時,看到地上廢棄的木棍才有的想法。“以前我就在書上瞭解過平衡術,恰好趕上休息,我就說試試。”汪留成回憶,這一試可不得了,一根一根木條搭上去,不知不覺竟疊加了10幾根,在一旁歇息的工友看著他手上的棍子越疊越多,紛紛屏息注視,不多時,隨著“啪”的一聲,十幾隻木條掉了一地,但周邊的工友們仍報以熱烈的掌聲。

一天的工作結束,離開工地前,汪留成特地拾了十幾根廢棄木條,想要回去再試試。回家路上經過火鍋店,“火鍋店的小哥問我背上背的什麼東西,我說練‘平衡’用的,他說讓我練練。”練練就練練,汪留成毫不推讓地把木條從身後的口袋裡掏出來,當著火鍋店門口排起長隊的吃客開始了表演。“那天晚上疊了20多根,大家都給我鼓掌呢!”

一天之內兩度收穫掌聲,這對於之前一直“給地球撓癢癢”的地道農民汪留成來說,

是想都沒想過的事兒。“抬頭看天,低頭瞅地,誰也沒閒工夫誇誰,沒想到擺個木頭竟有那麼多人鼓勵我!”汪留成開心不已,自此便愛上了“平衡木”。用他自己的話說:閑著就想露兩手給大家助助興!

愛人不支持 自己偷偷上小廣場練習

這邊汪留成激情燃燒,家裡的老伴兒卻不答應了。汪留成介紹,自己的老伴兒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常年行走不便,

去年最嚴重的時候還坐上了輪椅。“我老家是河南鄭州的,小兒子在成都,才把我們老兩口接過來了。”汪留成說。雖然家裡吃喝不愁,但是自己和老伴兒都認為“坐享其成”不好,想趁著能活動出去賺點錢。當了一輩子農民的汪留成沒什麼手藝,只能每天蹬著小三輪在附近的建築工地上轉悠,做些粉牆、鋪地、裝修之類的零工,這才有機會“找”到平衡木。

汪留成心花怒放地把木條背回家裡,一心想給老伴兒也展示展示。“沒想到老太太竟說我‘不務正業’!當天晚上就把木條扔出去了!”縱然心中有不甘,但在老伴兒強硬的反對下,汪留成只能“認輸”。

“我是裝作不玩,實際上後來我又把木條拾回來放到我住的那層樓,就在進電梯拐彎兒的門後!”汪留成留了心眼,從此展開了自己的“地下練習”。

因為老伴兒反對,汪留成除了趁做飯時在廚房用筷子擺一擺過過癮,大多時候只能趁早上的時間在附近小廣場上練習。每天送孫子上學前,他都要打開窗子看看天氣,確定風小天晴時,就會在進電梯前拐個彎,把門後的“寶貝”拿出來。“也不是每天都玩,我還是要上工地幹活的!”汪留成說。在這期間,汪留成跟孫子達成了“交易”:“我給他買好吃的,他替我保密不給奶奶告狀。”

小廣場上練習的次數多了,附近居民開始認識他。經常看他表演的文德社區居民李崇春說:“他自己擺著開心,我們看著也開心!”眾人的認可,讓汪留成漸漸大膽起來,他不再局限於在小廣場展示,飯店、超市、學校、菜市場,只要有人的地方他都表演。收穫的掌聲和鼓勵越來越多,汪留成的壓力也逐漸增加,到2016年8月時,他終於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的技術提高一點。

技術快速提高 秘訣是“一天只練三次”

2016年8月,放暑假的孫子每天仍要打籃球。汪留成依舊每天早上送孩子去打球,順帶自己練習平衡木。一個月過去了,他的技術提高了不少:“8月之前只能摞上去20幾根,到孫子開學時我能摞到37根。”

去年9月份,有不知情的鄰居看了表演以後,跟汪留成的老伴兒誇他,結果少不了又被警告一番。

警告歸警告,汪留成卻對平衡木越來越執著,甚至總結了自己能在一個月之內迅速提高技術的秘訣:“一定要適可而止,不管成不成,一場最多玩三次,再多就該心驚肉跳了!”汪留成掂了掂手上裝木條的袋子,大概有10斤重左右,近40根木條全部擺好,支撐點僅僅是兩根手指,他解釋說,做的次數越多,手越不穩,手不穩,手上的東西更不會穩。

練習加總結,汪留成進步得越來越快,至2016年底,汪留成已經能手持30根以上疊放起來的木條,在沒有障礙的馬路上走10米多遠,最遠時走過16米。最讓汪留成覺得驕傲的,是去年在電子科大的那次挑戰:“那次是去幹裝修,幹完我看到地上有廢木條就手癢癢,就撿了些摞起來,正好趕上下課,下樓梯時候一群大學生圍著我給我拍照,誇我了不起,那天我下了16級臺階。”汪留成表示,那麼多大學生給自己一個農民鼓掌,他比任何時候都高興。

定個小目標 參加央視《挑戰不可能》

平衡度越來越好,疊加的木條也越來越多,每次在路邊表演前,為了方便從地上拿起,汪留成都會把木條分成三份,面前的一堆較短,兩手邊的略長。為了讓木條支撐力更足,他利用裝修剩餘的膠布把兩端進行了加工。去工地前,只要天氣合適,汪留成都會把自己的寶貝帶上,好在合適的時機給大家表演。

從今年1月份開始,汪留成在馬路邊表演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挑戰不可能裡有人把羽毛放在平衡物上,搭了10幾根呢”。在觀看者的提示下,汪留成也試著把羽毛放在第一根木條上。“試驗幾次後,我發現羽毛不夠輕,我想著氣球可能更輕一點,就換成了氣球。”他邊吹著氣球,邊回頭說:“我特地稱了的,真的是氣球輕一點。”氣球被吹到直徑10釐米左右,汪留成停下吹氣,從地上撿起一根木條系在了一頭。周圍有人提醒他:“系上去算什麼平衡?”汪留成一點不謙虛地說:“我練平衡已經可以了,現在練阻力。”

3月15日下午4點多,成華區實驗小學門口,接孩子的家長把正在表演的汪留成團團圍住,隨著下課鈴的敲響,不少孩子也圍觀過來。汪留成心情大好,一口氣疊放了30幾個木條。圍觀人群中又有人提起《挑戰不可能》,“我不看電視,也沒看過《挑戰不可能》,但我聽別人說電視上的人只能疊放10幾根,我最多能放41根呢!”汪留成說,他也想去挑戰一下,不知道可能不可能。

崔小靜 華西社區報記者 但辰璐 攝影報導

一心想給老伴兒也展示展示。“沒想到老太太竟說我‘不務正業’!當天晚上就把木條扔出去了!”縱然心中有不甘,但在老伴兒強硬的反對下,汪留成只能“認輸”。

“我是裝作不玩,實際上後來我又把木條拾回來放到我住的那層樓,就在進電梯拐彎兒的門後!”汪留成留了心眼,從此展開了自己的“地下練習”。

因為老伴兒反對,汪留成除了趁做飯時在廚房用筷子擺一擺過過癮,大多時候只能趁早上的時間在附近小廣場上練習。每天送孫子上學前,他都要打開窗子看看天氣,確定風小天晴時,就會在進電梯前拐個彎,把門後的“寶貝”拿出來。“也不是每天都玩,我還是要上工地幹活的!”汪留成說。在這期間,汪留成跟孫子達成了“交易”:“我給他買好吃的,他替我保密不給奶奶告狀。”

小廣場上練習的次數多了,附近居民開始認識他。經常看他表演的文德社區居民李崇春說:“他自己擺著開心,我們看著也開心!”眾人的認可,讓汪留成漸漸大膽起來,他不再局限於在小廣場展示,飯店、超市、學校、菜市場,只要有人的地方他都表演。收穫的掌聲和鼓勵越來越多,汪留成的壓力也逐漸增加,到2016年8月時,他終於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的技術提高一點。

技術快速提高 秘訣是“一天只練三次”

2016年8月,放暑假的孫子每天仍要打籃球。汪留成依舊每天早上送孩子去打球,順帶自己練習平衡木。一個月過去了,他的技術提高了不少:“8月之前只能摞上去20幾根,到孫子開學時我能摞到37根。”

去年9月份,有不知情的鄰居看了表演以後,跟汪留成的老伴兒誇他,結果少不了又被警告一番。

警告歸警告,汪留成卻對平衡木越來越執著,甚至總結了自己能在一個月之內迅速提高技術的秘訣:“一定要適可而止,不管成不成,一場最多玩三次,再多就該心驚肉跳了!”汪留成掂了掂手上裝木條的袋子,大概有10斤重左右,近40根木條全部擺好,支撐點僅僅是兩根手指,他解釋說,做的次數越多,手越不穩,手不穩,手上的東西更不會穩。

練習加總結,汪留成進步得越來越快,至2016年底,汪留成已經能手持30根以上疊放起來的木條,在沒有障礙的馬路上走10米多遠,最遠時走過16米。最讓汪留成覺得驕傲的,是去年在電子科大的那次挑戰:“那次是去幹裝修,幹完我看到地上有廢木條就手癢癢,就撿了些摞起來,正好趕上下課,下樓梯時候一群大學生圍著我給我拍照,誇我了不起,那天我下了16級臺階。”汪留成表示,那麼多大學生給自己一個農民鼓掌,他比任何時候都高興。

定個小目標 參加央視《挑戰不可能》

平衡度越來越好,疊加的木條也越來越多,每次在路邊表演前,為了方便從地上拿起,汪留成都會把木條分成三份,面前的一堆較短,兩手邊的略長。為了讓木條支撐力更足,他利用裝修剩餘的膠布把兩端進行了加工。去工地前,只要天氣合適,汪留成都會把自己的寶貝帶上,好在合適的時機給大家表演。

從今年1月份開始,汪留成在馬路邊表演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挑戰不可能裡有人把羽毛放在平衡物上,搭了10幾根呢”。在觀看者的提示下,汪留成也試著把羽毛放在第一根木條上。“試驗幾次後,我發現羽毛不夠輕,我想著氣球可能更輕一點,就換成了氣球。”他邊吹著氣球,邊回頭說:“我特地稱了的,真的是氣球輕一點。”氣球被吹到直徑10釐米左右,汪留成停下吹氣,從地上撿起一根木條系在了一頭。周圍有人提醒他:“系上去算什麼平衡?”汪留成一點不謙虛地說:“我練平衡已經可以了,現在練阻力。”

3月15日下午4點多,成華區實驗小學門口,接孩子的家長把正在表演的汪留成團團圍住,隨著下課鈴的敲響,不少孩子也圍觀過來。汪留成心情大好,一口氣疊放了30幾個木條。圍觀人群中又有人提起《挑戰不可能》,“我不看電視,也沒看過《挑戰不可能》,但我聽別人說電視上的人只能疊放10幾根,我最多能放41根呢!”汪留成說,他也想去挑戰一下,不知道可能不可能。

崔小靜 華西社區報記者 但辰璐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