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救病人妙手華佗 樹醫德祥雲回春——駐馬店中醫院青年醫主李樹雲

【駐馬店廣視網訊】有人說醫生是人世間最平凡而普通的職業,

而作為婦產科醫生更是平凡得似路邊的一顆無名小草,普通得似大海裡的一滴靜水。那神聖的工作服裡蘊藏的是溫情,是愛心,是責任。那五尺手術臺上奔忙的身影背後孕育著生命的降臨,升騰著幸福的希望。清晨對於她是最為熟悉不過的,每當半夜接生忙完,她在晨曦微露之時走出醫院。此時整座城市還在半夢半醒之間。白天的喧鬧隱退,天地清朗沉靜。
她的目光略過周遭一切,深情如她。疲憊身影最深處的責任與幸福只有她懂。她就是駐馬店市中醫院重點專科婦科病區(婦科微創病區)副主任、主治醫師、有著青年才俊名醫美譽的李樹雲。(備註:李樹雲原在婦產一區工作,2017年2月因工作優秀提拔為剛剛組建的婦科病區任科室副主任)

立志從醫 累累業績

要想成為一位好醫生、一位名醫,就要通過無數次的磨礪與成長。想當年,還是16歲花季少女的她,對自己的未來作了艱難的選擇,是當一位培養祖國花朵的好老師,還是當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最後,在父母面前特別孝順的乖乖女,為償父願,她報考了鄭州市衛校,當然也圓了她的白衣天使。

1996年中專畢業的她通過基層醫院鍛煉,

把自己對醫術的刻苦鑽研不斷的轉化成臨床診治中的仁心仁術。崗位和責任的力量促使她認知到繼續進修學習的重要性。於是她去了當時的河南醫科大學續讀了大專,又在鄭州大學續讀了本科。2008年,她又考過了主治醫師。2011年,由於醫術精湛,她從一家縣級醫院被選拔到駐馬店市中醫院,成為骨幹醫生。

2016年,醫院把李樹雲作為一名重點培養的技術人才,選派到廣東學習婦科腔鏡技術。

學成歸來後,她利用所學的先進腔鏡手術技術治病救人,用微創治癒了更多患者的疾病。在婦產一科的彩印宣傳頁裡留著剪髮的她,秀美中透著幾分幹練和睿智。簡介中幾行跳動的文字介紹向人們傳遞著她的醫術造詣,擅長治療產科無痛順產、難產接生,剖宮產術、、異位妊娠保守治療、不孕不育的診治等,特別是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卵巢囊腫切除術、子宮肌瘤剝除及異位妊娠取胚術等微創手術。
如此之多的技術都是她的拿手活,她以如此完美的技藝,救治了一個又一個的病人,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 由於她愛崗敬業、醫德高尚、醫術高超,找她看病的、沖著她來看病的病人非常多。她擅長的婦科腔鏡手術、順產接生等業務,每天診治的病號都排著隊;在醫院病房裡,她每月收治的病人平均都在60多個,高峰期達70多個。每年經她親手接生的新生兒就多達600多個,這一串串沉甸甸的數字背後,無不折射出她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超負荷的工作,雖然苦,雖然累,更多的是她內心深處的成就感。單位給她的各種榮譽、獎勵不必多論,更讓她感到自豪的是出院病人送來的一面面寫著“妙手回春”、“醫術精湛”的錦旗。還有那些出自病人之口的一句句憨厚樸實的“謝謝李醫生”,“這個嬰兒一出生就遇到好人了”等等這些患者和家屬的社會評價,她常說的一句話:累,並快樂著!

一面錦旗,一段故事,一件工裝,一生執著。如今病人已經送給她多達20多面這樣的錦旗。最讓她感動的是去年耶誕節,一位辦了出院手續的女士專門去花店給她買了一束康乃馨送給她,以示感謝,這臨別相贈的花束輝映著那句話“鮮花送模範”的真情,更蘊含著對李樹雲人間大愛和醫德風尚的謝意。當然還有出院病人從老家給她送來自家餵養的土雞、雞蛋等物品。一些病人家屬看著她每天那麼累,那麼單薄,就想給她補補身體。而更能表達對她之愛的是,許多病人看過病後都成了她朋友,如今李樹雲手機裡保存著超過2000多位病人的手機號。

工作負責 關愛病人

能夠回家擁有短暫的小憩,對李樹雲來說都是奢侈的幸福時光。因為每週五天都有滿滿的門診預約客戶。每週剩餘2天,還要加班安排一些急診手術。在李樹雲看來,每天接診、問診、體檢、急診、手術、產房接生,周而復始;在病人和家屬看來,李樹雲在病區都是小跑,就沒見準時吃過飯,很多病人都說:李醫生,你又值班了?其實是加班。幹的都是平常的事情,或許習慣了,也就習以為常了,在她眼裡很普通,甚至不值一提。其實,這平凡的意義,她身在其中不覺得,而向外人,尤其是病人,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

就在去年夏天,有一位孕婦,在家感到肚子疼,趕到醫院後,還沒來得及進產房檢查,就直接在樓道裡生了,而此時正值李樹雲當班,遇到突發情況,她只愣了一秒鐘,就馬上處理,她熟練地進入工作狀態,在樓道裡為孕婦接生,直至母子平安。這是平凡的事嗎?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而李樹雲從醫以來,這樣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多的她眼花繚亂,但她意志堅定。

2015年正月十五那天,市區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張某,因頭暈手麻到中醫院婦產科就診,當時張某已經有6個多月的身孕,接診的李樹雲醫師經過詢問和檢查,雖然覺得頭暈不適也很常見,諸如休息不好和營養不良等方面都可能會引起這種狀況;但是細心的李樹雲醫師發現,也不排除有腦出血的情況。雖然孕婦才20多歲,而且懷的是頭胎。但對工作極其負責的李樹雲,就親自帶著病人張老師到腦科檢查,並做了周到的安排,孕婦很快被查出了罕見的腦血管畸形引起的腦出血,這是既危險又罕見的疾病,幸虧發現及時,必須立即手術,在不影響胎兒的情況下,經過會診和一番救治,病情基本控制住了。

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張某的病情穩定,並逐漸好轉起來。這期間李醫生經常到腦科看望張某,隨時掌握胎兒的情況。生育的時間越來越近的時候,張某又從腦科轉到了婦產科,李醫生親自操刀,對張某進行了剖腹產,孩子平安降生,大人也平平安安。等張某出院時,這位年輕的媽媽已經和李醫生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給李醫生送了一面“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錦旗,她還讓孩子認李醫生為“乾媽”,如今李醫生已經是20多位孩子的“乾媽”。對此,李樹雲頗感自豪,她說這是病人對她工作最好的認可。對於她來說這些幸福“乾媽”的稱謂更是病人對駐馬店市中醫院口碑認知的最美詮釋。

救死扶傷 妙手回春

如果沒有熱愛,以及信念支撐,這麼多年的艱辛歷程,這麼多個不眠之夜,相信李樹雲是無法走過來的。“幸福的這一瞬間絕對有!每當舉起一個新生兒,把孩子放入母親懷抱的那一刹那,那種喜悅和幸福真的無法言說。其實每一個生命,你不知道他的未來會怎樣,而我有機會見證這一刻,就是一種幸運。”

2017年2月5日,農曆正月初九年味正濃,夜晚的街燈璀璨奪目,節日的街燈在夜幕中顯得更通紅,整個駐馬店還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之中。當晚7時43分,從新蔡縣轉來了一位孕婦申某,一下子打破了醫院的平靜與祥和。當晚值班的李樹雲醫生剛剛在產房接生了產婦,立即急診處理新來的申某,申某是新蔡縣頓崗鄉人,已經做過兩次剖宮產,現在出現腹部陣痛,陰☆禁☆道有少量出血,必須立即手術,李樹雲醫師馬上進行爭分奪秒的手術前準備。當晚9時21分,李醫生親自主刀,對申某進行了第三次的剖腹產,剖腹產的難度可想而知,既要保住大人又要保住小孩,經過一番縝密的手術,小孩安全降生。

可是小孩出生後產婦出血更多,原來病人伴有罕見的胎盤植入和部分性前置胎盤,也就是胎盤植入子宮肌層裡面,情況十分危急。經過手術臺上的會診研究,必須切除子宮,才能挽救孕婦生命。在征得家屬申某丈夫趙某的同意後,李醫生在科室主任的帶領下,一邊手術一遍輸血。手術室的搶救在和死神賽跑。手術期間緊急輸入紅細胞、血漿、冷沉澱,血小板等血液製品,高達4200毫升,而正常人體血液是6000毫升,等於說這次手術給孕婦申某身上的血更換了一大半。

經過近7個小時的手術後病人情況稍作穩定後及時轉入重症病人監護科。而結果是手術成功,保住了大人的性命,母子平安,當時在現場的人都松了一口氣。連續的手術結束後,李醫生癱坐在地板上,她渾身無力,只感到累。手腳麻木得連椅子都坐不上去了。整個手術期間,她為病人心急火燎,總覺得口乾舌燥,也顧不上喝一口水,當她離開醫院時,已經是淩晨五、六點鐘,走出醫院看到街頭的早點商戶那種營生的不易,她既感同身受,又覺得自己還挺幸福。至少她目前還能為患者做點事,她很知足。她需要回家哪怕片刻的休息時間,因為白天又預約了4台手術等著她繼續揮灑青春和開啟生命。

播撒愛心 虧欠家人

接診、急診、問診、體格檢查、手術主導、產房接生,查房換藥,李樹雲診治的病人在科室裡是最多的,病房內40多個病號,她主管了19個,每年她親手診治超過700多人,而她的母親有病自己卻無暇顧及。

2014年初秋,李樹雲年近70歲的母親因患乳腺癌去鄭州治療,老人就她這一個閨女,她本該陪著母親去,再說懂醫學的女兒無論是護理照料還是心理安撫都是母親最需要的。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面對此景,她丟不下她的10多位病人,只能無奈的讓家人陪著母親去鄭州看病化療。後來,每當想起此事,李樹雲就暗自落淚,她覺得自己不孝,因工作繁忙,她經常幾個月都顧不上回一趟只有幾十公里的西平娘家看望父母一次。同為醫務工作者的愛人雖然能理解婦產科醫生的辛苦,但有時也發些牢騷,說她賣給了醫院。丈夫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李樹雲的病號多,病歷多,在醫院寫不完,就帶回家裡寫,有時她口述讓愛人幫忙整理。曾經李樹雲買的一雙平底布鞋,在病房裡兩個月就跑爛了,可見工作量之大。

李樹雲對不起家,卻對得起成百上千的病人,2016年12月,她救治了一位有輕微精神病的孕婦,對於這種病人,一定要先穩定她的情緒,於是李樹雲就把家裡人送給她的飯,讓給孕婦吃,慢慢培養和增進與孕婦的感情,為手術前做好心理準備。盡最大努力爭取對孕婦的配合,李樹雲就是用這樣的細心、愛心融入到工作的點點滴滴。

還有一位孕婦因為家裡經濟困難,在用藥上李樹雲儘量對她照顧,並給她先墊付了1000元的手術費,然後主動向科室領導申請,減免了該孕婦的部分治療費。曾經有一個孕婦因懷孕後反映過大,情緒不穩,夫妻經常爭吵,於是孕婦以對她不好為由,多次來醫院找李樹雲引產流產,總之要把肚子裡的這個頭胎孩子做掉。而孕婦的丈夫的得知情況後,就請求李醫生做病人的思想工作。於是李樹雲給孕婦耐心細緻開導她,勸她回家,夫妻多溝通,懷孕期間不要動怒。後來孕婦終於想通了,打消了這個念頭。再後來經過十月懷胎,李樹雲親自為該孕婦接生,生下一個白胖的兒子。李樹雲此舉是放大了親情,保住了小孩,如此溝通是多麼的重要,多麼的有意義。在後來,夫妻倆抱著孩子來到醫院看望李樹雲,說他們現在一家三口過得很好,多虧了李樹雲無微不至的關愛與幫助,使他一家得以保全不至於破碎,女方還認李樹雲為姐姐,和李樹雲成為了好姐妹、好朋友。如此看來,孩子成為了他們夫妻的感情紐帶。在醫患關係緊張的今天,李樹雲依然視病人如親人,救死扶傷,挽救家庭,有著非凡的意義。把醫患關係轉換成朋友關係,李樹雲是多麼的有柔情有愛心。

由於李樹雲醫德高尚、信譽好,技術過關,許多病號出院後,都把自己生病的親戚朋友介紹給李樹雲,非讓李樹雲看病不可。許多病號就是沖著她來的,為此,她感到自豪,當然有些例如像糖尿病,長瘤子等不屬於她治療範圍的病,她也總是熱心的幫病號聯繫醫生,轉到其他科室治療。科室裡的同事開玩笑的說就她的電話多,因為聯繫她的人多、就診的病號多,她每月的電話費多大300元。外界如此,就連本醫院的其他科室護士醫生,也經常給她介紹病號,因為同事信任她的人品,把親戚朋友交給她,就圖個放心,這就是信任。

作為業務骨幹,青年才俊,李樹雲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她還帶實習生,為縣級中醫院培養人才。由於她的細心指導和手把手教學,她帶的學生回到縣裡,都成了業務骨幹醫生。西平中醫院有一個她帶過的女生,為了感謝她的悉心栽培,乾脆叫她“乾娘”,以示和別的學員叫李樹雲為“姨”的不同。雖然那位女生回到縣裡,但依然和她的恩師保持著聯繫。

白衣天使 無怨無悔

歲月印記一個人,時間能告訴你一切。當李樹雲進入到中醫院婦產科工作時,她就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培養自己優秀的醫德醫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良好的醫患溝通。她由當初每月主管患者10多個病號,發展到現在每月主管70多個,這些枯燥的數字背後蘊含著李樹雲醫術的造詣和境界的提升,這是一個跨越式的飛躍,使她得到了同事的認可和領導的信任,她經常協助各科室主任參加危重病人搶救和重大手術操作。

作為一名青年醫生,她在技術上虛心向各位老師專家學習,精益求精,在臨床上保證穩、准、快和醫療安全,特別是看到婦科腔鏡技術的發展趨勢後。她在2016年去廣東,專修腹腔鏡,掌握了先進的腔鏡手術技能,使醫院由產科占主導向婦科產科並重發展的轉變。談及這些卓越創新的巨變,李樹雲坦然一笑,這是她應該做的,更應該感謝中醫院給自己提供的施展才華的平臺,感謝這些患者對自己的支持與配合。

都知道醫生沒有節假日,婦產科醫生沒有白天和黑夜,加班熬夜對她來說是家常便飯。她晚上睡覺經常被電話叫醒,大部分都是急診,然後去醫院接診、接生、手術。下夜班時也經常因為需要處理病人和手術,往往到中午或下午才能回家。她的時間都交給了病人,年幼的孩子內心中總是酸澀的說:“媽媽我知道,你又去醫院加班了。”是的,去醫院加班工作成了李樹雲的常態。她的大兒子她很少照顧,沒有時間接送只好讓兒子在學校寄宿。她的小女兒才5歲多,上下學都是由她奶奶接送,能有個靜心的時間陪伴孩子成了她的奢望。她自認為她不是一個好媽媽。記得女兒兩歲多時,她急著去醫院做手術,女兒看著她離去的背影什麼也不說。只是眼淚止不住的留下來。對班的護士說:“李醫生是我們科的招財貓,每次都收那麼多新入院的,每次和她對班都要忙暈。”而她卻說,她真的很累,累並快樂著。如果她再次選擇職業,她還會選擇醫生,而且做一名婦產科醫生。

醫院有那麼多優秀的青年醫師,李醫生是名符其實的一員。她雖然已經是名醫,但她深感自己與名醫的稱謂還有距離。但她要立志加強學習,努力成為一名好醫生,一個讓廣大婦科患者滿意且值得信賴的主治醫生,一個在駐馬店市中醫院成長起來的優秀婦產科醫生。為更多的患者減輕傷痛,把幸福帶給更多的家庭是李樹雲永無止境的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自古天中出英雄,李樹雲救死扶傷揚美名。

每年經她親手接生的新生兒就多達600多個,這一串串沉甸甸的數字背後,無不折射出她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超負荷的工作,雖然苦,雖然累,更多的是她內心深處的成就感。單位給她的各種榮譽、獎勵不必多論,更讓她感到自豪的是出院病人送來的一面面寫著“妙手回春”、“醫術精湛”的錦旗。還有那些出自病人之口的一句句憨厚樸實的“謝謝李醫生”,“這個嬰兒一出生就遇到好人了”等等這些患者和家屬的社會評價,她常說的一句話:累,並快樂著!

一面錦旗,一段故事,一件工裝,一生執著。如今病人已經送給她多達20多面這樣的錦旗。最讓她感動的是去年耶誕節,一位辦了出院手續的女士專門去花店給她買了一束康乃馨送給她,以示感謝,這臨別相贈的花束輝映著那句話“鮮花送模範”的真情,更蘊含著對李樹雲人間大愛和醫德風尚的謝意。當然還有出院病人從老家給她送來自家餵養的土雞、雞蛋等物品。一些病人家屬看著她每天那麼累,那麼單薄,就想給她補補身體。而更能表達對她之愛的是,許多病人看過病後都成了她朋友,如今李樹雲手機裡保存著超過2000多位病人的手機號。

工作負責 關愛病人

能夠回家擁有短暫的小憩,對李樹雲來說都是奢侈的幸福時光。因為每週五天都有滿滿的門診預約客戶。每週剩餘2天,還要加班安排一些急診手術。在李樹雲看來,每天接診、問診、體檢、急診、手術、產房接生,周而復始;在病人和家屬看來,李樹雲在病區都是小跑,就沒見準時吃過飯,很多病人都說:李醫生,你又值班了?其實是加班。幹的都是平常的事情,或許習慣了,也就習以為常了,在她眼裡很普通,甚至不值一提。其實,這平凡的意義,她身在其中不覺得,而向外人,尤其是病人,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

就在去年夏天,有一位孕婦,在家感到肚子疼,趕到醫院後,還沒來得及進產房檢查,就直接在樓道裡生了,而此時正值李樹雲當班,遇到突發情況,她只愣了一秒鐘,就馬上處理,她熟練地進入工作狀態,在樓道裡為孕婦接生,直至母子平安。這是平凡的事嗎?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而李樹雲從醫以來,這樣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多的她眼花繚亂,但她意志堅定。

2015年正月十五那天,市區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張某,因頭暈手麻到中醫院婦產科就診,當時張某已經有6個多月的身孕,接診的李樹雲醫師經過詢問和檢查,雖然覺得頭暈不適也很常見,諸如休息不好和營養不良等方面都可能會引起這種狀況;但是細心的李樹雲醫師發現,也不排除有腦出血的情況。雖然孕婦才20多歲,而且懷的是頭胎。但對工作極其負責的李樹雲,就親自帶著病人張老師到腦科檢查,並做了周到的安排,孕婦很快被查出了罕見的腦血管畸形引起的腦出血,這是既危險又罕見的疾病,幸虧發現及時,必須立即手術,在不影響胎兒的情況下,經過會診和一番救治,病情基本控制住了。

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張某的病情穩定,並逐漸好轉起來。這期間李醫生經常到腦科看望張某,隨時掌握胎兒的情況。生育的時間越來越近的時候,張某又從腦科轉到了婦產科,李醫生親自操刀,對張某進行了剖腹產,孩子平安降生,大人也平平安安。等張某出院時,這位年輕的媽媽已經和李醫生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給李醫生送了一面“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錦旗,她還讓孩子認李醫生為“乾媽”,如今李醫生已經是20多位孩子的“乾媽”。對此,李樹雲頗感自豪,她說這是病人對她工作最好的認可。對於她來說這些幸福“乾媽”的稱謂更是病人對駐馬店市中醫院口碑認知的最美詮釋。

救死扶傷 妙手回春

如果沒有熱愛,以及信念支撐,這麼多年的艱辛歷程,這麼多個不眠之夜,相信李樹雲是無法走過來的。“幸福的這一瞬間絕對有!每當舉起一個新生兒,把孩子放入母親懷抱的那一刹那,那種喜悅和幸福真的無法言說。其實每一個生命,你不知道他的未來會怎樣,而我有機會見證這一刻,就是一種幸運。”

2017年2月5日,農曆正月初九年味正濃,夜晚的街燈璀璨奪目,節日的街燈在夜幕中顯得更通紅,整個駐馬店還沉浸在過年的喜慶之中。當晚7時43分,從新蔡縣轉來了一位孕婦申某,一下子打破了醫院的平靜與祥和。當晚值班的李樹雲醫生剛剛在產房接生了產婦,立即急診處理新來的申某,申某是新蔡縣頓崗鄉人,已經做過兩次剖宮產,現在出現腹部陣痛,陰☆禁☆道有少量出血,必須立即手術,李樹雲醫師馬上進行爭分奪秒的手術前準備。當晚9時21分,李醫生親自主刀,對申某進行了第三次的剖腹產,剖腹產的難度可想而知,既要保住大人又要保住小孩,經過一番縝密的手術,小孩安全降生。

可是小孩出生後產婦出血更多,原來病人伴有罕見的胎盤植入和部分性前置胎盤,也就是胎盤植入子宮肌層裡面,情況十分危急。經過手術臺上的會診研究,必須切除子宮,才能挽救孕婦生命。在征得家屬申某丈夫趙某的同意後,李醫生在科室主任的帶領下,一邊手術一遍輸血。手術室的搶救在和死神賽跑。手術期間緊急輸入紅細胞、血漿、冷沉澱,血小板等血液製品,高達4200毫升,而正常人體血液是6000毫升,等於說這次手術給孕婦申某身上的血更換了一大半。

經過近7個小時的手術後病人情況稍作穩定後及時轉入重症病人監護科。而結果是手術成功,保住了大人的性命,母子平安,當時在現場的人都松了一口氣。連續的手術結束後,李醫生癱坐在地板上,她渾身無力,只感到累。手腳麻木得連椅子都坐不上去了。整個手術期間,她為病人心急火燎,總覺得口乾舌燥,也顧不上喝一口水,當她離開醫院時,已經是淩晨五、六點鐘,走出醫院看到街頭的早點商戶那種營生的不易,她既感同身受,又覺得自己還挺幸福。至少她目前還能為患者做點事,她很知足。她需要回家哪怕片刻的休息時間,因為白天又預約了4台手術等著她繼續揮灑青春和開啟生命。

播撒愛心 虧欠家人

接診、急診、問診、體格檢查、手術主導、產房接生,查房換藥,李樹雲診治的病人在科室裡是最多的,病房內40多個病號,她主管了19個,每年她親手診治超過700多人,而她的母親有病自己卻無暇顧及。

2014年初秋,李樹雲年近70歲的母親因患乳腺癌去鄭州治療,老人就她這一個閨女,她本該陪著母親去,再說懂醫學的女兒無論是護理照料還是心理安撫都是母親最需要的。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面對此景,她丟不下她的10多位病人,只能無奈的讓家人陪著母親去鄭州看病化療。後來,每當想起此事,李樹雲就暗自落淚,她覺得自己不孝,因工作繁忙,她經常幾個月都顧不上回一趟只有幾十公里的西平娘家看望父母一次。同為醫務工作者的愛人雖然能理解婦產科醫生的辛苦,但有時也發些牢騷,說她賣給了醫院。丈夫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李樹雲的病號多,病歷多,在醫院寫不完,就帶回家裡寫,有時她口述讓愛人幫忙整理。曾經李樹雲買的一雙平底布鞋,在病房裡兩個月就跑爛了,可見工作量之大。

李樹雲對不起家,卻對得起成百上千的病人,2016年12月,她救治了一位有輕微精神病的孕婦,對於這種病人,一定要先穩定她的情緒,於是李樹雲就把家裡人送給她的飯,讓給孕婦吃,慢慢培養和增進與孕婦的感情,為手術前做好心理準備。盡最大努力爭取對孕婦的配合,李樹雲就是用這樣的細心、愛心融入到工作的點點滴滴。

還有一位孕婦因為家裡經濟困難,在用藥上李樹雲儘量對她照顧,並給她先墊付了1000元的手術費,然後主動向科室領導申請,減免了該孕婦的部分治療費。曾經有一個孕婦因懷孕後反映過大,情緒不穩,夫妻經常爭吵,於是孕婦以對她不好為由,多次來醫院找李樹雲引產流產,總之要把肚子裡的這個頭胎孩子做掉。而孕婦的丈夫的得知情況後,就請求李醫生做病人的思想工作。於是李樹雲給孕婦耐心細緻開導她,勸她回家,夫妻多溝通,懷孕期間不要動怒。後來孕婦終於想通了,打消了這個念頭。再後來經過十月懷胎,李樹雲親自為該孕婦接生,生下一個白胖的兒子。李樹雲此舉是放大了親情,保住了小孩,如此溝通是多麼的重要,多麼的有意義。在後來,夫妻倆抱著孩子來到醫院看望李樹雲,說他們現在一家三口過得很好,多虧了李樹雲無微不至的關愛與幫助,使他一家得以保全不至於破碎,女方還認李樹雲為姐姐,和李樹雲成為了好姐妹、好朋友。如此看來,孩子成為了他們夫妻的感情紐帶。在醫患關係緊張的今天,李樹雲依然視病人如親人,救死扶傷,挽救家庭,有著非凡的意義。把醫患關係轉換成朋友關係,李樹雲是多麼的有柔情有愛心。

由於李樹雲醫德高尚、信譽好,技術過關,許多病號出院後,都把自己生病的親戚朋友介紹給李樹雲,非讓李樹雲看病不可。許多病號就是沖著她來的,為此,她感到自豪,當然有些例如像糖尿病,長瘤子等不屬於她治療範圍的病,她也總是熱心的幫病號聯繫醫生,轉到其他科室治療。科室裡的同事開玩笑的說就她的電話多,因為聯繫她的人多、就診的病號多,她每月的電話費多大300元。外界如此,就連本醫院的其他科室護士醫生,也經常給她介紹病號,因為同事信任她的人品,把親戚朋友交給她,就圖個放心,這就是信任。

作為業務骨幹,青年才俊,李樹雲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她還帶實習生,為縣級中醫院培養人才。由於她的細心指導和手把手教學,她帶的學生回到縣裡,都成了業務骨幹醫生。西平中醫院有一個她帶過的女生,為了感謝她的悉心栽培,乾脆叫她“乾娘”,以示和別的學員叫李樹雲為“姨”的不同。雖然那位女生回到縣裡,但依然和她的恩師保持著聯繫。

白衣天使 無怨無悔

歲月印記一個人,時間能告訴你一切。當李樹雲進入到中醫院婦產科工作時,她就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培養自己優秀的醫德醫風,精湛的醫療技術和良好的醫患溝通。她由當初每月主管患者10多個病號,發展到現在每月主管70多個,這些枯燥的數字背後蘊含著李樹雲醫術的造詣和境界的提升,這是一個跨越式的飛躍,使她得到了同事的認可和領導的信任,她經常協助各科室主任參加危重病人搶救和重大手術操作。

作為一名青年醫生,她在技術上虛心向各位老師專家學習,精益求精,在臨床上保證穩、准、快和醫療安全,特別是看到婦科腔鏡技術的發展趨勢後。她在2016年去廣東,專修腹腔鏡,掌握了先進的腔鏡手術技能,使醫院由產科占主導向婦科產科並重發展的轉變。談及這些卓越創新的巨變,李樹雲坦然一笑,這是她應該做的,更應該感謝中醫院給自己提供的施展才華的平臺,感謝這些患者對自己的支持與配合。

都知道醫生沒有節假日,婦產科醫生沒有白天和黑夜,加班熬夜對她來說是家常便飯。她晚上睡覺經常被電話叫醒,大部分都是急診,然後去醫院接診、接生、手術。下夜班時也經常因為需要處理病人和手術,往往到中午或下午才能回家。她的時間都交給了病人,年幼的孩子內心中總是酸澀的說:“媽媽我知道,你又去醫院加班了。”是的,去醫院加班工作成了李樹雲的常態。她的大兒子她很少照顧,沒有時間接送只好讓兒子在學校寄宿。她的小女兒才5歲多,上下學都是由她奶奶接送,能有個靜心的時間陪伴孩子成了她的奢望。她自認為她不是一個好媽媽。記得女兒兩歲多時,她急著去醫院做手術,女兒看著她離去的背影什麼也不說。只是眼淚止不住的留下來。對班的護士說:“李醫生是我們科的招財貓,每次都收那麼多新入院的,每次和她對班都要忙暈。”而她卻說,她真的很累,累並快樂著。如果她再次選擇職業,她還會選擇醫生,而且做一名婦產科醫生。

醫院有那麼多優秀的青年醫師,李醫生是名符其實的一員。她雖然已經是名醫,但她深感自己與名醫的稱謂還有距離。但她要立志加強學習,努力成為一名好醫生,一個讓廣大婦科患者滿意且值得信賴的主治醫生,一個在駐馬店市中醫院成長起來的優秀婦產科醫生。為更多的患者減輕傷痛,把幸福帶給更多的家庭是李樹雲永無止境的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自古天中出英雄,李樹雲救死扶傷揚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