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東一個縣級市,被稱為“中國馬蹄之鄉”

樂昌市,位於廣東省最北端,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東與仁化縣為鄰,南與曲江縣交界,西南與乳源縣相連,北與湖南省宜章縣、汝城縣接壤。

樂昌素有“中國馬蹄之鄉”美譽,馬蹄,學名荸薺,又稱水栗,在樂昌市樂城街道辦、北鄉鎮、廊田鎮轄區內均有種植,以北鄉鎮種植的為最佳。其出產的馬蹄有色美、肉嫩、爽甜、渣少的特點,可作水果亦可作蔬菜,可制罐頭,可作涼果蜜餞,既可生食,亦可熟食。

據當地村民介紹,北鄉馬蹄之所以品質比其它馬蹄要好,是與其得天獨厚的環境密不可分的。

樂昌位於粵北邊陲,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熱、雨資源豐富,這裡秋冬季節,日照光線強,晝夜溫差大,因為入秋之後,開始結馬蹄,夜間溫度要低冷,馬蹄才能結得夠爽甜。這裡三面環山,河流源于西坑山泉水,

用水質清甜的山泉水灌溉的馬蹄自然特別甘甜;北鄉垌是一片部積盆地,水田上面有一層十五至二十釐米灰黑肥沃的泥土,下面是黃鈀沙土,是馬蹄最適宜生長的土壤,因此結出來的馬蹄個頭特別大。

樂昌種植馬蹄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清同治十年(1871年)續修的《樂昌縣誌》就有種植馬蹄的記載。北鄉馬蹄是樂昌較大宗的土特產之一,總種植面積達一萬多畝,產量也超過一萬多噸。

每年的冬末春初馬蹄上市季節,樂昌馬蹄產品成行成市,形成長達一公里多的“馬蹄街”,眾多的外地商販紛至遝來,特別是湖南、湖北、福建、廣東省內各市的商販眾多。除此之外,樂昌北鄉馬蹄在港、澳也享有盛譽,甚至遠銷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東南亞等地。

馬蹄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明目退翳的藥用價值在中醫典籍中早有記載。而樂昌北鄉馬蹄更是“家族”中的代表,它皮紅肉白、個頭比一般馬蹄稍大,味甜多汁、肉嫩無渣,更有“地下雪梨”之美譽。

此外,香芋是樂昌市聞名的土特產,種植歷史悠久,全市種植面積1.4萬畝,總產量2.1萬噸,其中以樂城張溪村生產的香芋品質最優。由於具有獨特的氣候和肥沃的油沙土壤條件,張溪生產的香芋以個大、體長而著名,每個重6—8斤,甚至10斤以上,外形猶如迫擊炮彈,因此在民間素有“炮彈芋頭”的美稱。

張溪香芋,個大、皮薄、纖維少、澱粉含量高,並富含多種維生素及鈣、鐵、磷、鉀、硒等元素,極具保健價值,熟化後粉軟、芋香濃郁,風味獨特,2008年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

樂昌市總面積2419平方公里,下轄16個鎮、1個街道、2個辦事處,總人口54萬人。


張溪香芋,個大、皮薄、纖維少、澱粉含量高,並富含多種維生素及鈣、鐵、磷、鉀、硒等元素,極具保健價值,熟化後粉軟、芋香濃郁,風味獨特,2008年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

樂昌市總面積2419平方公里,下轄16個鎮、1個街道、2個辦事處,總人口5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