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華時評:每一位勞動者都值得尊重

4月30日,太原火車站“改梅助困室”工作人員楊靜在幫助旅客出站。

“五一”假期期間,太原火車站“改梅助困室”工作人員堅守客運崗位,為旅客們排憂解難。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新華社武漢4月30日電題:每一位元勞動者都值得尊重

新華社記者梁建強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我們向每一位勞動者道一聲:“辛苦了!”

在禾苗拔節的田壟間、在機器轟鳴的廠房中、在車水馬龍的街道旁……節日期間,廣袤的中國大地上,無數勞動者仍在辛勤地忙碌著。

給予每一位平凡的勞動者應有的尊嚴,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取向。

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

“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這是詩經對於勞動生活的吟唱;鍛鐵圖、釀酒圖……這是敦煌壁畫對於勞動場景的描摹;“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這是對於勞動開啟美好生活的禮贊。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是貫穿於數千年歷史的不變要義。

4月29日,在陝西省寶雞市虢磻路立交專案工地上,兩名工人在檢查工程品質。當日是“五一”小長假第一天,很多勞動者依然堅守崗位,

默默奉獻。新華社記者 都紅剛 攝

翻開新中國的歷史,從“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淘糞工人時傳祥到“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新時代的雷鋒精神傳承者”鞍鋼工人郭明義……不同時期,不同崗位,但勞動者們共同譜寫了一曲曲時代壯歌。“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成為各族人民的光輝典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歧視、侮辱、侵犯勞動者的事件仍有發生。行車發生剮蹭,快遞員遭到連續掌摑;亂丟垃圾受到阻止, 女子拎著掃把辱駡、毆打環衛工人;公車上,有人呵斥身旁的農民工穿髒衣服……諸如此類,損害了勞動者的尊嚴,也讓文明社會蒙羞。

社會分工有不同,但每一位勞動者都值得尊重。一方面,每個人在法律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分貴與賤,

那些辛勤勞動、誠實勞動雖然默默無聞,卻是推動社會前行的寶貴基石;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切實維護和保障勞動者就業、醫療、養老等合法權益,為每一位勞動者營造平等、有尊嚴感的外部環境。讓尊重勞動者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讓維護勞動者的尊嚴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