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十大超級貪官,為個人私欲不惜將國家推向滅亡的深淵,可恨!

貪官的可恨,不言而喻,貪官就是蛀蟲,逐漸的將國家的根基啃食的千瘡百孔,而且貪官是沒有底線的,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國家利益,甚至是將國家利益出賣給敵國也在所不惜;那歷史上都有哪些可恨的貪官呢?

1、和珅(清代)

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禁☆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脹,

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西元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

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

2、嚴嵩(明代)

嘉靖“十五年以前,名為汰省,而經費已六七百萬”此外,他還不時采木、采香和采珠玉珍寶。

光祿寺庫銀,嘉靖十五年前積銀八十萬,自二十一年後,“供億日增,余藏頓盡”嚴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內閣後又成為首輔的。面對日漸惡化的政局,他不僅沒有向世宗提出任何規諫和改革方案,而且推波助瀾,使局勢向更亂更糟的方向發展。

嚴嵩父子權傾天下二十年,天下怨恨。嚴世蕃狂妄至極,甚至在家中寶庫內大笑說“朝廷無我富!”眾多大臣加以彈劾,皆賴世宗包庇。在嚴嵩一夥的把持下,“政以賄成,官以賂授。”每一開選,視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遷,則視缺之美惡而上下其價。

如七品州判,

售銀三百兩,六品通判售銀五百兩;刑部主事項治元,用銀一萬三千就可轉任吏部稽勳主事,貢士潘鴻業用銀二千二百兩,就當上了臨清知州。武官中則指揮售銀三百兩,都指揮七百兩,奪職總兵官李鳳鳴出銀兩千兩,起補薊州總兵,老廢總兵官郭琮出銀三千兩,使督漕運。

3、劉瑾(明代)

弘治年間犯罪赦免後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寵愛,數次升遷,官拜司禮監掌印太監。掌權後趁機專擅朝政,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為“八虎”之首,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劉瑾被捕後,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

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曾將明朝太監劉瑾列入過去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單。至於他的財產,據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所載,劉瑾被抄家時有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萬餘兩。其它珍寶細軟無法統計。並開創了“罰款”先河,被後人發揚光大!另據報導,劉瑾曾是世界首富。

4、元載(唐代)

元載更有一種癖好,熱衷於大興土木,建房蓋屋,這也是所有貪官的三部曲少不了的一環。他所建的屋宅,竟占了大寧、安仁、長壽三坊,唐代長安都城有109個坊,元載就占其三,可見規模之大,建築之多。

據《唐書》載,“膏腴別業,軫域相望”,“名殊異樂,內廷不及”。他倒臺後,被沒收的宅舍足夠分配給數百戶有品級的官員居住使用,他在東都洛陽還專門營建一座園林式私宅,充公之後,竟能改成一座皇家花園。

可是最讓人歎為奇觀難以置信的就是,抄家的物品中居然有八百石胡椒。據有人計算過,唐時一石重為現在的79320克,那麼八百石就是現在的64噸。

5、陳自強(南宋)

陳自強在南宋甯宗時做到了右丞相位極人臣,他依仗著曾經做過實權人物韓侂胄啟蒙老師的資歷,貪贓枉法,什麼事都幹。凡是求官的人,他都派人談好價錢,一切辦妥後再“光明正大”地授官。地方官送公文到京城,封函上一定要注明“某物多少一起獻上”。凡是沒寫的,就根本不打開。

韓侂胄北伐失敗失去了權勢,陳自強失去了靠山,又因謊報軍情被朝廷罷免,最終死於流放地。

6、蔡京(北宋)

熙甯三年進士及第,先為地方官,後任中書舍人,改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西元1102年,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後又官至太師。蔡京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

隨著地位的提高,蔡京更加貪婪,他已領僕射的俸祿,又首創司空寄祿錢,像粟、豆、柴草及侍從口糧都照舊賞賜給他,當時都是折支,給他的都是實物,蔡京只是用熟狀上奏施行,宋徽宗並不知道。當時國家持續太平,府庫充盈,蔡京首倡豐、亨、豫、大之說,視官爵財物如糞土,前代積累的財富被揮霍一空。

在一系列禍國殃民的搜刮中,蔡京自己也乘機假公濟私,廣為聚斂,富可敵國,還擁有土地50萬畝。這還不夠,蔡京晚年“既貴而貪益甚”,甚至不惜造假賬,領雙份的宰相俸祿,可謂貪婪無恥之極。因此,他當時就聲名狼藉,為公論所不容。一次,皇帝賜他一座西花園,他為了擴建竟拆毀附近民屋數百間,建成後的西花園奢華甚至超過皇帝的東園。

7、石崇(西晉)

石崇聰明有才氣,但任俠而行為不檢點。任荊州刺史時竟搶劫遠行商客,取得巨額財物,以此致富。

最經典的故事是與晉武帝的舅舅王愷鬥富大獲全勝,可謂“富可敵國”。石崇的財產山海之大不可比擬,宏麗室宇彼此相連,後房的幾百個姬妾,都穿著刺繡精美無雙的錦緞,身上裝飾著璀璨奪目的珍珠美玉寶石。天下美妙的絲竹音樂都進了他的耳朵,水陸珍禽都進了他的廚房。

而且如今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的金穀園,也是因與王愷爭富而修築的,因山形水勢,築園建館,挖湖開塘,園內清溪縈回,水聲潺潺。周圍幾十裡內,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谷水縈繞穿流其間,鳥鳴幽村,魚躍荷塘。石崇用絹綢茶葉、銅鐵器等派人去南洋群島換回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貴重物品,把園內的屋宇裝飾的金碧輝煌,宛如宮殿。

8、梁冀(東漢)

梁冀一家前後有七人被封侯,三人做了皇后,六人做了貴人,出了兩個大將軍,夫人、女兒中有七人享有食邑,三人娶了公主,其他官至卿、將、尹、校的有五十七人。梁冀掌權二十多年,驕橫氣盛到了極點。他橫行宮廷內外,百官不敢正視他,沒有人敢違抗他的命令。

西元158年,已經26歲的恒帝為了奪回大權,在宦官單超、具瑗和司隸校尉張彪等人的幫助下先發制人,包圍了梁冀的住宅,逼迫梁冀夫婦自殺。遭處置的梁冀黨羽達300多人,一段時間裡,朝廷幾乎沒人上朝了。梁冀被抄家後,恒帝把他的財產進行拍賣,得到30多億銀錢,相當於當時國家稅收的一半。

9、王溫舒(西漢)

年輕時就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為了搶奪路人財物,他常常在月黑風高之夜以錘殺人而埋之。這種殺人越貨的強盜行徑,養成了他後來好殺行威的暴虐性格。他年輕時曾幹過盜墓的勾當。他後來當了小官,因善於處理案件慢慢升為禦史。他督捕盜賊,殺死了很多人,逐漸升遷為廣平都尉,後又升任河內太守。

他之所以能從一個小吏爬到九卿之一的高位,與他的善事權責分不開的。在權勢者面前,以酷虐著稱的王溫舒變成了俯首貼耳的綿羊,儘管他以察奸懲惡為職,但那些權勢者即使“有奸如山”,他也不動你一根毫毛,並千方百計地加以回護。正因為如此,作為回報,權勢者們通過各種管道,向各種人士為王溫舒遊說,使其聲譽鵲起。王溫舒官運亨通,與這些權貴們為他造的輿論大有關係。 王溫舒擺出這兩副面孔,其實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貪。

在無權無勢者面前,他以酷行貪;在權責者面前,他以館行貪。其手段不外是貪污和納賄兩種。就其貪污而言,主要是貪污被淹沒的財產。在廣平,在河內,在京師,他殺了幾萬人,被籍沒的人家恐怕也有數百上千家。對這些籍沒入官的財產,他當然不敢全部鯨吞,只能從中染指一部分。

10、趙高(秦朝)

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為宦官,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

趙高利用手中的職權,一方面對關係國計民生的各項經濟事務橫加干涉,侵奪民田,操縱賦稅,控制國庫。幾年的時間,趙高就成了財富難以計數的富翁,其爪牙也大發橫財,國家的財力卻日趨薄弱。趙高入秦宮20多年,依靠弄虛作假,弄權不止,貪欲不足,終得報應。他通過發動兩次宮廷政變,陷害了無數無辜,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那究竟誰更可恨呢?應該說每個人都非常的可恨吧。

弘治年間犯罪赦免後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寵愛,數次升遷,官拜司禮監掌印太監。掌權後趁機專擅朝政,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為“八虎”之首,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劉瑾被捕後,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

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曾將明朝太監劉瑾列入過去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單。至於他的財產,據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所載,劉瑾被抄家時有黃金250萬兩,白銀5000萬餘兩。其它珍寶細軟無法統計。並開創了“罰款”先河,被後人發揚光大!另據報導,劉瑾曾是世界首富。

4、元載(唐代)

元載更有一種癖好,熱衷於大興土木,建房蓋屋,這也是所有貪官的三部曲少不了的一環。他所建的屋宅,竟占了大寧、安仁、長壽三坊,唐代長安都城有109個坊,元載就占其三,可見規模之大,建築之多。

據《唐書》載,“膏腴別業,軫域相望”,“名殊異樂,內廷不及”。他倒臺後,被沒收的宅舍足夠分配給數百戶有品級的官員居住使用,他在東都洛陽還專門營建一座園林式私宅,充公之後,竟能改成一座皇家花園。

可是最讓人歎為奇觀難以置信的就是,抄家的物品中居然有八百石胡椒。據有人計算過,唐時一石重為現在的79320克,那麼八百石就是現在的64噸。

5、陳自強(南宋)

陳自強在南宋甯宗時做到了右丞相位極人臣,他依仗著曾經做過實權人物韓侂胄啟蒙老師的資歷,貪贓枉法,什麼事都幹。凡是求官的人,他都派人談好價錢,一切辦妥後再“光明正大”地授官。地方官送公文到京城,封函上一定要注明“某物多少一起獻上”。凡是沒寫的,就根本不打開。

韓侂胄北伐失敗失去了權勢,陳自強失去了靠山,又因謊報軍情被朝廷罷免,最終死於流放地。

6、蔡京(北宋)

熙甯三年進士及第,先為地方官,後任中書舍人,改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西元1102年,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後又官至太師。蔡京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

隨著地位的提高,蔡京更加貪婪,他已領僕射的俸祿,又首創司空寄祿錢,像粟、豆、柴草及侍從口糧都照舊賞賜給他,當時都是折支,給他的都是實物,蔡京只是用熟狀上奏施行,宋徽宗並不知道。當時國家持續太平,府庫充盈,蔡京首倡豐、亨、豫、大之說,視官爵財物如糞土,前代積累的財富被揮霍一空。

在一系列禍國殃民的搜刮中,蔡京自己也乘機假公濟私,廣為聚斂,富可敵國,還擁有土地50萬畝。這還不夠,蔡京晚年“既貴而貪益甚”,甚至不惜造假賬,領雙份的宰相俸祿,可謂貪婪無恥之極。因此,他當時就聲名狼藉,為公論所不容。一次,皇帝賜他一座西花園,他為了擴建竟拆毀附近民屋數百間,建成後的西花園奢華甚至超過皇帝的東園。

7、石崇(西晉)

石崇聰明有才氣,但任俠而行為不檢點。任荊州刺史時竟搶劫遠行商客,取得巨額財物,以此致富。

最經典的故事是與晉武帝的舅舅王愷鬥富大獲全勝,可謂“富可敵國”。石崇的財產山海之大不可比擬,宏麗室宇彼此相連,後房的幾百個姬妾,都穿著刺繡精美無雙的錦緞,身上裝飾著璀璨奪目的珍珠美玉寶石。天下美妙的絲竹音樂都進了他的耳朵,水陸珍禽都進了他的廚房。

而且如今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的金穀園,也是因與王愷爭富而修築的,因山形水勢,築園建館,挖湖開塘,園內清溪縈回,水聲潺潺。周圍幾十裡內,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谷水縈繞穿流其間,鳥鳴幽村,魚躍荷塘。石崇用絹綢茶葉、銅鐵器等派人去南洋群島換回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貴重物品,把園內的屋宇裝飾的金碧輝煌,宛如宮殿。

8、梁冀(東漢)

梁冀一家前後有七人被封侯,三人做了皇后,六人做了貴人,出了兩個大將軍,夫人、女兒中有七人享有食邑,三人娶了公主,其他官至卿、將、尹、校的有五十七人。梁冀掌權二十多年,驕橫氣盛到了極點。他橫行宮廷內外,百官不敢正視他,沒有人敢違抗他的命令。

西元158年,已經26歲的恒帝為了奪回大權,在宦官單超、具瑗和司隸校尉張彪等人的幫助下先發制人,包圍了梁冀的住宅,逼迫梁冀夫婦自殺。遭處置的梁冀黨羽達300多人,一段時間裡,朝廷幾乎沒人上朝了。梁冀被抄家後,恒帝把他的財產進行拍賣,得到30多億銀錢,相當於當時國家稅收的一半。

9、王溫舒(西漢)

年輕時就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為了搶奪路人財物,他常常在月黑風高之夜以錘殺人而埋之。這種殺人越貨的強盜行徑,養成了他後來好殺行威的暴虐性格。他年輕時曾幹過盜墓的勾當。他後來當了小官,因善於處理案件慢慢升為禦史。他督捕盜賊,殺死了很多人,逐漸升遷為廣平都尉,後又升任河內太守。

他之所以能從一個小吏爬到九卿之一的高位,與他的善事權責分不開的。在權勢者面前,以酷虐著稱的王溫舒變成了俯首貼耳的綿羊,儘管他以察奸懲惡為職,但那些權勢者即使“有奸如山”,他也不動你一根毫毛,並千方百計地加以回護。正因為如此,作為回報,權勢者們通過各種管道,向各種人士為王溫舒遊說,使其聲譽鵲起。王溫舒官運亨通,與這些權貴們為他造的輿論大有關係。 王溫舒擺出這兩副面孔,其實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貪。

在無權無勢者面前,他以酷行貪;在權責者面前,他以館行貪。其手段不外是貪污和納賄兩種。就其貪污而言,主要是貪污被淹沒的財產。在廣平,在河內,在京師,他殺了幾萬人,被籍沒的人家恐怕也有數百上千家。對這些籍沒入官的財產,他當然不敢全部鯨吞,只能從中染指一部分。

10、趙高(秦朝)

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為宦官,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

趙高利用手中的職權,一方面對關係國計民生的各項經濟事務橫加干涉,侵奪民田,操縱賦稅,控制國庫。幾年的時間,趙高就成了財富難以計數的富翁,其爪牙也大發橫財,國家的財力卻日趨薄弱。趙高入秦宮20多年,依靠弄虛作假,弄權不止,貪欲不足,終得報應。他通過發動兩次宮廷政變,陷害了無數無辜,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那究竟誰更可恨呢?應該說每個人都非常的可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