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五一”勞動節 揭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1600℃高溫旁的默默堅守,數十個崗位間的通力合作,365個日夜的“千錘百煉”,鑄就出鋼鐵——這個現代城市的脊樑。

“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跟著記者的鏡頭,一起走進福建省三鋼集團,走到鋼鐵煉製工人的身邊,揭秘鋼鐵煉製的過程。圖為工人們手持煤氣割槍對鋼坯表面進行吹掃,迸濺出的火花伴隨著高溫落在工人的周圍。 李南軒 攝

48歲的莊建文在三鋼工作將近30年,如今的他已經是一名軋鋼工段長。他從不坐在辦公室裡,總是在廠裡認真檢查工序的過程。“我還記得,三鋼中板廠建廠剛滿一年就製造出了福建第一塊自製的鋼板,那種自豪感讓我喜極而泣。”莊建文表示,自己的青春與鋼鐵為伴,這不僅讓他練就了好手藝,也讓他磨練出了鋼鐵般的意志。 李南軒 攝

“沒有被燙傷過的爐前工就不是爐前工了。”面對著噴薄而出的鐵水,今年33歲的黃建華毫無懼色,他拿著工具前往爐口進行檢查,保證鐵水的正常湧出。 李南軒 攝

陳德茂(右)所負責的工序被稱為鋼水取樣。在離1600多度的鋼水不到兩米的距離中,他不僅要仔細觀察,還要使用手中的工具撥弄鋼水。滾滾的熱浪沖著陳德茂撲面而來,但他卻依舊鎮定。 李南軒 攝

滾燙的鐵水如何才能保證其正常的流入煉鋼廠?這對於爐溫有著很高的要求。

王賢喜是三鋼煉鐵廠高爐車間五號高爐爐內工,他所負責的工序叫做鐵水取樣。在進行鐵水取樣後,才能確定當前的爐溫,以便後方的工作人員進行調節。“一個小時要進行3-4次的鐵水取樣,這樣才能保證鐵水的品質。” 李南軒 攝

提到三鋼煉鋼廠1號爐的爐長林春仲,認識的人幾乎都會用“兢兢業業”形容他。曾經獲得“煉鋼爐前年度總冠軍”的他,正認真的坐在調度監控室裡觀察鋼水製作的流程。 李南軒 攝

賴德林是三鋼煉鋼廠連鑄板坯丙大班機長,他所從事的工序是板坯連鑄中間包澆鋼。儘管賴德林的工作面臨著高溫、粉塵,但他從未想過離開。“既然做了就要堅持下去,咱們一線工人的意志並不輸給鋼鐵。” 李南軒 攝

在三鋼煉鋼廠板坯連鑄車間裡,有一個巨大的轉盤令人印象深刻。通紅的鋼坯靈活地在轉盤上游走,“駛入”下一個切割器。 李南軒 攝

作為一名板坯連鑄車間的檢修工,長時間的加班對黃棣齡來說是“家常便飯”。“如果不把出問題的機器修好,那整個流水線就會癱瘓,我絕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李南軒 攝

面對著剛出爐散發出高熱的鋼板,一般人都會選擇飛快的從它面前跑過。可陳明芳卻習以為常地湊上前去,細細觀察鋼板表面,毫不畏懼這滾滾的熱浪。在8個小時裡,陳明芳要檢查近200塊鋼板,但他從不懈怠。“對每塊鋼板都要認真檢查,決不能抱有僥倖心理。” 李南軒 攝

百煉成鋼,一塊合格的鋼板終於在千錘百煉中煉成。但是,等待它的還有最後一道工序,那就是火切區的品質檢查。彈線、布軌、噴印標示……火切機切割鋼板濺起朵朵火星,中板廠乙生產班副工段長夏芸正冒著鋼板散發出的熱浪精心作業,生怕自己手中的鋼板出現一絲瑕疵。 李南軒 攝

儘管賴德林的工作面臨著高溫、粉塵,但他從未想過離開。“既然做了就要堅持下去,咱們一線工人的意志並不輸給鋼鐵。” 李南軒 攝

在三鋼煉鋼廠板坯連鑄車間裡,有一個巨大的轉盤令人印象深刻。通紅的鋼坯靈活地在轉盤上游走,“駛入”下一個切割器。 李南軒 攝

作為一名板坯連鑄車間的檢修工,長時間的加班對黃棣齡來說是“家常便飯”。“如果不把出問題的機器修好,那整個流水線就會癱瘓,我絕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李南軒 攝

面對著剛出爐散發出高熱的鋼板,一般人都會選擇飛快的從它面前跑過。可陳明芳卻習以為常地湊上前去,細細觀察鋼板表面,毫不畏懼這滾滾的熱浪。在8個小時裡,陳明芳要檢查近200塊鋼板,但他從不懈怠。“對每塊鋼板都要認真檢查,決不能抱有僥倖心理。” 李南軒 攝

百煉成鋼,一塊合格的鋼板終於在千錘百煉中煉成。但是,等待它的還有最後一道工序,那就是火切區的品質檢查。彈線、布軌、噴印標示……火切機切割鋼板濺起朵朵火星,中板廠乙生產班副工段長夏芸正冒著鋼板散發出的熱浪精心作業,生怕自己手中的鋼板出現一絲瑕疵。 李南軒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