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知道“六親不認,眾叛親離”的典故嗎?它說的是誰?

話說在明萬曆年間,南安人洪承疇中進士,後致力於鎮壓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軍,被統治者封為延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等,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後又調任薊遼總督,率師抵禦關外清兵。

崇禎十四年(1641年),在松山與清軍激戰被俘,隨即變節投敵,為清兵南下獻策獻力,還殺害了愛國志士、同鄉黃道周與年僅十七歲的著名抗清義士夏完淳。

洪承疇被清軍浮虜時,外界因為誤傳他英勇就義,以身殉國。消息傳到明朝廷,崇禎皇帝親自為他寫祭文、建祠堂、賜諡號。他的老家洪府,也被稱為“忠烈之門”,上自老母,下至妻兒,身著白衣,以示悼念。

但是啊!正當全家人為洪承疇做“忌日”的時候,突報洪承疇回故里來探親,衣錦還鄉。洪母不信,經再三探明,證實兒子確實未死,且已投敵,並殺害了同鄉黃道周。於是,洪母大義凜然,當即命人在大門外迅速加制六扇矮門,拒逆子于家門之外。

洪承疇被阻而不得入,便問其母為何不開門,洪母說:“你知道此門嗎?此六扇矮門,叫作六離門,凡賣國求榮者,母不以為子,妻不以為夫,子不以為父,六親不認,眾叛親離!”洪承疇聽罷狼狽而逃。“六親不認,眾叛親離”的典故,在閩劇傳統劇碼就記錄這個《六離門》的故事,編成了一個曲目,

在福建等地大量傳播!

洪承疇此人在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隨清軍入關。抵京後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銜,列內院佐理機務。

洪承疇宣導儒家學術,針對順治皇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見,為滿漢的合流打下基礎。洪承疇也建議清廷採納許多明朝的典章制度,

獻計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納,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國家機器。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承疇建議滿洲統治集團也須“習漢文,曉漢語”,瞭解漢人禮俗,淡化滿漢之間的差異。

但是因為這個六離門的事故,在他的晚年是非常的不太平的,可以說是有點淒涼!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

…………………………………………………………………

也歡迎你們留下你的建議和評論!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