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比六小齡童更像猴王的人!真正的大藝術家!

1924年,他降生在浙江紹興,誰也不會料到這個孩子,竟然對於中國藝術文化產生了如此重大的影響。

在很小的時候,他就對戲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時常偷摸跑去看戲學戲,學業甚至都荒廢了。

恰巧,他的哥哥此時在上海老閘戲院主演老生角色,他也想跟著哥哥登臺,家裡人實在拗不過他,便帶他去上海。

在那個年代,戲曲演員的地位是十分低的,老話說“戲子無義”,演戲的人品差!一般父母是不願意讓孩子去學習的,到了上海,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沒有登臺的機會。

他就和哥哥一起求著父母,不斷遊說,最終父母同意他在《霸王出世》中出演“小霸王”,結果,

一炮而紅!

登臺,便要有個藝名,他的藝名根據他哥哥的藝名而來,他哥叫七齡童,他便叫一個——六齡童。

但是即便上了台,家裡也沒有讓他好好演戲的意思,不給他請師傅!這可急壞了六齡童,咋麼辦呢?家裡給了他哥哥請了師傅,每次他也跟著來偷師,如此六七年,

勤學苦練,戲曲小成。(我國一代猴戲王,學戲竟然只能偷學,心酸)

六齡童早年練功照片

結緣猴戲

有一次演戲的時候發生意外,六齡童粉碎性骨折。傷好後沒多久,突然遭遇“倒嗓”!(“倒嗓”指的是戲劇演員在青春期變聲變壞了)。雖然嗓子“倒”了,但是他有自己的主意:文不行就武,

唱不行就打!

於是章宗義就經常觀摩蓋叫天父子的表演。在大飽眼福之余,章宗義下決定要演孫悟空,開紹劇猴戲!

為此,他觀摩了昆劇、婺劇、滬劇等多個劇種的猴戲,這樣彙集百家,博採眾長。還苦練《夜奔》、《伐子都》、《花蝴蝶》、《戰馬超》、《挑滑車》、《周瑜歸天》等等著名的傳統武戲,為猴戲創作做充分的積累。

為了學猴戲,他還專門養了一隻小猴子,整天和它形影不離,

拜猴子為師,就這樣邊學邊演,現學現賣,從《猴王出世》、《飄海學藝》一直演到《大鬧天宮》,越演越火,他演的孫悟空終於卓然成為一家,有了“南猴王”的稱號。

建國後,事業繁榮過一段時間,後來蒙難數年。

2012年接受採訪時,六齡童時不時耍上幾段猴戲,撓癢、瞭望,傷心時臉頰、鼻子一起輕微抽動,高興時兩眼放光,以及“咯嗤嗤”的猴聲。

2014年1月31日,病逝於浙江紹興,享年89歲。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美猴王是六小齡童,六小齡童是齊天大聖,小編也是。但我們不能忘記他的父親六齡童——章宗義。

六小齡童是猴戲的大發揚者,他的父親則是大開創者,深耕創作的大國工匠!

附上六齡童八十年代在京受訪時拍攝的照片

感謝關注

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