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都江堰向峨鄉一個人的郵局 郵遞員堅守24年騎爛7輛自行車

63歲的張全書在都江堰向峨鄉郵局代辦點獨自堅守了24年。

【人物名片】

張全書

63歲,獨自堅守都江堰向峨鄉郵局代辦點24年,為上萬名鄉鄰收發報紙和信件。2017年4月24日,被評為都江堰“最美勞動者”。

上萬鄉鄰的信件和快遞都靠張全書一個人送。

“老趙啊,你有一個快遞,你好久在家?我給你送過來!”4月30日,都江堰向峨鄉郵局代辦點,

張全書打了一個電話。電話中,他預約好了給村民老趙送快遞的時間。隨後,他將那個一人高的快遞件綁在摩托車上,轟響油門,小心翼翼地駛離場鎮,駛向那蜿蜒的竹林深處……

這是郵政代辦員張全書工作的一個片斷。

從1993年起,他就在這裡,以一已之力撐起整個郵政所,為上萬名鄉鄰收發報紙和信件。

近年,寄達向峨鄉的信件數量驟降,但快遞多了起來。張全書,

與時代同變,由鄉村郵政代辦員向鄉村快遞員轉型。二十四年如一日的堅守,也讓他獲得了當地最美勞動者的稱號。

24年堅守

30歲以上的老鄉他認識七成

今年,張全書63歲。他身高1.48米,黑紅的一張臉刻滿皺紋,寫滿了風霜。在向峨鄉郵政所,他獨自堅守了整整24年。

4月24日,張全書被評為都江堰“最美勞動者”,表彰大會上,他胸前佩戴大紅花,被鮮花和掌聲簇擁著。

表彰活動結束後,面對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的採訪,

他連忙擺擺手,“記者同志,我們改天再聊好嗎?我要馬上趕回去分報紙了。”

張全書是都江堰向峨鄉茶房村人,初中畢業後當過民辦教師,也當過政府林業員。1993年,當時的向峨鄉缺郵政代辦員,張全書便被介紹到郵局幹了這份工作。

1950年的老房子,10平方米的方寸空間,一張桌子用來分類報紙,湊在一起就是張全書起初的辦公環境。

無論是當政府的臨時工,

還是當郵局代辦員,張全書都要上山下鄉,走鄉串戶,與當地的老鄉打交道。24年以來,不論颳風下雨,張全書都不退縮。

“只有在家裡有紅白喜事時,我才會不到崗。”張全書的半輩子,就是與一輛自行車和無數封信件相伴。

24年來,向峨鄉曲折的山路上,灑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回蕩著他扯著嗓子喊人的聲音,以及突突突的摩托聲……

24年來,一個個鄉親從他手中收到千里之外的信件,

也記住了這張紅黑的臉,還記住了張全書這個名字,鄉親們都尊稱他“張老師”。

24年來,他也記住了一戶又一戶的位址,記住了一個又一個鄉親的名字。他說,鄉里七成30歲以上的鄉親他都認識。

每一件快遞的領取,張全書都有詳細記錄。

那個年代

他一天賣出上百元郵票

郵政代辦員並非郵局正式員工,沒有基本工資,收入按件計費。

送一份報紙3分錢,一天300份左右,能掙9塊錢;送一份掛號信4毛;派一個快遞8毛……

張全書比劃著那雙滿是老繭的手,算了一筆賬,他說,林林總總加起來1700元左右。扣除掉電話費和派送途中消耗的油費,還剩下一千多。

“我很知足,這些錢足夠我生活了。”張全書說,他有養老保險,三年前就開始領養老金,一個月總體收入有兩千多。

“那個時候,我是全村最窮的。”望著前方,張全書的思緒回到了好多年前。

他小女兒出生那年,他當上了郵政代辦員。那時,寫信,成為人們交流的重要方式。信件也很多,還不流行送信上門。郵政所,就是家鄉與遊子資訊與情感交流的一個紐帶。

每逢當場天,他先把四面八方的來信整理好,把一個個收信人的名字端端正正抄寫在一個小黑板上,端坐郵政所內,透過一個玻璃窗,把一封封遠方的來信交給收信人。

張全書回憶,在郵資幾分錢的年代,每場,他要賣上百元郵票。每一張郵票的背後,都是鄉親們寄遞出去的情意與資訊。

道路不平

13年騎壞了7輛自行車

向峨鄉是都江堰唯一一個鄉,在2012年以前,向峨鄉每天的報紙都只派送到臨近的蒲陽鎮。

向峨鄉距離蒲陽鎮8公里遠,來回就是16公里,為了方便報紙和信件的派送,張全書在郵局工作的第一年,湊了兩百多塊錢買了輛自行車。

彼時,從向峨到蒲陽,是眾渣土車通過的黃金路段,一輛輛重車轟鳴而來又轟鳴而去。道路被碾得坑坑窪窪,汽車駛過,塵土飛揚。

張全書騎著自行車,一路顛簸,不時,推著自行車前行。道路的不平對自行車的損耗很大,爆胎、漏氣、摔跤是家常便飯。

“下雨的時候我就穿著雨靴、披上雨衣,推著自行車走,還要拿袋子把報紙全部裹好才不會浸濕。”張全書說,他那時最怕下雨,推著自行車全副武裝地在泥漿裡行走,深一腳淺一腳的,特別狼狽,這條路也顯得格外漫長。

從1993年至2006年,13年時間,他騎壞了7輛自行車。從2006年起,張全書買了一輛摩托車,用新裝備送信。

地震之後

送報紙變成一種責任

成為郵政代辦員以來,除了家裡有紅白喜事外,張全書很少缺席。除此之外,只有在“5·12”汶川地震後幾天中斷過投遞工作。

那天,張全書正在送報紙的路上。從郵局出門,剛走到向電管站準備進大廳時,一陣地動山搖。“當時整個小鎮都灰濛濛,烏煙瘴氣。”張全書說,地震後,向峨鄉全鄉斷電,電話也打不通,向峨一度成為孤島,報紙成了聯繫外界唯一的通道。

“資訊不能斷!”張全書主動找機會給郵局領導打電話。5天后,張全書恢復了投遞報紙。在非常狀態下,張全書並沒有完全按照訂單投遞報紙。

地震後從向峨到蒲陽的路嚴重受損,路面凹凸不平,張全書馱著幾百份報紙回來,在路上,他邊走邊分發,把外界的資訊帶回“孤島”。“當時,大家都搶起看華西都市報,有了資訊,心頭不慌了,高興得很!”

時代在飛速發展,溝通資訊的手段也在不斷更新,這個世界每一天都在悄無聲息地變化,但張全書好像一直還是原來那樣,一切如故。他說,他的身體健康,還想再幹幾年。“我退休時一定會為郵局推薦一個合適的人選!”

【人物印象】

接到一個電話 父親半夜出門送奶粉

在張全書女兒張慧敏的記憶裡,父親總是行色匆匆。

“每次吃飯時間,別人給他打電話說要拿信件,他就會放下飯碗出去,送完了再回來吃。”張慧敏的印象中,父親是一個敬業、負責的人,不管太陽多大、下多大雨,送信這件事永遠都是他的當務之急。

她還記得,一天淩晨時分,住在向峨鄉最偏遠的龍竹村村民打來電話,說家裡孩子的奶粉吃完了,希望他天亮了儘快把奶粉送過去。“你等著,我馬上就送過來。”本來睡在床上的張全書立馬翻身坐起來,穿上衣服,把當天下午因沒人在家被拒收的兩罐奶粉又送回龍竹村。

張慧敏說,有時候在星期天的深夜,外出求學的中學生因為第二天要離家上學,打來一個電話,父親也會連夜把快遞送到他們手上。有時候,她沒辦法理解:父親怎麼可以對這樣簡單又始終重複的工作投注這麼大的熱情?在父親身上,張慧敏學會的除了敬業,還有尊重。

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她去郵局玩耍,發現有一封寄給親戚的信,張慧敏很好奇就把它打開了,想看下信裡到底寫著什麼。“我爸爸一把就把信搶過去,非常嚴肅地說信是別人的隱私,不能看!”當時,她還不懂什麼叫隱私,但那次的事情給她上了一課,讓她刻骨銘心。

“我爸爸也是一直這樣對我和姐姐的,別人寄給我們的信,他也是原封不動地拿給我們,從來不會拆開看。”張慧敏說。

畢業回鄉 發現郵遞員還在堅守

再見到張全書時,向峨姑娘賈倩很驚訝。

初識張全書,賈倩還在讀初二。

1999年,中學生流行交筆友。賈倩在《作文選粹》雜誌上發現了一個很有才氣的作者,想和對方交朋友談心。考慮再三後,她主動寫了一封信。“第一次寫信好緊張啊,又什麼都不懂,多虧了張叔叔。”賈倩說,張全書是個熱心腸,她的第一封信是在張全書的指點下寫成的,還教她貼郵票、寫地址及郵編等。

遞出第一封給筆友的信後,賈倩緊張又激動,生怕對方收不到來信,“每天都跑去郵局翻一翻,看看有沒有回信。”

不久之後,她在郵政所發現了筆友的回信,她最想表達的就是對張叔叔的感謝。在張全書的幫助下,她把青蔥少女對外面世界的想像,以書信的形式回饋給了大山深處的自己。

“我有時候覺得,張叔叔就像一個使者,連接著大山裡的向峨和外面的城市,給我們帶來新鮮的資訊。”

高中起,賈倩去了外地上學,之後再沒見過張全書。再見張全書時,賈倩已經大學畢業,回到向峨工作。“工作以後才發現,為一份工作堅持奉獻了24年是多麼地難得!”她感歎道。

苟汝佳也是土生土長的向峨人,從小總看到張全書在全鄉穿梭送信的背影,大學畢業後苟汝佳回到向峨鄉政府工作。苟汝佳說,上學的時候會去郵局寄信、收信,這麼多年再回來到郵局辦事時,沒想到張全書還在那裡。

代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秦怡 席秦嶺攝影報導

郵政代辦員並非郵局正式員工,沒有基本工資,收入按件計費。

送一份報紙3分錢,一天300份左右,能掙9塊錢;送一份掛號信4毛;派一個快遞8毛……

張全書比劃著那雙滿是老繭的手,算了一筆賬,他說,林林總總加起來1700元左右。扣除掉電話費和派送途中消耗的油費,還剩下一千多。

“我很知足,這些錢足夠我生活了。”張全書說,他有養老保險,三年前就開始領養老金,一個月總體收入有兩千多。

“那個時候,我是全村最窮的。”望著前方,張全書的思緒回到了好多年前。

他小女兒出生那年,他當上了郵政代辦員。那時,寫信,成為人們交流的重要方式。信件也很多,還不流行送信上門。郵政所,就是家鄉與遊子資訊與情感交流的一個紐帶。

每逢當場天,他先把四面八方的來信整理好,把一個個收信人的名字端端正正抄寫在一個小黑板上,端坐郵政所內,透過一個玻璃窗,把一封封遠方的來信交給收信人。

張全書回憶,在郵資幾分錢的年代,每場,他要賣上百元郵票。每一張郵票的背後,都是鄉親們寄遞出去的情意與資訊。

道路不平

13年騎壞了7輛自行車

向峨鄉是都江堰唯一一個鄉,在2012年以前,向峨鄉每天的報紙都只派送到臨近的蒲陽鎮。

向峨鄉距離蒲陽鎮8公里遠,來回就是16公里,為了方便報紙和信件的派送,張全書在郵局工作的第一年,湊了兩百多塊錢買了輛自行車。

彼時,從向峨到蒲陽,是眾渣土車通過的黃金路段,一輛輛重車轟鳴而來又轟鳴而去。道路被碾得坑坑窪窪,汽車駛過,塵土飛揚。

張全書騎著自行車,一路顛簸,不時,推著自行車前行。道路的不平對自行車的損耗很大,爆胎、漏氣、摔跤是家常便飯。

“下雨的時候我就穿著雨靴、披上雨衣,推著自行車走,還要拿袋子把報紙全部裹好才不會浸濕。”張全書說,他那時最怕下雨,推著自行車全副武裝地在泥漿裡行走,深一腳淺一腳的,特別狼狽,這條路也顯得格外漫長。

從1993年至2006年,13年時間,他騎壞了7輛自行車。從2006年起,張全書買了一輛摩托車,用新裝備送信。

地震之後

送報紙變成一種責任

成為郵政代辦員以來,除了家裡有紅白喜事外,張全書很少缺席。除此之外,只有在“5·12”汶川地震後幾天中斷過投遞工作。

那天,張全書正在送報紙的路上。從郵局出門,剛走到向電管站準備進大廳時,一陣地動山搖。“當時整個小鎮都灰濛濛,烏煙瘴氣。”張全書說,地震後,向峨鄉全鄉斷電,電話也打不通,向峨一度成為孤島,報紙成了聯繫外界唯一的通道。

“資訊不能斷!”張全書主動找機會給郵局領導打電話。5天后,張全書恢復了投遞報紙。在非常狀態下,張全書並沒有完全按照訂單投遞報紙。

地震後從向峨到蒲陽的路嚴重受損,路面凹凸不平,張全書馱著幾百份報紙回來,在路上,他邊走邊分發,把外界的資訊帶回“孤島”。“當時,大家都搶起看華西都市報,有了資訊,心頭不慌了,高興得很!”

時代在飛速發展,溝通資訊的手段也在不斷更新,這個世界每一天都在悄無聲息地變化,但張全書好像一直還是原來那樣,一切如故。他說,他的身體健康,還想再幹幾年。“我退休時一定會為郵局推薦一個合適的人選!”

【人物印象】

接到一個電話 父親半夜出門送奶粉

在張全書女兒張慧敏的記憶裡,父親總是行色匆匆。

“每次吃飯時間,別人給他打電話說要拿信件,他就會放下飯碗出去,送完了再回來吃。”張慧敏的印象中,父親是一個敬業、負責的人,不管太陽多大、下多大雨,送信這件事永遠都是他的當務之急。

她還記得,一天淩晨時分,住在向峨鄉最偏遠的龍竹村村民打來電話,說家裡孩子的奶粉吃完了,希望他天亮了儘快把奶粉送過去。“你等著,我馬上就送過來。”本來睡在床上的張全書立馬翻身坐起來,穿上衣服,把當天下午因沒人在家被拒收的兩罐奶粉又送回龍竹村。

張慧敏說,有時候在星期天的深夜,外出求學的中學生因為第二天要離家上學,打來一個電話,父親也會連夜把快遞送到他們手上。有時候,她沒辦法理解:父親怎麼可以對這樣簡單又始終重複的工作投注這麼大的熱情?在父親身上,張慧敏學會的除了敬業,還有尊重。

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她去郵局玩耍,發現有一封寄給親戚的信,張慧敏很好奇就把它打開了,想看下信裡到底寫著什麼。“我爸爸一把就把信搶過去,非常嚴肅地說信是別人的隱私,不能看!”當時,她還不懂什麼叫隱私,但那次的事情給她上了一課,讓她刻骨銘心。

“我爸爸也是一直這樣對我和姐姐的,別人寄給我們的信,他也是原封不動地拿給我們,從來不會拆開看。”張慧敏說。

畢業回鄉 發現郵遞員還在堅守

再見到張全書時,向峨姑娘賈倩很驚訝。

初識張全書,賈倩還在讀初二。

1999年,中學生流行交筆友。賈倩在《作文選粹》雜誌上發現了一個很有才氣的作者,想和對方交朋友談心。考慮再三後,她主動寫了一封信。“第一次寫信好緊張啊,又什麼都不懂,多虧了張叔叔。”賈倩說,張全書是個熱心腸,她的第一封信是在張全書的指點下寫成的,還教她貼郵票、寫地址及郵編等。

遞出第一封給筆友的信後,賈倩緊張又激動,生怕對方收不到來信,“每天都跑去郵局翻一翻,看看有沒有回信。”

不久之後,她在郵政所發現了筆友的回信,她最想表達的就是對張叔叔的感謝。在張全書的幫助下,她把青蔥少女對外面世界的想像,以書信的形式回饋給了大山深處的自己。

“我有時候覺得,張叔叔就像一個使者,連接著大山裡的向峨和外面的城市,給我們帶來新鮮的資訊。”

高中起,賈倩去了外地上學,之後再沒見過張全書。再見張全書時,賈倩已經大學畢業,回到向峨工作。“工作以後才發現,為一份工作堅持奉獻了24年是多麼地難得!”她感歎道。

苟汝佳也是土生土長的向峨人,從小總看到張全書在全鄉穿梭送信的背影,大學畢業後苟汝佳回到向峨鄉政府工作。苟汝佳說,上學的時候會去郵局寄信、收信,這麼多年再回來到郵局辦事時,沒想到張全書還在那裡。

代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秦怡 席秦嶺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