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體虛的人感冒不治會有大麻煩!補氣又補虛的妙方你不試試?

感冒這類小問題,好多人不關注。對此,本文作者強調“萬病之源,

皆失治於表”。不能認識表證,裡證不出表,病即不愈。而現代社會虛人多,虛人感冒用實證感冒藥,貽害多多。

文 | 王勝兵

體虛分三種,你是哪種類型?看看就知道

虛人,指體虛之人,中醫將此類人分為三個類型:氣虛、血虛、陽虛。早些年輸液不多時,人們感冒吃點速效傷風感冒膠囊,病就好了,但現在呢,好多人吃一盒都沒有用。還有很多人經常腰酸背痛,常常說自己好久沒發燒了。

何故?這是因為現在的虛人多,而實人少。虛人感冒用實證感冒藥,不對症,病就不好。

筆者曾治某人,每月感冒一次,如月經一樣。觀其無發熱惡寒身酸痛,咽痛,精神萎靡,頭暈,舌質淡白苔薄,有齒痕,脈沉細。予一劑麻黃附子細辛湯,一服後2-4小時完全緩解,而此後就很少感冒了。

這個是陽虛感冒的案例,《傷寒論》稱之為少陰病。少陰病的感冒,我們稱之為“陰證感冒”,陰證感冒無熱或微熱,

脈絕對不是浮緩或浮緊,而是微細或沉細,精神萎靡,老想睡覺,這個就是“但欲寐”。

體虛之人的感冒如何治,有妙方

氣虛血虛的感冒依據何方而治?先從理說起。感冒是衛外受邪,表不固,所以邪氣因入。小柴胡湯的病機論述,《傷寒論》是這樣說的: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入到哪裡?就是由表更進一層,到少陽的地盤了。《傷寒》大法,傷寒表實證,已經用過麻黃湯發汗,汗出不解者,

就不能更用麻黃湯,宜桂枝湯。所以體虛感冒之人,即使有太陽病,其病也是病之標,本為少陽或少陰。從上得知,虛人感冒,多為太陽衛外不固,邪氣入裡,達少陽或少陰。

治療虛人感冒,用方已基本出來:合併少陽的,柴胡桂枝湯;少陰的,麻黃附子細辛湯。知道這一路子,辨證就清楚明白了。具體臨床,再根據證情變化。

如柴胡桂枝湯,是一個合方。《傷寒》講,有斯證用斯藥。合方要合得有道理,

不是隨便堆砌。再看病機:血弱,氣盡,腠理開。血弱氣盡是腠理開的前提。補虛,就用補血補氣的方子。小柴胡湯裡,光靠黨參、大棗、炙甘草補氣血,畢竟弱爆了,怎麼合?四君、四物皆可也。

如果你不想這樣,就用原方也未嘗不可。但我覺得,“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有形之血難補,無形之氣易生,常規是補氣為主,補血通過脾胃緩緩補回。

參考多家文獻,筆者覺得四君子湯裡的茯苓好,

既補氣又對脾胃好;還有就是仙鶴草,植物的激素藥,補虛的作用不錯。

感冒雖小,不重視也會有大麻煩

感冒這類小問題,好多人不關注。因為照俗話說,“不吃藥七天好,吃藥一周好。”但我不以為然。萬病之源,皆失治於表。不能認識表證,裡證不出表,病即不愈。

筆者曾治久利、右下腹脹痛的患者,用烏梅湯治療,雖然有效但病情反復。後考慮他怕冷,很少出汗,在烏梅湯里加麻黃10克,療效非凡,始料不及。

厥陰病,三陰☆禁☆交盡,要回到陽的層面,表有寒邪,出路受阻,是以郁也,郁則肝區脹滿,肝主輸泄,鬱而出表無路,只有從下而出,是以久利。看似久利,實乃肝找出路,是因為“表寒”故也!

有民諺“傷風不醒便成癆”,應該說表證是大病開始的前奏,我不以為是小病。

療效非凡,始料不及。

厥陰病,三陰☆禁☆交盡,要回到陽的層面,表有寒邪,出路受阻,是以郁也,郁則肝區脹滿,肝主輸泄,鬱而出表無路,只有從下而出,是以久利。看似久利,實乃肝找出路,是因為“表寒”故也!

有民諺“傷風不醒便成癆”,應該說表證是大病開始的前奏,我不以為是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