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她就是一個傳奇

28日,四川首屆“天府好家規”評選結果揭曉。

其中,南充市王定國老人一家的家規被提名為“天府好家規”。家規內容是:勤勞、善良、博愛。

王定國是“延安五老”之一、新中國司法工作奠基者謝覺哉的夫人。
她1913年出生於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今年105歲,是健在的最高齡女紅軍。

多次受中央邀請參加重要活動

2012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春節團拜會,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牽著王定國老人的手一同參加。

兩天后,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舉行,王定國受邀參加,並在觀眾席第一排就坐。

右二為王定國

今年1月9日,全國政協邀請已故知名人士和黨外全國政協委員夫人舉行春節茶話會,王定國與成思危夫人舒允宜等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

而在今年的央視春晚上,百歲老人王定國和幾位老紅軍應邀參加,王定國也成為全國觀眾矚目的焦點。當天臘月三十,是王定國的生日,在致敬老紅軍節目環節,現場觀眾集體向王定國慶祝105歲生日。

“九趾紅軍”

1913年,王定國出生在四川省營山縣安化鄉一個雇農家庭。

當時她還叫王乙香,從小家境貧寒,15歲時被賣到鄰村做童養媳。

1931年,王定國認識了一批地下黨員,從中得知山外有一個“沒有壓迫、男女平等”的新世界。她隨即給自己改名為王定國,希望從此改變命運,並在地下黨人的幫助下,湊齊40多塊銀圓交給其婆家,終結了她不幸的婚姻。

1933年紅軍解放營山,她帶著同鄉400余名婦女集體參加了紅軍,成為婦女獨立營營長。

1935年,喜歡唱歌跳舞的王定國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前進劇團,隨軍參加了長征。

曾有篇報告文學《九趾紅軍》,主人公就是以王定國為原型。

她對子女講述這段歷史時,顯得很輕鬆:“天太冷了,腳凍僵了,用手一摸,腳趾頭就掉了。也不疼,也沒有流血,因為你還得走啊,不能停,於是就繼續跟著隊伍走了。”

也是在長征途中,王定國認識了謝覺哉。

王定國與謝覺哉

據報導,1935年6月的一天,紅一、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王定國在河邊洗衣服,一位留著鬍子的老同志從橋上走過來對她說:“小同志,請你幫我把兩件單衣合起來,中間加些羊毛,縫成一件羊毛衣。”

王定國爽快答應。第二天便將縫好的衣服送了回去。老同志很稱讚並囑咐她多備些辣椒,“爬雪山可嚼辣椒禦寒”。

這位老同志就是跟著大部隊長征到延安的謝覺哉。

1937年10月,經彭加倫介紹,毛澤東批准,王定國與謝覺哉結婚。此後,王定國與謝覺哉一起生活了34年。

“我是什麼級別就住什麼房子”

新中國成立後,謝覺哉先後任內務部部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等職。雖位居高位,但謝覺哉對家人要求極嚴,對親戚朋友的謀職請求嚴詞拒絕,形成了廉政家風。

據報導,謝覺哉逝世時,按規定遺屬可繼續住原來的房子,王定國卻主動找到組織:“我不是遺屬,我有自己的工作,我是什麼級別就住什麼房子!”隨即遣散秘書,退掉司機,搬出了帶院子的大房子。

1980年代,當看到長城遭嚴重破壞,王定國主動籌備成立長城保護協會,並堅持“三不要”原則:不向國家要經費、要編制、要辦公場所,王定國當時在北京東城區翠明莊的家成了辦公室,工作人員日常吃飯在翠明莊附近的食堂,費用都是從王定國離休工資裡扣除。

而對來訪的群眾,王定國和謝覺哉一樣,都是熱心腸。為更好地傾聽大家意見,王定國自創了一套“群眾工作法”——只要家裡來人多了,她就讓大家不要動,她來動,挨個屋子問情況,高效又不會遺漏。

據謝覺哉大兒子謝飄回憶,母親雖然為很多人寫過推薦信,卻從來沒有在他考學、當兵、提幹、復員直到退休的任何一個階段為他說過一句話。

“過了很長時間,我才慢慢懂母親。”謝飄說,“母親一直教導我們學本事、幹實事,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著名導演、謝覺哉三子謝飛說,“所謂家風,不是寫在牌匾上,而是實實在在地做事情;所謂傳承,不是掛在口頭上,而是一種自然自覺的行為。”

喜歡打麻將,師父是周恩來

針對長壽秘訣,王定國曾說,“我不會什麼保養,每天就是多吃、多睡,不想煩心事”。“我一直記著謝覺哉生前常說的‘養生之道’:當勤厭惰,宜成習慣;不急於成功,又不喧噪;心中經常滿足,勿生不平之念。”

據王定國身邊人講,她只要一上麻將桌,立馬精神百倍,“大殺四方”。

而王定國打麻將,是周恩來教的。

1937年,周恩來在去蘇聯路上途經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順便去看望了謝覺哉夫婦。

據王定國七子謝亞旭回憶:“見到我母親時,周恩來就跟我母親說,你現在是謝老的夫人,你將會跟國民黨那些高官的太太們打交道。”周恩來認為,王定國應有一項技能,便於她去開展工作。

於是周恩來親自教王定國打麻將。後來,王定國通過打麻將把時任國民黨甘肅省主席賀耀祖和他的夫人倪裴君“打”成了共產黨。賀耀祖在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兼交通部部長、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爬雪山可嚼辣椒禦寒”。

這位老同志就是跟著大部隊長征到延安的謝覺哉。

1937年10月,經彭加倫介紹,毛澤東批准,王定國與謝覺哉結婚。此後,王定國與謝覺哉一起生活了34年。

“我是什麼級別就住什麼房子”

新中國成立後,謝覺哉先後任內務部部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等職。雖位居高位,但謝覺哉對家人要求極嚴,對親戚朋友的謀職請求嚴詞拒絕,形成了廉政家風。

據報導,謝覺哉逝世時,按規定遺屬可繼續住原來的房子,王定國卻主動找到組織:“我不是遺屬,我有自己的工作,我是什麼級別就住什麼房子!”隨即遣散秘書,退掉司機,搬出了帶院子的大房子。

1980年代,當看到長城遭嚴重破壞,王定國主動籌備成立長城保護協會,並堅持“三不要”原則:不向國家要經費、要編制、要辦公場所,王定國當時在北京東城區翠明莊的家成了辦公室,工作人員日常吃飯在翠明莊附近的食堂,費用都是從王定國離休工資裡扣除。

而對來訪的群眾,王定國和謝覺哉一樣,都是熱心腸。為更好地傾聽大家意見,王定國自創了一套“群眾工作法”——只要家裡來人多了,她就讓大家不要動,她來動,挨個屋子問情況,高效又不會遺漏。

據謝覺哉大兒子謝飄回憶,母親雖然為很多人寫過推薦信,卻從來沒有在他考學、當兵、提幹、復員直到退休的任何一個階段為他說過一句話。

“過了很長時間,我才慢慢懂母親。”謝飄說,“母親一直教導我們學本事、幹實事,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著名導演、謝覺哉三子謝飛說,“所謂家風,不是寫在牌匾上,而是實實在在地做事情;所謂傳承,不是掛在口頭上,而是一種自然自覺的行為。”

喜歡打麻將,師父是周恩來

針對長壽秘訣,王定國曾說,“我不會什麼保養,每天就是多吃、多睡,不想煩心事”。“我一直記著謝覺哉生前常說的‘養生之道’:當勤厭惰,宜成習慣;不急於成功,又不喧噪;心中經常滿足,勿生不平之念。”

據王定國身邊人講,她只要一上麻將桌,立馬精神百倍,“大殺四方”。

而王定國打麻將,是周恩來教的。

1937年,周恩來在去蘇聯路上途經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順便去看望了謝覺哉夫婦。

據王定國七子謝亞旭回憶:“見到我母親時,周恩來就跟我母親說,你現在是謝老的夫人,你將會跟國民黨那些高官的太太們打交道。”周恩來認為,王定國應有一項技能,便於她去開展工作。

於是周恩來親自教王定國打麻將。後來,王定國通過打麻將把時任國民黨甘肅省主席賀耀祖和他的夫人倪裴君“打”成了共產黨。賀耀祖在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兼交通部部長、全國政協委員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