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創意!龍口小學生用舞臺劇形式吟誦古詩文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近日,龍口市實驗小學階梯教室裡古韻縈繞,詩香陣陣。“2017年龍口市小學古詩文吟誦比賽”正在這裡舉行。

吟誦內容廣泛,編排富有創意。本次比賽的吟誦內容多出自《詩經》、《論語》、《孝經》、《史記》、魏晉南北朝詩歌、唐詩宋詞等;《公儀休拒魚》、《岳陽樓記》、《愚公移山》、《扁鵲見蔡桓公》等文言文經典也出現在吟誦內容裡。在編排上,各學校大膽創意,將這些國學經典用舞臺劇和小品的形式加以串聯和改編,

通過豐富的吟誦內容演繹出眾多的主題:《公儀休拒魚》表現“廉政”,《子路負米》體現“孝德”,《木蘭從軍》再現巾幗英雄形象。

吟誦出現“唐調”,比賽現亮點。本次比賽突出的特點是提倡“唐調”吟誦。所謂“唐調”,是清末理學家、古文家、教育家唐文治先生所創的一種獨具特色而又影響力巨大的吟誦方法,主要用於“古文吟誦”,“唐調”的兩個基本調有兩個(上調:2222321下調:55556165),多用平調,

是儒家正宗讀文調。比賽中,潤新小學、羊嵐小學等在前期對音視頻和文字資料充分研究學習的基礎上,科學運用“唐調”吟誦,音效明顯。

本次比賽以鎮區街和市直小學為單位,全市24個代表隊呈現了二十多個吟誦節目。節目情節扣人心弦,吟唱入情入境,道具佈景精美,武術舞蹈齊展示,琵琶古箏助神功。龍口市歷來重視經典誦讀和吟誦活動的開展,連續七年多形式弘揚傳統文化,

推行“吟誦”這種優秀的讀書方法,恢復漢詩文原本美麗的聲音。活動彰顯了該市重視傳統文化教育成果,有利地推動了國家三類語言文字城市創建工作。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李楠楠

編輯 馬傑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