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可悲的熊孩子,熊爹媽的“背鍋俠”

互聯網便捷,讓許多原本掩藏在自家的“家醜”被更多的人發現,“熊孩子”就是其中之一,連接有“女子拒給陌生小孩小吃,差點被推下地鐵”、“拒給鄰座小孩玩手機,被潑滾燙火鍋湯”諸如此類事件發生,

更有甚者殺害同伴這種事件都在國外屢有發生,他們已經完成被泯滅的人性,善惡不分,對錯不分。網上對於熊孩子的聲討一波高過一波,嚴重到說:“孩子還小怎麼能罵他打他呢?直接弄死”這樣偏激的言論出現。為人父母,本應該讓自己的孩子知對錯,懂禮貌,可有些家長卻把小孩子做錯的事情當成好玩的事情。讓原本帶小孩出門被各種誇的狀態,變成了人人避而遠之,
不少家長紛紛訴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熊孩子,好孩子需要來自這個社會的善意。”究竟怎麼樣孩子是人們心中的“熊孩子”呢?這裡收集了來自網友們的對於“熊孩子”的看法:

茜茜是西不是倩:至少在公眾場合不會亂跑亂鬧打擾別人,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規矩,總要遵循的。

商場裡孩子把展架衣服胡亂丟棄,家長不聞不問

玲玲玲玲的琳J:不懂禮貌,對著陌生人大喊大叫,好像誰都該把他捧著一樣。

電影院本該安靜,卻被熊孩子無端打擾

莉枝枝荔枝:稍有不順心就開始鬧,一哭二鬧的本事實在難看,

遲早有一天會被社會收拾的

被拒絕後,打滾胡鬧

隆臨很玲瓏:最煩那種一人家家裡做客,不經主人允許就隨便翻東西的,一看就是欠教育。

到別人家中作客,亂動主人家中私人物品

整理了一下來自網友的言論,作為外人,這些要求實在是太基本,無非就是要懂禮貌,公眾場合不吵鬧之內的,但是仍然有家長會說:一看你們就沒帶過孩子,哪個孩子不鬧呀。孩子調皮是天性;我管教了呀,可是他不聽。能這樣說話的,十之有七能帶出“熊孩子”,一種是不知錯,一種是知錯不能改。所以說,

熊孩子都是被縱出來的,出門在外,該如何讓自己的孩子不淪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呢”?

1、儘量在每次帶小孩出門之前做好相應準備工作,比如帶一兩件他喜歡的玩具,哭鬧的時候可以安撫他;

2、在每次出門之前跟他講出門後注意事項,把當天的行程跟他敘述一遍,並且告訴他在不同場合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3、出門前保證孩子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不要帶又累又餓的孩子出門,一個大人在又累又餓的狀況下都會心情不好,何況小朋友呢?

4、實在遇到小孩無故哭鬧的時候,特殊場合先跟周圍人道歉示意。再輕聲安撫,千萬不要覺得小孩大哭太丟面子而大聲訓斥。問明原由,安撫他焦躁的情緒;

5、這一點很重要,嚴於律已,做孩子的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在生活中慢慢滲透。

孩子還小,需要父母多加引導

以上方法都行不通?說句不好聽的,在沒管教好孩子之前,您還是別帶他出門了吧,吵著您個人事小,給周圍人帶來不便這事兒就大了您說呢?

靠譜解讀:每個人都覺得自家的小孩又聰明又可愛,甚至有些家長覺得小孩無意間學會了自己說過的髒話都會誇小孩聰明,純潔如白紙的孩子哪裡知道髒話的含義?他只知道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父母誇他聰明,所以為人父母,要能分清是非,一旦發現自家孩子行為不對及時予以指證,讓孩子成為人見人愛的小天使,相信比只有自家人喜歡的孩子來的幸福得多吧。若是實在克制不住對孩子濃濃的愛意,沒事兒多上網搜搜熊孩子的熱點新聞,看看網友們的評論,相信沒有哪一個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淪為被大家批判的類型吧。

一個大人在又累又餓的狀況下都會心情不好,何況小朋友呢?

4、實在遇到小孩無故哭鬧的時候,特殊場合先跟周圍人道歉示意。再輕聲安撫,千萬不要覺得小孩大哭太丟面子而大聲訓斥。問明原由,安撫他焦躁的情緒;

5、這一點很重要,嚴於律已,做孩子的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在生活中慢慢滲透。

孩子還小,需要父母多加引導

以上方法都行不通?說句不好聽的,在沒管教好孩子之前,您還是別帶他出門了吧,吵著您個人事小,給周圍人帶來不便這事兒就大了您說呢?

靠譜解讀:每個人都覺得自家的小孩又聰明又可愛,甚至有些家長覺得小孩無意間學會了自己說過的髒話都會誇小孩聰明,純潔如白紙的孩子哪裡知道髒話的含義?他只知道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父母誇他聰明,所以為人父母,要能分清是非,一旦發現自家孩子行為不對及時予以指證,讓孩子成為人見人愛的小天使,相信比只有自家人喜歡的孩子來的幸福得多吧。若是實在克制不住對孩子濃濃的愛意,沒事兒多上網搜搜熊孩子的熱點新聞,看看網友們的評論,相信沒有哪一個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淪為被大家批判的類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