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吉白茶怎麼樣,教你如何辨別正宗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簡述

安吉白茶是在浙江省安吉縣區域內種植的白葉1號茶樹品種,

以其春季白化鮮葉為原料,通過殺青、理條、烘乾等工藝製成的一種針形綠茶。而非福建等地所產的以多毫大白茶、大毫茶等為原料,經自然萎凋製成的六大類中的白茶。

安吉白茶外形細秀,形如鳳羽,顏色鮮黃活綠,光亮油潤;沖泡杯中葉張玉白,莖脈翠綠,湯色鵝黃,清澈明亮,鮮爽甘醇,香高持久,榮獲1991年度浙江省全省名茶評比一類名茶。

▌安吉白茶產地

原產地在浙江省安吉縣。安吉縣位於浙江省北部,這裡山川雋秀,綠水長流,安吉白茶,為浙江名茶的後起之秀。但安吉白茶,是用綠茶加工工藝製成,屬綠茶類,其白色,是因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種白葉一號的茶樹。

▌安吉白茶品種

安吉白茶實際上是白葉一號,經過對白葉一號的引種和試驗,延伸出皇金芽(安吉奶白茶)等新品種,由於地域不同,所產白茶口味口感有所區別,這個需要樓主自己親自逐一品茶驗證的。

附錄:白葉一號

安吉白茶(白葉茶)是一種珍罕的變異茶種,屬於“低溫敏感型”茶葉,

其閾值約在23℃。茶樹產“白茶”時間很短,通常僅一個月左右。以原產地浙江安吉為例,春季,因葉綠素缺失,在清明前萌發的嫩芽為白色。穀雨前,色漸淡,多數呈玉白色。雨後至夏至前,逐漸轉為白綠相間的花葉。至夏,芽葉恢復為全綠,與一般綠茶無異。正因為神奇的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內採摘、加工和製作的,所以茶葉經瀹泡後,其葉底也呈現玉白色,這是安吉白茶特有的性狀。

安吉白茶選用獨特的珍稀良種“白葉一號”的標準一芽一二葉初展的鮮葉加工而成,其特點是經過低溫誘導的越冬芽在第二年春茶生長過程中,當日氣溫在17~25度之間新梢會出現白化,呈葉白脈綠(葉肉白,葉脈綠)現象。

白葉一號的鮮葉在每年的四月產生白化,葉片呈玉白色,葉脈呈翠綠色,此時,鮮葉中的氨基酸達6%以上。安吉白茶的鮮葉按照烘青茶的製作工藝(攤青、殺青、理條、初烘、焙乾),加工而成的。

其品質獨特,外形如鳳羽,色如翠玉,光亮鮮潤,沖泡後湯色嫩綠鮮亮,清澈明亮,葉底自然開張,葉張玉白,飲之則鮮爽甘醇,齒頰生香。

▌安吉白茶特徵

安吉白茶淡雅、清爽、鮮香,條直顯芽、芽壯勻整、嫩綠鮮活、透著金黃,沖泡後葉是白的,脈是綠的,葉白脈綠是識別安吉白茶的標誌。

▌安吉白茶品評

▌鳳形安吉白茶、龍形安吉白茶、安吉白片

鳳型安吉白茶的製作,採用僅清明前後白化期的白葉一號,參照了黃山毛峰的烘青工藝,是烘青綠茶。

龍形安吉白茶的製作,採用白葉一號,採用西湖龍井製作工藝,是炒青綠茶。

安吉白片的製作,以高山地方群體種綠茶、“龍井43”和“迎霜”等為主,為半烘炒型綠茶或烘青綠茶。

鳳形安吉白茶條直顯芽,壯實勻整,色嫩綠,鮮活泛金邊。

龍形安吉白茶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嫩綠顯玉色,勻整。

安吉白片外形挺直略扁,形如蘭蕙,色澤翠綠,白毫顯露,葉芽如金鑲碧鞘,內裹銀箭,十分可人。

▌市場上常見的白葉類綠茶

主要有安吉白茶、長興白茶和溧陽白茶。安吉和長興白茶同祖同根,差別不大。溧陽白茶,幹茶的色澤深綠間帶花白,不如安吉白茶翠綠嫩黃。茶香多帶板栗香,耐泡度雖然較好,但缺乏安吉白茶的清幽花香。安吉與溧陽,雖有橘生淮北淮南之論,但是,如果安吉的茶山,再不適當地退茶還林,破壞了安吉竹林覆蓋的宜茶山場,青已藍矣,也未可知。

另外江西婺源、江蘇溧陽白茶已大量種植。此外,已引種實驗並正在大量推廣的有貴州、重慶、四川、安徽等地。

▌鑒別安吉白茶的優劣,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瞭解

1. 採摘下來的安吉白茶青葉(未加工的)

由於安吉白茶的生長受茶山地理位置及氣溫的影響很大,因此採摘下來的青葉,也會在茶葉的色澤,外形等各方面會有所不同。

A. 從茶葉的色澤上來看,如果茶葉葉尖處略帶黃,葉背翠綠的,則為上佳品;如果是草綠或者有蠟質光澤的,則為劣等品。

B. 用手輕輕地來感受一下茶葉的厚薄,葉片越厚,則越佳,反之,越薄越次。

C. 觀察一下青葉的葉子形態,如果葉子邊緣有重卷,葉面有波紋,茶葉連枝稍處併攏,則品質佳;反之,葉片有彎曲,葉緣處無重卷,則品質次。

2. 通過泡茶來觀察及品嘗

A. 泡好茶一分鐘後,可以觀察舒展開來的茶葉形態,如果葉尖朝上,葉片小,且為一芽兩葉的話,則為最佳品;如果葉尖朝下,葉片較大,葉子數量較多,則品質次之,像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判定為中晚期茶,因為葉子大了,葉片就重了,芽根就變地輕了,反而芽根朝上了。

B. 泡好茶3-5分鐘後,可以品嘗一下。如果聞起來很清香,喝上去很鮮醇,後又有回甘的話,則為佳品;如果味輕,有苦又有澀澀感受,則為次品。

3. 從茶山的地理位置及環境也可以鑒別茶葉的優劣

A. 觀察一下,如果茶山附近或者四周有河流,湖泊,水庫的話,則為安吉白茶生長的理想之地,因為這些水氣資源充分保證了茶葉生長所需的水份。

B. 再觀察一下,茶山的土質,安吉白茶最適宜的土壤顏色是呈紅色或棕紅色。其實就是我們老百姓口裡說的黃泥土。

C. 茶山越高,所產的茶葉品質越好,受空氣污染的幾率也要小很多;反之,低山,山腳旁,或者田裡種植的白茶為次品。

D. 茶山有朝陽面和朝陰面之分。相比較而言,朝陰面的茶葉比朝陽面的茶葉品質更好,因為安吉白茶會吸收更多的雲霧,茶葉營養素不會因太陽長時間的照射而流失。

▌安吉白茶品評

▌鳳形安吉白茶、龍形安吉白茶、安吉白片

鳳型安吉白茶的製作,採用僅清明前後白化期的白葉一號,參照了黃山毛峰的烘青工藝,是烘青綠茶。

龍形安吉白茶的製作,採用白葉一號,採用西湖龍井製作工藝,是炒青綠茶。

安吉白片的製作,以高山地方群體種綠茶、“龍井43”和“迎霜”等為主,為半烘炒型綠茶或烘青綠茶。

鳳形安吉白茶條直顯芽,壯實勻整,色嫩綠,鮮活泛金邊。

龍形安吉白茶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嫩綠顯玉色,勻整。

安吉白片外形挺直略扁,形如蘭蕙,色澤翠綠,白毫顯露,葉芽如金鑲碧鞘,內裹銀箭,十分可人。

▌市場上常見的白葉類綠茶

主要有安吉白茶、長興白茶和溧陽白茶。安吉和長興白茶同祖同根,差別不大。溧陽白茶,幹茶的色澤深綠間帶花白,不如安吉白茶翠綠嫩黃。茶香多帶板栗香,耐泡度雖然較好,但缺乏安吉白茶的清幽花香。安吉與溧陽,雖有橘生淮北淮南之論,但是,如果安吉的茶山,再不適當地退茶還林,破壞了安吉竹林覆蓋的宜茶山場,青已藍矣,也未可知。

另外江西婺源、江蘇溧陽白茶已大量種植。此外,已引種實驗並正在大量推廣的有貴州、重慶、四川、安徽等地。

▌鑒別安吉白茶的優劣,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瞭解

1. 採摘下來的安吉白茶青葉(未加工的)

由於安吉白茶的生長受茶山地理位置及氣溫的影響很大,因此採摘下來的青葉,也會在茶葉的色澤,外形等各方面會有所不同。

A. 從茶葉的色澤上來看,如果茶葉葉尖處略帶黃,葉背翠綠的,則為上佳品;如果是草綠或者有蠟質光澤的,則為劣等品。

B. 用手輕輕地來感受一下茶葉的厚薄,葉片越厚,則越佳,反之,越薄越次。

C. 觀察一下青葉的葉子形態,如果葉子邊緣有重卷,葉面有波紋,茶葉連枝稍處併攏,則品質佳;反之,葉片有彎曲,葉緣處無重卷,則品質次。

2. 通過泡茶來觀察及品嘗

A. 泡好茶一分鐘後,可以觀察舒展開來的茶葉形態,如果葉尖朝上,葉片小,且為一芽兩葉的話,則為最佳品;如果葉尖朝下,葉片較大,葉子數量較多,則品質次之,像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判定為中晚期茶,因為葉子大了,葉片就重了,芽根就變地輕了,反而芽根朝上了。

B. 泡好茶3-5分鐘後,可以品嘗一下。如果聞起來很清香,喝上去很鮮醇,後又有回甘的話,則為佳品;如果味輕,有苦又有澀澀感受,則為次品。

3. 從茶山的地理位置及環境也可以鑒別茶葉的優劣

A. 觀察一下,如果茶山附近或者四周有河流,湖泊,水庫的話,則為安吉白茶生長的理想之地,因為這些水氣資源充分保證了茶葉生長所需的水份。

B. 再觀察一下,茶山的土質,安吉白茶最適宜的土壤顏色是呈紅色或棕紅色。其實就是我們老百姓口裡說的黃泥土。

C. 茶山越高,所產的茶葉品質越好,受空氣污染的幾率也要小很多;反之,低山,山腳旁,或者田裡種植的白茶為次品。

D. 茶山有朝陽面和朝陰面之分。相比較而言,朝陰面的茶葉比朝陽面的茶葉品質更好,因為安吉白茶會吸收更多的雲霧,茶葉營養素不會因太陽長時間的照射而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