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話五一:做勞動者沒那麼容易,背後原因竟然是!

原創 :愛分享的 海爾大學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

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經過多年的發展歷程,勞動也被各個時代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01

勞動節是無產者的勝利日

十八世紀末,美國和歐洲許多國家,處在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刺激經濟的高速發展,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資本家不斷採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

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

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無產者在沉重的階級壓迫下認識到,要爭取生存的條件,只有團結起來資本家作鬥爭。

從1877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罷工開始,到1886年,美國無產者罷工的隊伍逐漸壯大。無產者們在階級鬥爭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在1886年5月1日,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停工上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受到員警鎮壓,先後有6位工人和7位員警死亡。

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世界多個國家舉行了工人的抗議活動,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這些活動也成為“國際勞動節”的前身。所以,勞動節成為了無產者的勝利日。

02

勞動奉獻最光榮

我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作出決定,

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1989年後,國務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我國曾經湧現出了如時傳祥、鐵人王進喜等先進模範人物。他們在不同發展階段,始終以忘我的獻身精神奮鬥在崗位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勞動者。

這時,勞動最光榮成為時代的追尋腳步,人生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

03

互聯網時代,勞動即創新

互聯網為人來帶來了最便捷的通訊工具和領先的管理思想,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新的奇跡。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互聯網,因此勞動也被互聯網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

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認為,互聯網的本質是消滅了距離,美國管理學大師湯瑪斯·彼得斯則說,

“距離已經消失,要麼創新,要麼死亡。”互聯網時代,重複、按部就班的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已經失去意義,創新才是這一時代有意義的勞動方式。

以海爾為例,其正從傳統製造家電產品的企業轉型為面向全社會孵化創客的平臺,平臺上的每個個體都以節點化的形態存在,每個節點都能無邊界連結需求和資源,從而讓整個創業平臺實現創新的快速聚散。這一過程中,員工也由原來被動的執行者轉變成為主動的創業者,最終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明天便是“五一勞動節”了,海爾大學在這裡祝大家節日快樂~

每個節點都能無邊界連結需求和資源,從而讓整個創業平臺實現創新的快速聚散。這一過程中,員工也由原來被動的執行者轉變成為主動的創業者,最終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明天便是“五一勞動節”了,海爾大學在這裡祝大家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