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爸爸媽媽,我不可以不吵不鬧,但是你們可以不吼不叫!

01

爸爸媽媽,近來我們家大吼大叫的頻率增多了,我好恐懼,

我好害怕,我恐懼你們的吼叫你們的咆哮你們的憤怒,我害怕你們是不是不要我了。

我感到你們好陌生,難道這個真的是我那個溫文爾雅的媽媽嗎,難道這個真的是我那個可藹可親的爸爸嗎?

我也感到自己很陌生,因為我感覺到的開心、喜悅、興奮、饑渴冷暖在你們面前好像都是假的,不真實的。

我也覺得這個世界好陌生,我熟悉的那個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世界好像消失了,

只剩下一個冰冷憤怒的世界。

02

或許以上是我的錯覺,又或許你們對我產生了錯覺。

既然我們可能彼此產生了錯覺,那我們就坦誠相待,儘快儘早地消除誤會,讓我們的家重新回到其樂融融氣氛當中。

03

首先,我要先你們坦誠,很多時候我吵吵鬧鬧蹦蹦跳跳,

並不是故意的,而是由於我的氣質類型決定的。

什麼是氣質類型?

心理學上說:氣質是心理活動表現在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動力性質的心理特徵。可從以下6個維度來說明:

1)敏感度

就是對噪音、溫度、光線敏感度如何?會注意到環境中微小的變化嗎?秩序感如何?

比如:上一次爸爸給我沖涼,我又哭又叫不是因為我無理取鬧,而是因為爸爸給我沖涼的順序跟之前媽媽給我沖涼的順序不一樣,我是一個對秩序感敏感度很強的小朋友,所以我一心急就叫了出來。

2)活動量

是否總是精力旺盛,不停地活動,很難安靜下來?

因為我現在還小,精力好,身體棒,所以很多時候,平常的活動量不足以發洩完我的精力。

所以我需要通過吵吵鬧鬧蹦蹦跳跳來發洩多餘的情緒精力。

3)反應強度

是否經常會有很強烈的情緒反應?思緒外露還是內斂?

我是一個情緒外露的小朋友,你們也不想我成為一個什麼事都藏著掖著悶葫蘆吧!

4)適應性

是否能快速適應變化?

上個月我剛換了托兒所,我離開了我熟悉的環境和很多小朋友,又進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我不能快速進入角色,鬧點小情緒也是正常的吧?

5)規律或者節奏

自己每天吃飯、睡覺、便便等的規律或節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與規律,為什麼每都出門或幹什麼都要我遵循你們大人的節奏與規律,而你們卻不能適應我的呢?

6)注意力分散度

是否容易被聲音或其他人分散注意力?或是能夠專心於某件事,不容易被打擾?

我是一個情感專一注意力專注的小朋友,為什麼你們經常要叫我一下看這個一下看那個呢?如果是你們老被別人這樣要求,你們是不是也一樣會抓狂?

其次,因為我還小,我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很多東西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有趣。

所以我經常要摸摸這個摸摸那個,或者拍拍敲敲打打這個拍拍敲敲打打那個,來感受這個美好的世界。

再次,是我成長探索的需要。

因為我的五官與身體上很多機能還未完全發育成熟,你們經常跟我說的什麼空間高低長度等抽象概念,我完全不能理解,所以我需要借助於扔拋一些實體來感受你們所說的那些抽象的概念。

還有,就是兒童成長的階段性特點與性別決定的。

像我一個男孩子,在將近四歲時,由於睾丸素激增,精力變得更加旺盛,更好動、喜歡跑來跑去、大喊大叫、愛逞強、喜歡冒險大膽遊戲,喜歡手舞足蹈、甚至是打人。這並不是我能控制的,這也不是你們意識所能決定,這是人的生物本能發展的需要。

最後,我承認,有時候,確實是我故意的。

因為你們回到家要麼就劃手機,要麼就算電視打遊戲,再就是還繼續想你們工作或生意上的事,不理我,沒人陪我玩,我感到好孤獨好寂寞,所以故意吵吵鬧鬧,刷刷存在感,引起你們的注意。

我的這些氣質類型是從哪裡來的呢?

當然與你們遺傳給我的基因以及在媽媽懷孕時的心情與營養等息息相關,換句話來說,我的氣質是你們賦予的,用犯罪學的話來說,我吵吵鬧鬧、蹦蹦跳跳,就算你們不是“主犯”,那至少也是“從犯”吧?

再者,有句話說:什麼樣的角色,做什麼樣的事。我作為這個家的孩子,我的工作不就是吵吵鬧鬧、蹦蹦跳跳、搗搗蛋、撒撒嬌、活躍活躍家庭氣氛、黏貼黏貼家庭紐帶嗎?如果我該叫不叫,該笑不笑,不整點事讓你們打理打理,你們哪有做父母的成就感與喜悅感呢?那還不如買幾個玩具公仔的家裡擺擺,就可以了。

還有,如果我不隨著我的生長規律來發展我自己的話,你們想一下,我長大了以後,會不會成為一個不剛強、不柔軟、不包容、心胸狹隘、性格懦弱、膽小怕事、陰不陰、陽不陽,有嚴重心理問題甚至是心理變態的人?

04

既然坦白了我的問題,那就說說你們的問題吧。

我理解你們的工作壓力很大,生活很艱辛,有時有很強的無力感,甚至被客戶被老闆罵得體無完膚;我也理解你們也需要一個情緒的出口,需要情緒的發洩;我也可以理解,你們身體缺少時間鍛煉,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出現一些問題,有時吃不好睡不著,耍耍小情緒、鬧鬧小脾氣。

我理解但我不能接受,你們在外面受的氣回來就一定要拿我這個沒有反抗力,對於你們來說是安全的小朋友來撒氣嗎?這不是我該承受的,我也不是你們的私人物品,想叫就叫想吼就吼;我是一個完整的獨立體,我有自己的自尊,也有自己的價值體系,並不是你們想怎麼踐踏就可以怎麼踐踏,你們也不想,我長大了以後,成為一個冷酷無情,對你們不尊重不關心,無情無義的人吧?

05

我也能理解,或許你們小時候,曾經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這種方式粗暴對待。

我能理解但我不能接受,你們已經離開了你們的原生家庭了,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你們已經是成年了,不是孩子了,作為父母,你們應該已經有自己的獨立意識與思維體系,不能再把你們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再一次傷害你們自己的家庭;

如果你們真的無法擺脫這些情緒與潛意識的控制,那你們可以去找專業人士來解決,而不是繼續以這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我。

06

爸爸媽媽,你們作為父母,你們是家中定基調的人,所以你們的一言一行將對我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或許不僅僅只是對我的影響,因為我一樣會複製你的行為模式,換句話來說,你們的行為模式不僅會影響我,還可能影響到你們的孫子,甚至是接下來的幾代人,所以你們要慎重對待我的方式與態度。

你們經常都說“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如果你們不能收斂對我大吼大叫的行為,或許我還沒有到起跑線上,就已經輸了。

07

我知道讓你們來做出改變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你們在這個世界上已經生活30多年了,很多思維與行為模式已經固化了;

但是最起碼現在你們要先意識到這問題的所在。如果你們真的下定決心不再對我吼叫,但有時你們又被我激怒了,想要做出不同的反應卻沒那麼容易時,你可以試試A-B-C-D-E法則:

1)自問(Ask):現在感覺如何?接下來的想法是什麼?能否接納自己的感受,並且改變自己的看法?我是否一定要對孩子發火,我有沒有其它處理方式?

2)呼吸(Breath):自問時,開始覺察自己的呼吸;從腹部開始呼吸,有意識地做3-5次緩慢、輕鬆的呼吸;呼吸的時候,感知自己的身體;只要在孩子沒有面臨緊急情況,在作出回應前,都要儘量可能給自己時間去關注呼吸。

3)平靜自我(Calm yourself):關注呼吸有助於調整自己的情緒;用積極、現實的想法代替接下來的想法;等到自己平靜下來再來管教或者與孩子溝通。

4)確定孩子的需要(Decidewhat your child needs):想一想孩子的氣質類型和年齡。自己對孩子是否抱有合理的期待?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結果?一個擁抱?需要大人重新為孩子指出方向?孩子需要鼓勵?或者他需要一個清晰的界限?他的行為向自己傳遞了什麼資訊?

5)同理心(Empathize):將自己置身孩子的處境,嘗試感受孩子的情緒和想法,傾聽孩子想訴說什麼;告訴孩子自己能理解他的處境和感受。

08

爸爸媽媽,經過以上所述,很多時候不單單只是我的問題,你們一樣有責任;

但是我知道只要通過我們一起努力,我可以健康快樂發茁壯成長;

你們可以成為卓越的父母。你只要你們能意識到,並願意瞭解我吵鬧背後的真相,你們就已經邁出了重新成長的第一步,我一樣會為你們點贊!

你們是不是也一樣會抓狂?

其次,因為我還小,我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很多東西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有趣。

所以我經常要摸摸這個摸摸那個,或者拍拍敲敲打打這個拍拍敲敲打打那個,來感受這個美好的世界。

再次,是我成長探索的需要。

因為我的五官與身體上很多機能還未完全發育成熟,你們經常跟我說的什麼空間高低長度等抽象概念,我完全不能理解,所以我需要借助於扔拋一些實體來感受你們所說的那些抽象的概念。

還有,就是兒童成長的階段性特點與性別決定的。

像我一個男孩子,在將近四歲時,由於睾丸素激增,精力變得更加旺盛,更好動、喜歡跑來跑去、大喊大叫、愛逞強、喜歡冒險大膽遊戲,喜歡手舞足蹈、甚至是打人。這並不是我能控制的,這也不是你們意識所能決定,這是人的生物本能發展的需要。

最後,我承認,有時候,確實是我故意的。

因為你們回到家要麼就劃手機,要麼就算電視打遊戲,再就是還繼續想你們工作或生意上的事,不理我,沒人陪我玩,我感到好孤獨好寂寞,所以故意吵吵鬧鬧,刷刷存在感,引起你們的注意。

我的這些氣質類型是從哪裡來的呢?

當然與你們遺傳給我的基因以及在媽媽懷孕時的心情與營養等息息相關,換句話來說,我的氣質是你們賦予的,用犯罪學的話來說,我吵吵鬧鬧、蹦蹦跳跳,就算你們不是“主犯”,那至少也是“從犯”吧?

再者,有句話說:什麼樣的角色,做什麼樣的事。我作為這個家的孩子,我的工作不就是吵吵鬧鬧、蹦蹦跳跳、搗搗蛋、撒撒嬌、活躍活躍家庭氣氛、黏貼黏貼家庭紐帶嗎?如果我該叫不叫,該笑不笑,不整點事讓你們打理打理,你們哪有做父母的成就感與喜悅感呢?那還不如買幾個玩具公仔的家裡擺擺,就可以了。

還有,如果我不隨著我的生長規律來發展我自己的話,你們想一下,我長大了以後,會不會成為一個不剛強、不柔軟、不包容、心胸狹隘、性格懦弱、膽小怕事、陰不陰、陽不陽,有嚴重心理問題甚至是心理變態的人?

04

既然坦白了我的問題,那就說說你們的問題吧。

我理解你們的工作壓力很大,生活很艱辛,有時有很強的無力感,甚至被客戶被老闆罵得體無完膚;我也理解你們也需要一個情緒的出口,需要情緒的發洩;我也可以理解,你們身體缺少時間鍛煉,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出現一些問題,有時吃不好睡不著,耍耍小情緒、鬧鬧小脾氣。

我理解但我不能接受,你們在外面受的氣回來就一定要拿我這個沒有反抗力,對於你們來說是安全的小朋友來撒氣嗎?這不是我該承受的,我也不是你們的私人物品,想叫就叫想吼就吼;我是一個完整的獨立體,我有自己的自尊,也有自己的價值體系,並不是你們想怎麼踐踏就可以怎麼踐踏,你們也不想,我長大了以後,成為一個冷酷無情,對你們不尊重不關心,無情無義的人吧?

05

我也能理解,或許你們小時候,曾經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這種方式粗暴對待。

我能理解但我不能接受,你們已經離開了你們的原生家庭了,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你們已經是成年了,不是孩子了,作為父母,你們應該已經有自己的獨立意識與思維體系,不能再把你們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再一次傷害你們自己的家庭;

如果你們真的無法擺脫這些情緒與潛意識的控制,那你們可以去找專業人士來解決,而不是繼續以這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我。

06

爸爸媽媽,你們作為父母,你們是家中定基調的人,所以你們的一言一行將對我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或許不僅僅只是對我的影響,因為我一樣會複製你的行為模式,換句話來說,你們的行為模式不僅會影響我,還可能影響到你們的孫子,甚至是接下來的幾代人,所以你們要慎重對待我的方式與態度。

你們經常都說“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如果你們不能收斂對我大吼大叫的行為,或許我還沒有到起跑線上,就已經輸了。

07

我知道讓你們來做出改變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你們在這個世界上已經生活30多年了,很多思維與行為模式已經固化了;

但是最起碼現在你們要先意識到這問題的所在。如果你們真的下定決心不再對我吼叫,但有時你們又被我激怒了,想要做出不同的反應卻沒那麼容易時,你可以試試A-B-C-D-E法則:

1)自問(Ask):現在感覺如何?接下來的想法是什麼?能否接納自己的感受,並且改變自己的看法?我是否一定要對孩子發火,我有沒有其它處理方式?

2)呼吸(Breath):自問時,開始覺察自己的呼吸;從腹部開始呼吸,有意識地做3-5次緩慢、輕鬆的呼吸;呼吸的時候,感知自己的身體;只要在孩子沒有面臨緊急情況,在作出回應前,都要儘量可能給自己時間去關注呼吸。

3)平靜自我(Calm yourself):關注呼吸有助於調整自己的情緒;用積極、現實的想法代替接下來的想法;等到自己平靜下來再來管教或者與孩子溝通。

4)確定孩子的需要(Decidewhat your child needs):想一想孩子的氣質類型和年齡。自己對孩子是否抱有合理的期待?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結果?一個擁抱?需要大人重新為孩子指出方向?孩子需要鼓勵?或者他需要一個清晰的界限?他的行為向自己傳遞了什麼資訊?

5)同理心(Empathize):將自己置身孩子的處境,嘗試感受孩子的情緒和想法,傾聽孩子想訴說什麼;告訴孩子自己能理解他的處境和感受。

08

爸爸媽媽,經過以上所述,很多時候不單單只是我的問題,你們一樣有責任;

但是我知道只要通過我們一起努力,我可以健康快樂發茁壯成長;

你們可以成為卓越的父母。你只要你們能意識到,並願意瞭解我吵鬧背後的真相,你們就已經邁出了重新成長的第一步,我一樣會為你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