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童年的弄堂遊戲,只有30歲以上的上海人才玩過!

弄堂,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代表,

承載了幾代人的美好記憶。

老上海的弄堂,也是孩子們的天堂,

這裡留下了太多他們的歡笑,

今天發現菌邀你一起穿越回30年前,

看看那時讓我們“沉溺其中”的遊戲吧,

答應我,看完別太傷感哦!

在蘇州河畔、緊鄰成都北路,

有一個九子公園,

裡邊有老上海弄堂裡常見的遊戲項目。

經常會在這裡見到一些阿姨爺叔,

玩著童年遊戲,回憶難忘的時光。

你知道這裡的“弄堂九子”指的是哪些嗎?

造房子

也叫跳房子、跳飛機,在地上畫出格子、標上數字,一邊單腳跳一邊踢地上的小沙包,誰先把沙包踢進規定的格子裡就勝利。小時候弄堂裡畫滿了“房子”,孩子們一放學就聚在一起蹦蹦跳跳,簡單但充滿歡樂。

扯鈴子

又叫抖空竹,用兩根木棒做把手,中間系一根細繩,扯住把手讓鈴子飛速旋轉,發出嗡嗡的響聲。發現菌一直都不會玩這個,總是傻乎乎的看著別人,羡慕極啦!

抽陀子

老上海人管它叫抽“賤骨頭”,

在棍子上綁一根繩子,抽打著在地上旋轉的陀螺,這個遊戲的難點在於,要很有技巧的一甩,才能讓陀螺轉起來,反正手笨的發現菌也玩不來這個。話說,這應該是最適合發洩情緒的一種遊戲啦......

套圈子

套圈也是遊園廟會上的經典項目,

當年幾毛錢就可以換好多個圈圈,每次都是眼看要套中卻又彈開。不過大人們一出手,命中率常常很高,那些被套中的玩具、擺件雖然品質一般,但總會被我們像寶貝一樣捧在懷裡。

跳筋子

跳皮筋應該是在幾代人中流傳的遊戲了,兩個人撐開橡皮筋,一個人在中間跳躍,有時湊不夠人,綁在樹上或者凳子上也可以跳得很開心,嘴裡還念著各種“口訣”:小皮球,小小來,毛栗子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打彈子

趴在地上,握緊手中的彈珠,擺好姿勢,瞄準目標,用力一彈,啊,擊中啦!小時候誰的玻璃彈珠最多,都會被孩子們視為“偶像”,有時還會把家裡的跳棋子拿出來玩,回家後總是滿身泥土,雖然少不了挨頓罵,但依然很開心~

滾輪子

現在有些綜藝節目裡會有這個遊戲,但很少有人能玩的好,很考驗平衡感。用一個帶鉤的棍子控制著,輪子便在你的指揮下隨意滾動,還有過水塘、過路障等多種花樣,當年的孩子們追著鐵環都可以跑上一個下午。

頂核子

在地上畫一個框,在一定高度上瞄準目標,放手讓橄欖核自由落體,把別人的橄欖核“頂”出框,就算勝利。小時候很多人為了玩這個遊戲,到處收集橄欖核,玩的不亦樂乎!

摜結子

又稱翻骨牌,工具是幾張麻將牌和一個小沙包,將沙包拋起的瞬間,快速把麻將牌翻開、立起或是擺出不同花樣,難度逐級升高,現在還有很多阿姨們愛聚在一起玩,滿滿的童心童趣啊!

除了這九種“古老”的弄堂遊戲,

還有許多也載滿了童年記憶,

不如趁著假期,約上發小們重溫一下吧!

跳長繩

參與這個遊戲的人越多,就越考驗團隊合作和默契,剛開始是看哪一波人能連著跳最多,後來難度會升級,還有許多不同的“花式跳繩”。每次往甩著的繩子裡跑時,都會害怕被抽到,和發現菌有同樣感受的請舉手!

跳山羊

不知是先有“跳山羊”,還是先有奧運會裡的體操項目“跳馬”,二者原理一樣,先助跑,然後衝刺,最後猛地跳躍過“障礙物”——一個彎腰做“山羊”的小朋友。雖然遊戲有一定的危險性,可當年的我們卻愛得不行。

挑繃繃

上海小囡最愛的遊戲之一,把線繩穿在手上,大家輪流翻出花樣來,誰接不下去就算輸。記得哆啦A夢裡邊的大雄嘛,因為愛玩翻花繩被同學嘲笑,其實發現菌覺得小男孩玩這個也很可愛呀~

丟手絹

在80後、90後上幼稚園時,老師都會要求每人隨身帶著一塊小手絹,主要是為了養成好的衛生習慣。不過它總是被我們拿來當遊戲道具,那首著名的兒歌你一定知道,預備......唱!

木頭人

“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前段時間的“假人挑戰”,被大明星們玩的火遍網路,這明明就是阿拉小時候玩的木頭人嘛!能堅持一動不動直到勝利的人,肯定很厲害哦!

挑遊戲棒

小時候沒多少零花錢去買專門的遊戲棒,就把吃過的雪糕棍收集起來,洗乾淨後塗上各種顏色,代表不同分值。玩的時候由一人先抓好,然後放手讓棒子自行散落開,每個人要在不觸碰其他遊戲棒的前提下,拿到最多高分值的棒子。玩的時候恨不得屏住呼吸,生怕手抖導致遊戲失敗。

拍卡片

當年很多零食裡都會附贈卡片,男孩子會把它們收藏起來,三兩成群,放在地上輪流拍,規則多樣,一般是把卡片拍翻過來就算勝利,而且那些卡片就成了贏家的“戰利品”。這個遊戲和彈珠子一樣,被家長“討厭至極”,因為每次都灰頭土臉的回家,洗衣服很麻煩啊!

老鷹抓小雞

不得不說,這個遊戲絕對是“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流行了幾十年都沒有過氣,而且人越多越好玩。不過要當心的是,做小雞的人很容易隨著隊伍左右移動,被!甩!飛!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鬥雞

以前在學校裡,因為“鬥雞”演變成“鬥毆”的不在少數。大家都單腳著地,抱著另一隻腳去互相“攻擊”,有時候用力過猛把對方頂翻在地,不服輸的那個一旦生氣了,後果......小朋友們,遊戲而已,不要當真嘛!

擊鼓傳花

一個人蒙著眼睛擊鼓,剩餘的人輪流傳遞一束花,鼓聲停止時,花在誰的手上,就要上臺表演節目。現在很多單位搞團建時也會玩這個遊戲,一般會要求輸了的人“真心話大冒險”,每次玩這個遊戲時,發現菌的心情都是這樣的......

如今再回憶起小時候,

雖然沒有手機、電腦、ipad,

卻充滿了美好與快樂。

很慶倖,

在那個物質水準不算富裕的時代。

我們卻擁有一個精神富足的童年。

一個人在中間跳躍,有時湊不夠人,綁在樹上或者凳子上也可以跳得很開心,嘴裡還念著各種“口訣”:小皮球,小小來,毛栗子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打彈子

趴在地上,握緊手中的彈珠,擺好姿勢,瞄準目標,用力一彈,啊,擊中啦!小時候誰的玻璃彈珠最多,都會被孩子們視為“偶像”,有時還會把家裡的跳棋子拿出來玩,回家後總是滿身泥土,雖然少不了挨頓罵,但依然很開心~

滾輪子

現在有些綜藝節目裡會有這個遊戲,但很少有人能玩的好,很考驗平衡感。用一個帶鉤的棍子控制著,輪子便在你的指揮下隨意滾動,還有過水塘、過路障等多種花樣,當年的孩子們追著鐵環都可以跑上一個下午。

頂核子

在地上畫一個框,在一定高度上瞄準目標,放手讓橄欖核自由落體,把別人的橄欖核“頂”出框,就算勝利。小時候很多人為了玩這個遊戲,到處收集橄欖核,玩的不亦樂乎!

摜結子

又稱翻骨牌,工具是幾張麻將牌和一個小沙包,將沙包拋起的瞬間,快速把麻將牌翻開、立起或是擺出不同花樣,難度逐級升高,現在還有很多阿姨們愛聚在一起玩,滿滿的童心童趣啊!

除了這九種“古老”的弄堂遊戲,

還有許多也載滿了童年記憶,

不如趁著假期,約上發小們重溫一下吧!

跳長繩

參與這個遊戲的人越多,就越考驗團隊合作和默契,剛開始是看哪一波人能連著跳最多,後來難度會升級,還有許多不同的“花式跳繩”。每次往甩著的繩子裡跑時,都會害怕被抽到,和發現菌有同樣感受的請舉手!

跳山羊

不知是先有“跳山羊”,還是先有奧運會裡的體操項目“跳馬”,二者原理一樣,先助跑,然後衝刺,最後猛地跳躍過“障礙物”——一個彎腰做“山羊”的小朋友。雖然遊戲有一定的危險性,可當年的我們卻愛得不行。

挑繃繃

上海小囡最愛的遊戲之一,把線繩穿在手上,大家輪流翻出花樣來,誰接不下去就算輸。記得哆啦A夢裡邊的大雄嘛,因為愛玩翻花繩被同學嘲笑,其實發現菌覺得小男孩玩這個也很可愛呀~

丟手絹

在80後、90後上幼稚園時,老師都會要求每人隨身帶著一塊小手絹,主要是為了養成好的衛生習慣。不過它總是被我們拿來當遊戲道具,那首著名的兒歌你一定知道,預備......唱!

木頭人

“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前段時間的“假人挑戰”,被大明星們玩的火遍網路,這明明就是阿拉小時候玩的木頭人嘛!能堅持一動不動直到勝利的人,肯定很厲害哦!

挑遊戲棒

小時候沒多少零花錢去買專門的遊戲棒,就把吃過的雪糕棍收集起來,洗乾淨後塗上各種顏色,代表不同分值。玩的時候由一人先抓好,然後放手讓棒子自行散落開,每個人要在不觸碰其他遊戲棒的前提下,拿到最多高分值的棒子。玩的時候恨不得屏住呼吸,生怕手抖導致遊戲失敗。

拍卡片

當年很多零食裡都會附贈卡片,男孩子會把它們收藏起來,三兩成群,放在地上輪流拍,規則多樣,一般是把卡片拍翻過來就算勝利,而且那些卡片就成了贏家的“戰利品”。這個遊戲和彈珠子一樣,被家長“討厭至極”,因為每次都灰頭土臉的回家,洗衣服很麻煩啊!

老鷹抓小雞

不得不說,這個遊戲絕對是“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流行了幾十年都沒有過氣,而且人越多越好玩。不過要當心的是,做小雞的人很容易隨著隊伍左右移動,被!甩!飛!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鬥雞

以前在學校裡,因為“鬥雞”演變成“鬥毆”的不在少數。大家都單腳著地,抱著另一隻腳去互相“攻擊”,有時候用力過猛把對方頂翻在地,不服輸的那個一旦生氣了,後果......小朋友們,遊戲而已,不要當真嘛!

擊鼓傳花

一個人蒙著眼睛擊鼓,剩餘的人輪流傳遞一束花,鼓聲停止時,花在誰的手上,就要上臺表演節目。現在很多單位搞團建時也會玩這個遊戲,一般會要求輸了的人“真心話大冒險”,每次玩這個遊戲時,發現菌的心情都是這樣的......

如今再回憶起小時候,

雖然沒有手機、電腦、ipad,

卻充滿了美好與快樂。

很慶倖,

在那個物質水準不算富裕的時代。

我們卻擁有一個精神富足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