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上海車展“三劍客”,看中國品牌“四化”之路

2017上海國際車展依舊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相信很多去現場觀展的朋友們都會發現——今年自主品牌開始成為車展的“當家花旦”,諸如自主品牌陣營中的先鋒上汽、吉利、長城、長安、奇瑞等,

都選擇在此次車展期間齊齊發力。

時代在變,車企也在求變

提起“四化”相信很多朋友都會非常熟悉,因為我們國家以前經常提及實現“四個現代化”,但放眼到汽車行業,則衍變為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用化。而這次車展這樣的趨勢更加的明顯。以往上海、北京這樣躋身全球A級的國際大車展,都是大牌車企展示新技術、新趨勢、新車型的舞臺,而自主品牌基本都處於陪襯的地位,

但今年這一情況明顯得到扭轉。

可以說,這也得益於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因為隨著互聯網、新能源概念在國內蓬勃發展,“彎道超車”開始被更多自主品牌重點提及。再加上近幾年SUV市場的火爆,也讓很多自主品牌車企獲得跨越式發展。

這其中,以上汽、吉利、長城、長安、奇瑞等車企來代表的自主品牌陣營,就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大放異彩。

以往的車展期間,大家往往更多關注到大眾之夜、寶馬之夜、以及豐田之夜等,但今年的“創行者大會”、奇瑞之夜、LYNK & CO互聯共創之夜等活動,傳遞出了各自主車企最前沿的戰略佈局,也因此成為業內爭相關注的焦點。不得不說在這點上,自主品牌車企已經開始和合資企業分庭抗禮了。

而具體到產品方面,這次車展有三款自主品牌概念車尤其吸睛,分別是上汽榮威Vision-E、吉利領克01和長城WEY VV7。為什麼是這三款車?因為這三款車可謂分別代表著三家車企,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和研發方向,所以上述三家企業也被業內戲稱為“自主三劍客”。

但在“三劍客”的前瞻思維方面,到底哪家車企是最貼近大家關心的新“四化”呢?

車展自主品牌“三劍客”,誰更強?

不得不說,在打造新高端品牌方面,最高效的還是長城汽車。在本次車展上,長城高端品牌WEY旗下的首款車型VV7系列正式上市,新車不僅打破了長城以往的設計語言風格,

而且在做工方面也更細緻,因為這款車代表的是長城造車現階段的最高水準。

據介紹,WEY VV7是品牌已發佈三款車型中率先量產上市的車型,此外在車展現場還展出了插電混動版本,具體推向市場的時間未定。但從長城近兩年的發展規劃看,其對新能源領域的投入稍顯緩慢,這也是其急需加強的板塊。此外,在智慧互聯技術的運用與擴展方面,WEY VV7的優勢目前也還並不明顯。

而另一個新品牌吉利LYNK&CO領克,是由吉利和富豪聯手打造的年輕品牌,旗下的車型將出自吉利與富豪聯合開發並共用的中級車基礎模組架構CMA平臺。而領克率先推出的、定位於緊湊型SUV的領克01車型,從外觀和內飾設計上,都打破了吉利汽車以往的傳統理念,在技術、平臺上也有明顯優勢。但與長城一樣,吉利在領克的新能源規劃方面,還需要做更多工作,包括智慧網聯方面,吉利的領克確實也應該多吸取兄弟富豪的經驗,進行查漏補缺。

如此看來,長城WEY和吉利領克對新“四化”還在探索中,而與這兩個品牌不太一樣的是,上汽在其舉辦的首屆“創行者大會”上,發佈了榮威“光之翼”Vision-E Concept,這款純電動超級轎跑SUV概念車,搭載了上汽集團和阿裡巴巴聯合研發的最新智慧互聯系統,並擁有AR-HUD抬頭顯示技術、自主泊車、無線充電等“黑科技”。此外,榮威Vision-E純電續駛里程超500公里,百公里加速僅4秒,在技術水準上能與世界級頂尖豪華電動車媲美。而量產版車型也即將在2018年實現量產。

可以看到,榮威“光之翼”概念車,雖然還是概念階段,但離量產非常近,明年就將推向市場,此外純電動、智慧、互聯網是它的標籤,上汽集團還改變傳統的單向“造車”模式,邀請使用者參與造車,開啟互動、共用“造車”時代。相較之下不難看出,榮威“光之翼”將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用化四個標籤集中於一身,而這款車也將會是國內自主品牌車企發展的新趨勢和未來代表。

由新產品看未來誰能引領自主車企大步向前

從上述自主“三劍客”最新的產品對比中不難看出,上汽榮威“光之翼”還是走在了行業前沿。無論是續航500km、無線充電、智慧化系統還是共用化,都是新能源車現階段能夠做到的最高水準。當然,上汽能通過“光之翼”體現出貼近新“四化”的發展思路,也與這家企業近幾年的提前佈局、大幅投入分不開。

從技術人才“掌印”到與阿裡巴巴深度合作,上汽乘用車陸續開發出上首款互聯網SUV-RX5、首款互聯網轎車-i6,以及eRX5、ei6等新能源車型。正是由於在技術研發方面不斷累積、加強突破,才使得上汽在新“四化”到來之際,能擁有如此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提前佈局產品。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吉利、長城等車企在銷量表現越來越好的基礎上,開始追趕未來產品和技術趨勢,只是礙於各方面原因,這兩個車企的產品雖然相較上汽有一定距離,但相比合資品牌還是領先的。毫無疑問,在發展節奏加速的國內汽車市場中,如果車企不能很好的預判趨勢、提前佈局,將很有可能被浪潮拍在沙灘上、一蹶不振。

因此在聚焦未來、佈局未來方面,上汽有著更深的體會和緊迫感。日前,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王曉秋就感慨:“上汽在新‘四化’上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目前,上汽已經自主掌握了電動汽車核心的“三電”科技。在網聯化方面,上汽是目前互聯網車型占比最高的車企。”正是早做準備,才使得上汽在最近兩年新車推出一款火一款,比如RX5、i6都成為上市即熱銷的車型,這在合資品牌中也是很少見的。

早前美國曾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汽車產業為其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變化,而同理,中國在成為互聯網強國之際,中國的汽車產業也必將是未來能引領全球發展的。

因此,站在工業製造變革時期,汽車的“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和共用化”已成必然趨勢,而時代留給各個汽車企業的機會,也都是同等的。只不過從目前的準備情況看,處於自主品牌第一陣營中的上汽,尤其是其代表未來的榮威“光之翼”概念車,讓人看到了它深厚的技術儲備和對未來的準確判斷,因此也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領軍者”!

其對新能源領域的投入稍顯緩慢,這也是其急需加強的板塊。此外,在智慧互聯技術的運用與擴展方面,WEY VV7的優勢目前也還並不明顯。

而另一個新品牌吉利LYNK&CO領克,是由吉利和富豪聯手打造的年輕品牌,旗下的車型將出自吉利與富豪聯合開發並共用的中級車基礎模組架構CMA平臺。而領克率先推出的、定位於緊湊型SUV的領克01車型,從外觀和內飾設計上,都打破了吉利汽車以往的傳統理念,在技術、平臺上也有明顯優勢。但與長城一樣,吉利在領克的新能源規劃方面,還需要做更多工作,包括智慧網聯方面,吉利的領克確實也應該多吸取兄弟富豪的經驗,進行查漏補缺。

如此看來,長城WEY和吉利領克對新“四化”還在探索中,而與這兩個品牌不太一樣的是,上汽在其舉辦的首屆“創行者大會”上,發佈了榮威“光之翼”Vision-E Concept,這款純電動超級轎跑SUV概念車,搭載了上汽集團和阿裡巴巴聯合研發的最新智慧互聯系統,並擁有AR-HUD抬頭顯示技術、自主泊車、無線充電等“黑科技”。此外,榮威Vision-E純電續駛里程超500公里,百公里加速僅4秒,在技術水準上能與世界級頂尖豪華電動車媲美。而量產版車型也即將在2018年實現量產。

可以看到,榮威“光之翼”概念車,雖然還是概念階段,但離量產非常近,明年就將推向市場,此外純電動、智慧、互聯網是它的標籤,上汽集團還改變傳統的單向“造車”模式,邀請使用者參與造車,開啟互動、共用“造車”時代。相較之下不難看出,榮威“光之翼”將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用化四個標籤集中於一身,而這款車也將會是國內自主品牌車企發展的新趨勢和未來代表。

由新產品看未來誰能引領自主車企大步向前

從上述自主“三劍客”最新的產品對比中不難看出,上汽榮威“光之翼”還是走在了行業前沿。無論是續航500km、無線充電、智慧化系統還是共用化,都是新能源車現階段能夠做到的最高水準。當然,上汽能通過“光之翼”體現出貼近新“四化”的發展思路,也與這家企業近幾年的提前佈局、大幅投入分不開。

從技術人才“掌印”到與阿裡巴巴深度合作,上汽乘用車陸續開發出上首款互聯網SUV-RX5、首款互聯網轎車-i6,以及eRX5、ei6等新能源車型。正是由於在技術研發方面不斷累積、加強突破,才使得上汽在新“四化”到來之際,能擁有如此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提前佈局產品。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吉利、長城等車企在銷量表現越來越好的基礎上,開始追趕未來產品和技術趨勢,只是礙於各方面原因,這兩個車企的產品雖然相較上汽有一定距離,但相比合資品牌還是領先的。毫無疑問,在發展節奏加速的國內汽車市場中,如果車企不能很好的預判趨勢、提前佈局,將很有可能被浪潮拍在沙灘上、一蹶不振。

因此在聚焦未來、佈局未來方面,上汽有著更深的體會和緊迫感。日前,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王曉秋就感慨:“上汽在新‘四化’上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目前,上汽已經自主掌握了電動汽車核心的“三電”科技。在網聯化方面,上汽是目前互聯網車型占比最高的車企。”正是早做準備,才使得上汽在最近兩年新車推出一款火一款,比如RX5、i6都成為上市即熱銷的車型,這在合資品牌中也是很少見的。

早前美國曾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汽車產業為其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變化,而同理,中國在成為互聯網強國之際,中國的汽車產業也必將是未來能引領全球發展的。

因此,站在工業製造變革時期,汽車的“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和共用化”已成必然趨勢,而時代留給各個汽車企業的機會,也都是同等的。只不過從目前的準備情況看,處於自主品牌第一陣營中的上汽,尤其是其代表未來的榮威“光之翼”概念車,讓人看到了它深厚的技術儲備和對未來的準確判斷,因此也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