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智能家居“各成孤島”萬物互聯時機尚未成熟

剛剛過去的AWE 2017中國家電博覽會中,家電物聯平臺無疑是最大的亮點之一,多家企業帶來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比如海爾U-home攜智慧物聯技術打造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奪目亮相、澳柯瑪展示了智慧家庭最新版本的智慧U+家電物聯平臺,

如此種種,無不透露著智慧產品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

然而,目前智慧家居也並非順風順水,還面臨著“各成孤島”的困局,萬物互聯時機尚未成熟。

智慧家電勢頭良好“各成孤島”困局難解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

智慧化產品受到追捧,據奧維雲網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前十個月,智慧家電產品在整體家電銷售額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其中彩電為91.4%、洗衣機22.50%、空調18.54%、冰箱10.30%。

而2016全年智慧空調滲透率達到20.1%,預計2017年智慧滲透率達到30%以上。2016年智慧洗衣機和智慧冰箱市場零售額滲透率分別達到26.2%和10.4%,同比增長11.0%和6.9%。

由此可見,智慧產品的銷售規模逐漸提升,智慧電視的接受程度最高,

而冰箱洗衣機等還不盡人意。資深產業觀察家梁振鵬認為,家電智慧升級的關鍵在於企業推出的產品是不是能夠抓住消費者的痛點,能不能讓生活更加便利,家電產品讓生活進入懶人模式才是真正的實現了智慧化。

另外,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智慧家居還處於發展初期,最終的目標是要實現萬物互聯。而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還面臨這諸多瓶頸與挑戰,限制其發展。

首先、技術研發經驗不足。大多數物聯網都是依靠晶片、感測器等操作的,而我國儘管在專利技術上世界名列前茅,但是由於技術研發經驗不足,導致在核心技術方面存在不足與挑戰。

其次、物聯網產業涉及多個領域,既廣且深,而且還需要上下游的協同與配合,這正是我國物聯網產業目前的一個弱項,尚需在資源整合能力與產業引導能力上加以強化。

最後、安全問題。

物聯網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網路,而網路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被駭客攻擊的危險很大,而且目前的4G網路也不夠支撐物聯網的正常使用,至少也要等到5G的到來。

企業解決方案動作頻頻終需有“標”可依

對於目前智慧家居“各成孤島”的現狀,不少企業已經率先出擊,帶來了不少解決方案。其中,海爾自2014年發佈全球首個智慧作業系統U+以來,在AWE 2017展會上,海爾U-home攜智慧社區解決方案奪目亮相,

讓用戶能直觀的體驗智慧家居帶來的舒適生活。現場用戶親身體驗了智慧門鎖的安防及報警、單元門前訪客與戶主間手機APP對講、手機APP遠端查看社區公共區域攝像頭、即時顯示家人與社區工作人員的位置軌跡等一系列熱點功能,讓用戶切身感受到了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與安全。

澳柯瑪最新版本的智慧U+家電物聯平臺,AWE展會上,澳柯瑪推出了人機交互冰箱、藍牙通話智慧吸油煙機、艾利特系列智慧型電熱水器、智慧洗衣機等眾多新品,為與會者帶來了全新智慧居家生活體驗。

協力廠商電商平臺國美也積極轉型服務集成商,佈局智慧物聯為消費者解決痛點為題。國美有別於其它家電廠家(以智慧冰箱、電視為主導),國美圍繞後服務平臺-服務雲平臺的組合。由於現代人健康生活的理念,國美對水、空氣提供淨化,包括淨水器、空氣淨化器、空調。未來將提供相應晶片的植入,與後臺雲平臺組合,可以監控到相應消費者水、空氣的品質,與消費者產生即時互動,也可以定期進行維修、換內芯。不斷通過智慧物聯,使消費者圍繞健康生活產生聯動性。

還有華為,早在2015年底,就宣佈將推出自家的Hi-Link物聯網標準,並與海爾和Broadlink合作,共同開發智慧家居。

當然不止是上面提到的這些企業,還有更多的企業致力於萬物互聯的偉大使命中,比如CES上展出的南京物聯智慧家居系統,都在委打造萬物互聯時代努力著。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AWE展上,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牽頭,海爾、美的、博西家電、海信、長虹、創維和TCL共同制定了首個智慧家電互聯互通團體標準,其中包括使用者接入、設備接入、服務介面、設備功能模型、資訊安全等多項要求。簡單來說,如果用戶家中購買的是不同品牌的家電,只要屬於上述七大品牌,都可以在任一品牌的雲平臺中,對其他品牌電器進行操控。

所以,在未來的不久,國家還可能會制定一些標準,統一管理,讓物聯網智慧家居有“標”可依,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萬物互聯將成搶佔市場關鍵

智慧家居市場目前已經由之前的火爆逐漸變得理智,物聯網再也不單單只是手機APP控制家電那麼簡單。從理論上來講,互聯的事物越多,對聯接更多事物的需求就越大,2000 年,全球聯接到互聯網的事物約有2 億。到2008 年,這一數字首次超過了地球上的總人口數。據思科及同行業者預測,到2020 年,互聯實體(人員、事物、智慧設備等)的數量將達到500 億。

未來物聯網的市場龐大,當下也正是企業們開始搶佔智慧家居入口的關鍵時期。據IDC 2016年7、8月份針對來自美國、巴西、中國、印度、德國等15個國家的2350名IT主管級人員展開的調查顯示,這些IT高級主管人員均普遍認同,物聯網不只是一個概念,未來將演變成聯通全球的第三平臺。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接受智電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儘管面對日益高漲的智慧化浪潮,家電企業正通過“轉型、結盟、變革、合作”的方式推動智慧家居產業的發展,但在交互模式的改變、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同一控制平臺缺失的背景下,我國智慧家居市場整體仍處於產能導入期,智慧家居產業推廣過程中依然面臨較多阻礙。特別在互聯網企業集體躍躍欲試、BAT都在佈局智慧家居產品的背景下,傳統家電企業需要警惕——堅守智慧家庭市場入口是後硬體時代必須打好的一場硬仗。

編後語

不可否認的是,物聯網將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儘管當下我們還面臨諸多問題和技術難關,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進步,這些都會迎刃而解,萬物互聯世界終將到來。

為與會者帶來了全新智慧居家生活體驗。

協力廠商電商平臺國美也積極轉型服務集成商,佈局智慧物聯為消費者解決痛點為題。國美有別於其它家電廠家(以智慧冰箱、電視為主導),國美圍繞後服務平臺-服務雲平臺的組合。由於現代人健康生活的理念,國美對水、空氣提供淨化,包括淨水器、空氣淨化器、空調。未來將提供相應晶片的植入,與後臺雲平臺組合,可以監控到相應消費者水、空氣的品質,與消費者產生即時互動,也可以定期進行維修、換內芯。不斷通過智慧物聯,使消費者圍繞健康生活產生聯動性。

還有華為,早在2015年底,就宣佈將推出自家的Hi-Link物聯網標準,並與海爾和Broadlink合作,共同開發智慧家居。

當然不止是上面提到的這些企業,還有更多的企業致力於萬物互聯的偉大使命中,比如CES上展出的南京物聯智慧家居系統,都在委打造萬物互聯時代努力著。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AWE展上,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牽頭,海爾、美的、博西家電、海信、長虹、創維和TCL共同制定了首個智慧家電互聯互通團體標準,其中包括使用者接入、設備接入、服務介面、設備功能模型、資訊安全等多項要求。簡單來說,如果用戶家中購買的是不同品牌的家電,只要屬於上述七大品牌,都可以在任一品牌的雲平臺中,對其他品牌電器進行操控。

所以,在未來的不久,國家還可能會制定一些標準,統一管理,讓物聯網智慧家居有“標”可依,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萬物互聯將成搶佔市場關鍵

智慧家居市場目前已經由之前的火爆逐漸變得理智,物聯網再也不單單只是手機APP控制家電那麼簡單。從理論上來講,互聯的事物越多,對聯接更多事物的需求就越大,2000 年,全球聯接到互聯網的事物約有2 億。到2008 年,這一數字首次超過了地球上的總人口數。據思科及同行業者預測,到2020 年,互聯實體(人員、事物、智慧設備等)的數量將達到500 億。

未來物聯網的市場龐大,當下也正是企業們開始搶佔智慧家居入口的關鍵時期。據IDC 2016年7、8月份針對來自美國、巴西、中國、印度、德國等15個國家的2350名IT主管級人員展開的調查顯示,這些IT高級主管人員均普遍認同,物聯網不只是一個概念,未來將演變成聯通全球的第三平臺。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接受智電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儘管面對日益高漲的智慧化浪潮,家電企業正通過“轉型、結盟、變革、合作”的方式推動智慧家居產業的發展,但在交互模式的改變、生產組織形式的變革、同一控制平臺缺失的背景下,我國智慧家居市場整體仍處於產能導入期,智慧家居產業推廣過程中依然面臨較多阻礙。特別在互聯網企業集體躍躍欲試、BAT都在佈局智慧家居產品的背景下,傳統家電企業需要警惕——堅守智慧家庭市場入口是後硬體時代必須打好的一場硬仗。

編後語

不可否認的是,物聯網將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儘管當下我們還面臨諸多問題和技術難關,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進步,這些都會迎刃而解,萬物互聯世界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