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迪蒙P2P網貸系統:銀行存管切忌病急亂投醫

監管大限日漸逼近,網貸平臺與銀行開啟了資金存管業務最後衝刺模式,然而一些“三無”(無資質、無技術、無安全)系統開發商的介入,讓P2P銀行存管、乃至互聯網金融面臨巨大的安全隱患,

已有多家P2P平臺發生安全事件,損失慘重。日前,就有媒體曝光一家網貸平臺剛剛上線銀行存管系統就遭受駭客攻擊,導致客戶資料洩露、平臺資金被洗劫一空,令各大平臺坐如針氈。

駭客攻擊已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心頭病”,而究其根源,

缺乏認證資質和實力的系統開發商,才是行業駭客事件發生的始作俑者。前不久就有不法分子叫囂,只要1.5萬就能複製一個同樣的“陸金所”,“不同的功能需求,有不同的價值,有的代碼一套下來只要幾萬,只要你敢用,他們就敢賣。”業內人士透露,對於網貸平臺急需的銀行存管系統,他們也聲稱只要10天就能接通,但是只要系統一經交付,他們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平臺資訊和資金資料全程“裸奔”。

“一直以來,互聯網金融行業就深受駭客‘青睞’,行業安全事件頻發不止,而P2P銀行存管由於直接涉及到客戶資料及資金,如若系統安全不加以重視,引駭客入侵,後果不堪設想”,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表示,P2P銀行存管的“快”“急”現狀,造成了網貸平臺病急亂投醫,給不法系統開發商提供了可乘之機,在駭客近乎瘋狂攻擊的情況下,

P2P銀行存管在提防駭客攻擊的同時,更需要警惕“三無”系統開發商空手套白狼。

目前,P2P網貸貸款餘額已達到9209.66億,預計2017年將突破1.5萬億。面對上萬億級市場蛋糕,不少不法系統提供商又揭竿而起、渾水摸魚,以廉價的P2P銀行存管系統,牟取市場利潤,行業安全岌岌可危,稍有漏洞,就將給平臺帶來滅頂之災。基於安全與技術的考量,國家監管部門也強調,網貸平臺接通銀行存管最好是尋找有技術實力、有風險保障的協力廠商技術服務商,

在保證系統安全的基礎上儘快的接通銀行存管。

作為中國最早研發互聯網金融系統的先行者,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省市重點扶持的軟體發展企業,迪蒙科技(www.dimeng.net)擁有ISO9001品質管制體系認證、美國軟體工程學會CMMI3認證等諸多國際頂級認證資質。迪蒙P2P銀行存管解決方案由迪蒙攜手35家銀行傾力打造,具有專業性強、安全性高、穩定性好、開發週期短等獨特優勢。

迪蒙已為今來銀網(山鋼集團)、萬達聚富(萬達集團)、金投行(杭州市金融集團)、合金融(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來賓金投(來賓金融集團)、普惠金融(淮南市供銷社)等80多家500強金融平臺對接銀行存管系統,可在30天快速打通銀行存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