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信電器一季度利潤驟降 疑點重重

208位投資顧問已告知海信電器(600060)後市如何操作

金融界網站訊 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

4月28日晚間,海信電器(600060,買入)發佈2017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7.03億元,同比下降5.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9億元,同比下降49.53%,公司稱是材料成本上漲及規模下降。淨利潤驟降市場用腳投票,節後第一個交易日5月2日,海信電器開盤跌停,跌停打開後不久又很快封死跌停。

盈利驟降

一季報顯示,海信電器營業收入67.03億元,同比下降5.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9億元,

同比下降49.53%。在營業收入沒有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是什麼導致了淨利潤的大幅下降?

金融界發現,2017年海信集團斥資一億美元成為了2018年FIFA世界盃官方贊助商,而上市公司海信電器承擔了3000萬美元權利使用費,並於2017-2018年向海信集團支付。海信電器表示將相應增加期間費用,預計將影響淨利潤3000萬美元;同時預計也將會對規模提升有一定的拉動作用,但具體影響資料暫時無法預計。

3000萬美元合計人民幣約2.07億元。一季報中對該筆款項並無反應,海信電器稱淨利潤的下降是因為材料成本上漲及規模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電器本季度營收為51.54億元,營業成本為48.81億元,上期分別是52.95億元和46.93億元,營收減少,營業成本增加1.89億元。

現金充裕卻大規模融資

海信電器一季報顯示,公司目前投資支付的現金為27.27億元,當期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為21.6億元,

同比增加736.11%,海信電器解釋稱理財到期收回增加,投資收益則為2768萬元同比增加972.12%,分析人士對金融界網站記者表示,投資收益的大幅度增加與理財到期同步,應為理財產品期末結算收益,可以推算海信電器的理財收益為1.3%。在大筆現金理財的同時,海信電器也在大規模的融資,海信電器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表顯示,海信電器籌資現金流入21.11億元,籌資現金流出8568萬元,
融資成本約為4.05%。

海信電器關於委託理財進展的公告表示,公司以自有閒置資金用於理財,投向的理財產品分別為華泰證券(601688,買入)紫金尊享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畫,工商銀行(601398,買入)共贏3號理財產品,中國銀行(601988,買入)中銀智薈理財計畫。記者查詢到華泰證券紫金尊享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畫自2016年10月成立以來,收益為-0.22%;工商銀行共贏3號理財產品顯示,扣除銷售手續費、託管費,產品到期後,

若所投資的資產按時收回全額本金和收益,則客戶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可達到3.45%;中國銀行中銀智薈理財計畫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預期收益為4.5%,超過預期收益率為產品管理費。與融資成本相比,理財產品產生的收益無法沖抵融資成本。

大股東精准減持

海信電器第二大股東海信電子此前在3月10日-3月13日兩個交易日內,通過證券交易所的集中交易減持5,876,202股,占海信電器股本的0.45%。海信電子的法人是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周厚健等106名自然人是海信電子的第一大股東,同時,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監事長陳彩霞、董事林瀾等人均在海信電子的管理層之列。海信電子的減持也被媒體報導稱是高管曲線減持。不只是大股東減持,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證金公司)也在減持,從海信電器披露的定期報告來看,證金公司2016年至今的持股變化為:2016年一季度增持940.87萬股,2016年二季度減持910.87萬股,2016年三季度增持203.75萬股,2016年四季度增持355.25萬股,2017年第一季度減持1379.63萬股。證金公司的持股從2016年末的1.98%減少到2017年3月31日的0.93%。

而此次海信電器的淨利潤驟降市場並無預期,海信電器未發過2017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在海信電器一季報發佈前,海信電器發佈的2016年年報顯示海信電器2016年度實現營收318.3億元,同比增長5.4%,實現歸母淨利潤17.6 億元,同比增長18.1%,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6.8 億,同比增長25.4%,多家券商稱海信電器業績符合預期,並給予增持評級。

而對於2017年一季度的業績,市場根據中怡康統計資料可以窺見一部分,中怡康統計資料顯示,海信1月份銷售額佔有率17.7%,2月份銷售額佔有率19.28%,3月份銷售額佔有率18.4%,因2月份銷售級數低,統一按銷售額佔有率17.4%計算,中怡康資料一季度全國彩電銷售額366億元,奧維資料全國銷售額389億元,按最低計算,海信一季度國內銷售額為63.68億元。海信去年國外全年銷售額97億,半年銷售額39.9億,今年公開報導稱海信一季度國外銷售量增長45%多,推算今年一季度海信海外銷售額為23億元,海信一季度總銷售額為86.68億元。海信電器一季報顯示母公司海信銷售額為67.62億元,相差22%。

海信電器第二大股東海信電子的減持發生在3月份,不由讓投資者懷疑是否海信高管事先知道一季度海信電器淨利潤驟降了。

海信電子的法人是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周厚健等106名自然人是海信電子的第一大股東,同時,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監事長陳彩霞、董事林瀾等人均在海信電子的管理層之列。海信電子的減持也被媒體報導稱是高管曲線減持。不只是大股東減持,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證金公司)也在減持,從海信電器披露的定期報告來看,證金公司2016年至今的持股變化為:2016年一季度增持940.87萬股,2016年二季度減持910.87萬股,2016年三季度增持203.75萬股,2016年四季度增持355.25萬股,2017年第一季度減持1379.63萬股。證金公司的持股從2016年末的1.98%減少到2017年3月31日的0.93%。

而此次海信電器的淨利潤驟降市場並無預期,海信電器未發過2017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在海信電器一季報發佈前,海信電器發佈的2016年年報顯示海信電器2016年度實現營收318.3億元,同比增長5.4%,實現歸母淨利潤17.6 億元,同比增長18.1%,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6.8 億,同比增長25.4%,多家券商稱海信電器業績符合預期,並給予增持評級。

而對於2017年一季度的業績,市場根據中怡康統計資料可以窺見一部分,中怡康統計資料顯示,海信1月份銷售額佔有率17.7%,2月份銷售額佔有率19.28%,3月份銷售額佔有率18.4%,因2月份銷售級數低,統一按銷售額佔有率17.4%計算,中怡康資料一季度全國彩電銷售額366億元,奧維資料全國銷售額389億元,按最低計算,海信一季度國內銷售額為63.68億元。海信去年國外全年銷售額97億,半年銷售額39.9億,今年公開報導稱海信一季度國外銷售量增長45%多,推算今年一季度海信海外銷售額為23億元,海信一季度總銷售額為86.68億元。海信電器一季報顯示母公司海信銷售額為67.62億元,相差22%。

海信電器第二大股東海信電子的減持發生在3月份,不由讓投資者懷疑是否海信高管事先知道一季度海信電器淨利潤驟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