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經濟回暖盈利能力增強 銀行股估值有提升空間

據攜景小編瞭解,2017年年初以來,經濟回暖盈利能力增強。

前期維穩預期的消除,以及政策預期的減弱,使得投資者對經濟復蘇預期較為強烈。

近期出爐的經濟資料,驗證了經濟復蘇的動力仍在,工業增加值高於預期和前值,達到6.3%,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上行至8.9%。

但是從行業推動力來看,目前上游行業的良好表現主要是建立在價格回升的基礎之上。經過了連續多年的價格回落之後,在我國供給側改革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共同作用之下,

上游資源品價格持續攀升。但如果對比細分數據,可以看到我國定價能力較強的資源品整體漲幅超越國際大宗商品。資源品價格的推升,主要來自於供給端的收縮,需求雖然好於預期,但並未明顯大幅提升。隨著市場價格的攀升,可以觀察到中間貿易商的庫存依然低,價格與庫存的背離預示後續市場價格上漲動力減弱。如果價格的持續性難以保證,
那麼資源品的持續表現空間也將受到壓制。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企穩回升,也帶來製造業投資增速的上行。一般工程機械使用週期為5~8年,在連續5年製造業投資增速下行過程中,更新需求被不斷推後。隨著工業企業利潤的回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加,投資能力也開始增強。在更新需求和投資意願的推動下,製造業投資增速有望持續上行。中游製造業的需求有望逐漸釋放,

由此帶來週期股的投資由上游轉向中游。

從近期市場表現來看,大消費相關行業,例如家用電器和食品飲料表現最好。經過了春節前後的資料真空期之後,宏觀經濟情況將通過資料逐漸展現在投資者面前,市場對預期的分歧較大,導致投資者開始轉向更為確定的價值股,即盈利能力較強、估值較為合理的行業和板塊。以行業的市淨率除以市盈率,代表行業的盈利能力,

家用電器位居首位,其次為食品飲料。在經濟復蘇動預期依然存在時,週期股依然有表現空間,但隨著披露期的臨近,投資者對價值股的配置力度逐漸增強。

除了週期股和價值股,銀行股的配置價值也較高。銀行股投資的核心要素是銀行的資產品質情況。

根據銀監會公佈資料,2016年4個季度的不良率分別為1.75%、1.75%、1.76%和1.74%,可以看到不良率的拐點已經出現。自2016年開始,工業企業利潤的逐漸好轉,

也為銀行資產品質的好轉打下了基礎,未來不良率的持續下降依然值得期待。目前PPI維持高位,工業企業利潤保證了銀行整體資產品質的好轉,銀行股的估值有提升空間。

雖然近期成長股時有表現,但是整體投資時機或仍需等待。從估值來看,根據資訊資料,截至3月15日,創業板綜指市盈率為60.9倍,中小盤綜指為51.7倍。如果更進一步看指數成分股的中值,則分別為83.2倍和65.2倍。成長股板塊整體的估值雖然較前期回落,但整體依然較高。

總體來看,上游資源品價格帶來的上行動力或有所減弱,而中游行業受益於經濟回暖盈利能力增強,因此週期行業配置策略應逐步從上游轉向中游。投資者對於行業和個股價值的看重,有利於推升估值合理、盈利能力較高的大消費板塊表現。隨著經濟資料的好轉和企業盈利回升,銀行資產品質或將持續回升,或將帶來銀行股估值的提升。在年報行情以及相關產業政策提振下,成長股板塊有望走出結構性行情,但較高的估值依然值得投資者提高謹慎。

銀行概念股一覽

平安銀行(000001):公司前身為深圳發展銀行,2011年深發展與平安銀行進行了資產重組,整合後優勢互補,協同效應放大。分析認為,平安銀行商業模式持續創新,品牌優勢逐漸成形,互聯網平臺和特色產品持續創新,新推出誠意平臺和柳丁銀行擴容以貸生存的商業平臺,有望批量、巨量獲客。零售專營事業部落地,資源、產品傾斜力度大,期待繼續創新的成果。

興業銀行(601166):公司是我國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具有經營業績的高成長性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公司實行積極的業務轉型和擴張,各項業務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興業銀行銀銀平臺基礎良好,在同業調整的背景下加大債券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力度,在經濟下行期適度降低貸款風險偏好,息差環比改善,撥備計提較為充分。從經營機制看應對監管政策調整與經濟下行,興業銀行依然保持較為靈活且市場化的方式,預計在經濟企穩回升過程中興業銀行將較為受益。

中國銀行(601988):公司獲得“滬港通”獨家結算行資格。據該行網站公告,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選定中國銀行為“滬股通”獨家結算銀行,由中銀香港和中行上海市分行分別擔任香港和內地結算銀行。資料顯示,中國銀行為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業銀行之一,旗下有中銀香港、中銀國際、中銀保險等控股金融機構。分析認為,受益海外經濟復蘇,公司國際化戰略對業績貢獻顯著。二級資本債基優先股補充完畢後,公司收入端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南京銀行(601009):公司定位“中小企業銀行”和“市民銀行”,通過針對小企業的產品創新和拓展按揭貸款和消費貸款市場,實現了中小企業貸款和個人貸款高速增長。分析認為,南京銀行業績高增長可持續。一,公司依託於江蘇特有的經濟結構,客戶基礎類似于一家袖珍型的國有銀行,對經濟下行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二,在應對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南京銀行先行一步,結合自身特色,通過資產結構調整推動收入結構優化,基本面進入爆發期。

上市銀行中,公司資產規模僅略高於寧波銀行(002142),跨區域經營限制的有序放開和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更將給予公司廣闊的發展空間。信貸業績壓力低於同業,風險偏好下降有助於資產品質保持穩定。為“金融藍籌中的小票”,看好公司未來發展。

中信銀行(601998):中信銀行已成為走在股份制銀行競爭前列、具有良好市場影響力的現代商,是一家資本實力雄厚、綜合服務能力強大、具有廣泛市場影響力的國際化和全功能商業銀行,中信銀行積極配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嚴格控制“兩高一剩”行業貸款,積極開展了產業鏈金融、投資銀行、現金管理、財務顧問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支援產業技術升級、結構調整和企業“走出去”的需要。同時,積極發展信用卡、住房按揭、汽車金融等消費金融業務,推動居民消費增長,發揮金融對內需的拉動作用。作為社會責任和業務轉型的一個重點,中信銀行對於中小企業發展採取了切實有效的幫扶措施,確保資金投入實體經濟。近兩年,中信銀行小企業貸款的增速均超過50%,為許多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提供了及時、便捷的融資支持。

浦發銀行(600000):浦發銀行是1993年1月9日正式開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至2011年末,公司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115個城市,設立了37家直屬分行,741個營業機構,在香港設立了分行,架構起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經營服務格局。公司向法人客戶和個人客戶提供包括公司銀行、個人銀行、資金營運、電子銀行和國際業務在內的本外幣全方位金融服務。公司在國際、國內保持了良好的聲譽。

招商銀行(600036):招商銀行總資產突破3.5萬億元,是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中當之無愧的龍頭。在中國大陸的96個城市設有82家分行及763家支行,一家全資子公司招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在香港擁有香港分行、以及永隆銀行和招銀國際金融兩家全資子公司。招商銀行股權結構相對分散,香港中央結算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的全資子公司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遠洋(601919)運輸公司分別持有公司18%、12%和6%的股份。

民生銀行(600016):民生銀行是我國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業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在全國設立了三十二家分行,在香港設立了1家代表處,機構總數量達到590家。主要業務有儲蓄、貸款、外匯、基金、證券等,為客戶提供全面的商業銀行產品與服務。

經濟回暖盈利能力增強,銀行股估值有提升空間,在去杠杆、防風險的壓力之下,我國貨幣政策收緊預期較為強烈,市場整體估值受到壓制,而估值相對較高的成長股,估值回落風險仍需投資者重視。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請聯繫我方刪除。

成長股板塊整體的估值雖然較前期回落,但整體依然較高。

總體來看,上游資源品價格帶來的上行動力或有所減弱,而中游行業受益於經濟回暖盈利能力增強,因此週期行業配置策略應逐步從上游轉向中游。投資者對於行業和個股價值的看重,有利於推升估值合理、盈利能力較高的大消費板塊表現。隨著經濟資料的好轉和企業盈利回升,銀行資產品質或將持續回升,或將帶來銀行股估值的提升。在年報行情以及相關產業政策提振下,成長股板塊有望走出結構性行情,但較高的估值依然值得投資者提高謹慎。

銀行概念股一覽

平安銀行(000001):公司前身為深圳發展銀行,2011年深發展與平安銀行進行了資產重組,整合後優勢互補,協同效應放大。分析認為,平安銀行商業模式持續創新,品牌優勢逐漸成形,互聯網平臺和特色產品持續創新,新推出誠意平臺和柳丁銀行擴容以貸生存的商業平臺,有望批量、巨量獲客。零售專營事業部落地,資源、產品傾斜力度大,期待繼續創新的成果。

興業銀行(601166):公司是我國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具有經營業績的高成長性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公司實行積極的業務轉型和擴張,各項業務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興業銀行銀銀平臺基礎良好,在同業調整的背景下加大債券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力度,在經濟下行期適度降低貸款風險偏好,息差環比改善,撥備計提較為充分。從經營機制看應對監管政策調整與經濟下行,興業銀行依然保持較為靈活且市場化的方式,預計在經濟企穩回升過程中興業銀行將較為受益。

中國銀行(601988):公司獲得“滬港通”獨家結算行資格。據該行網站公告,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選定中國銀行為“滬股通”獨家結算銀行,由中銀香港和中行上海市分行分別擔任香港和內地結算銀行。資料顯示,中國銀行為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業銀行之一,旗下有中銀香港、中銀國際、中銀保險等控股金融機構。分析認為,受益海外經濟復蘇,公司國際化戰略對業績貢獻顯著。二級資本債基優先股補充完畢後,公司收入端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南京銀行(601009):公司定位“中小企業銀行”和“市民銀行”,通過針對小企業的產品創新和拓展按揭貸款和消費貸款市場,實現了中小企業貸款和個人貸款高速增長。分析認為,南京銀行業績高增長可持續。一,公司依託於江蘇特有的經濟結構,客戶基礎類似于一家袖珍型的國有銀行,對經濟下行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二,在應對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南京銀行先行一步,結合自身特色,通過資產結構調整推動收入結構優化,基本面進入爆發期。

上市銀行中,公司資產規模僅略高於寧波銀行(002142),跨區域經營限制的有序放開和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更將給予公司廣闊的發展空間。信貸業績壓力低於同業,風險偏好下降有助於資產品質保持穩定。為“金融藍籌中的小票”,看好公司未來發展。

中信銀行(601998):中信銀行已成為走在股份制銀行競爭前列、具有良好市場影響力的現代商,是一家資本實力雄厚、綜合服務能力強大、具有廣泛市場影響力的國際化和全功能商業銀行,中信銀行積極配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嚴格控制“兩高一剩”行業貸款,積極開展了產業鏈金融、投資銀行、現金管理、財務顧問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支援產業技術升級、結構調整和企業“走出去”的需要。同時,積極發展信用卡、住房按揭、汽車金融等消費金融業務,推動居民消費增長,發揮金融對內需的拉動作用。作為社會責任和業務轉型的一個重點,中信銀行對於中小企業發展採取了切實有效的幫扶措施,確保資金投入實體經濟。近兩年,中信銀行小企業貸款的增速均超過50%,為許多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提供了及時、便捷的融資支持。

浦發銀行(600000):浦發銀行是1993年1月9日正式開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至2011年末,公司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115個城市,設立了37家直屬分行,741個營業機構,在香港設立了分行,架構起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經營服務格局。公司向法人客戶和個人客戶提供包括公司銀行、個人銀行、資金營運、電子銀行和國際業務在內的本外幣全方位金融服務。公司在國際、國內保持了良好的聲譽。

招商銀行(600036):招商銀行總資產突破3.5萬億元,是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中當之無愧的龍頭。在中國大陸的96個城市設有82家分行及763家支行,一家全資子公司招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在香港擁有香港分行、以及永隆銀行和招銀國際金融兩家全資子公司。招商銀行股權結構相對分散,香港中央結算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的全資子公司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遠洋(601919)運輸公司分別持有公司18%、12%和6%的股份。

民生銀行(600016):民生銀行是我國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業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在全國設立了三十二家分行,在香港設立了1家代表處,機構總數量達到590家。主要業務有儲蓄、貸款、外匯、基金、證券等,為客戶提供全面的商業銀行產品與服務。

經濟回暖盈利能力增強,銀行股估值有提升空間,在去杠杆、防風險的壓力之下,我國貨幣政策收緊預期較為強烈,市場整體估值受到壓制,而估值相對較高的成長股,估值回落風險仍需投資者重視。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請聯繫我方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