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共用單車是雙馬給我們的福利?錯,只是這次我們變成了漁翁

目前,中國共用單車市場中OFO和摩拜(mobike)兩家企業優勢比較明顯,

其中,OFO單車投放量最多,達到80萬台,市場佔有率51.2%;摩拜單車60萬台,市場佔有率40.1%。

除了較早入局的摩拜、ofo外,整個2016年至少有25個新的共用單車品牌洶湧入局,其中甚至還包括電動自行車共用品牌。這25個品牌包括:小鳴單車、小藍單車、智享單車、永安行、一步單車、北京公共自行車、騎點、奇奇出行、CCbike、7號電單車、黑鳥單車、hellobike、酷騎單車、1步單車、由你單車、踏踏、Funbike單車、悠悠單車、騎唄、熊貓單車、雲單車、優拜單車、電電Go單車、小鹿單車、小白單車、快兔出行。

與網約車不同,自行車的運營受季節變化、天氣狀況等影響也比較大。

至於遇上颱風暴雨,則無論地處何方,共用單車出行的訂單量,都會直線下降甚至歸零,而平臺還得面對更加高昂的車損折舊成本。既然受到的影響那麼大,那損壞折舊的單車為什麼遲遲沒有人去管?只是一味地堆放?那麼我想問一下不能騎行的共用單車,還能稱之為共用麼?

與“有樁”的公共自行車相比,這種隨時取用和停車的“無樁”理念給市民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導致“小紅車”和“小黃車”的“亂占道”現象更加普遍,對城市空間管理和城市美化的影響,而變得更加困難,這些東西有人出來管理麼,

雙馬除了知道爭鬥,還知道什麼?難道你們自己天天掛在嘴上的服務人民,為大家造福利,這都是空口大白話麼?

而現在共用單車還能稱之為共用單車麼?現在這個行業還沒有盈利,也沒有完全融合社會中。所以說的好一點,這是雙馬賠錢給我大家的福利,

給自己鋪路埋伏筆,說不好聽的這是行業惡性競爭造成的,只是我們成為了漁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