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語」在日本,如何經營好一個廟?【好奇心日報】

在我們的印象中去寺廟無非拜佛、觀光、做法事,但在日本的寺廟除了這些你還能幹點別的。

根據日本總務省的統計,日本全國約有 75000 多座佛寺。這些佛寺的日常經營完全呈兩極化,全國有名的寺廟依靠信眾的香火錢就足以維持日常管理,而地方不知名的小寺廟在信眾減少、年輕人對宗教不感興趣的背景下經營變得日趨困難起來。有些寺廟甚至還出現了兼職主持,除了住持的工作之外,還會去別的地方打打工……聽起來也是挺辛酸的。

在日本,如果寺廟實在無力維持日常管理的話,在有國寶等重要文化財產的情況下需要放棄對這些文物的所有權,所有權轉由地方政府所有;還有一種途徑就是被大型寺廟合併。

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也為了讓人們願意多去佛寺走走,日本的不少佛寺選擇走一條更“世俗”化的路。

我們曾在“婚活”一文中介紹過日本的相親聯誼文化,現在就有寺廟會定期舉辦寺廟聯誼。

在堀內克彥主辦的寺廟聯誼上,僅去年一年就有 5 對情侶結婚,更有 200 對情侶因此開始交往。當被問及通過寺廟聯誼結婚夫婦的特點時,堀內克彥表示:“雙方都是喜歡寺廟的人,因而不太接受不怎麼穩重的人。男女雙方都在尋找認真的、儘管有些質樸卻很細心的人生伴侶。”而參加寺廟聯誼的也覺得在寺廟裡相親更有安全感,感覺能在寺廟裡尋得自己的另一半。

東京都目黑區的常圓寺則會每週六舉辦寺廟瑜伽,每次大約有 20 多人參加,年齡層分佈也十分廣泛 20-80 歲的男女都會前來參加,寺廟瑜伽開辦 4 年已有近 400 人報名體驗。在寧靜的寺廟裡,聞著空氣中飄蕩著的香氣,參加者都感到在寺廟裡練瑜伽比在一般的健身中心裡練瑜伽更能令人心情沉靜。開設咖啡店的寺廟也不在少數,位於東京的信行寺就在十分洋氣的代官山開設了一家寺廟咖啡店。

店員都是僧侶,除了喝上一杯咖啡吃點小點心,還能花上 1500 日元在店裡寫寫經。

寺廟瑜伽

寺廟咖啡

還有寺廟會開 live,不過這 live 自然也是誦經 live。富山縣的善巧寺每次誦經 live 都會邀請不同的音樂人,誦經還都經過一番編曲力求讓年輕人更容易接受不會聽著聽著就睡著了……更時髦的是誦經 live 還有 DJ,

live 燈光也會根據 DJ 表演發生變化。

寺廟 live

最近位於東京四谷的和尚酒吧 VOWZ BAR 也是賺足了眼球。儘管我們可能會覺得有些難以理解,不過日本的和尚可以結婚、喝酒、吃肉,所以人家就開了一家和尚酒吧。在酒吧裡你可以和師傅們聊聊生活煩惱,也能一同探討佛經。店員們(自然也是和尚)還組了一支名為“和尚 band”的樂隊,不定期地與牧師好友組成的“牧師 ROCKS”舉辦 live。

對於日本寺廟的這些“自立”手段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能夠理解,感歎不外乎“神聖的寺廟也無法切斷與世俗的聯繫”,不過有些主持倒是看得很開“只想讓當地人多來來寺廟,近距離感受寺廟文化”。知名度高的大寺廟也沒有坐以待斃,位於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清水寺就開始發行自己的報紙《Feel Kiyomizudera》(點選連結可以獲取線上版本),通過素雅的照片、細膩的文字向人們傳遞擁有 1200 年歷史的清水寺的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在酒吧裡你可以和師傅們聊聊生活煩惱,也能一同探討佛經。店員們(自然也是和尚)還組了一支名為“和尚 band”的樂隊,不定期地與牧師好友組成的“牧師 ROCKS”舉辦 live。

對於日本寺廟的這些“自立”手段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能夠理解,感歎不外乎“神聖的寺廟也無法切斷與世俗的聯繫”,不過有些主持倒是看得很開“只想讓當地人多來來寺廟,近距離感受寺廟文化”。知名度高的大寺廟也沒有坐以待斃,位於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清水寺就開始發行自己的報紙《Feel Kiyomizudera》(點選連結可以獲取線上版本),通過素雅的照片、細膩的文字向人們傳遞擁有 1200 年歷史的清水寺的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