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馬鈴薯覆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近年來,隨著脫毒馬鈴薯的繁育及推廣,馬鈴薯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特別是春馬鈴薯中小拱棚及地膜覆蓋栽培有了很大發展,並取得了良好效益。春馬鈴薯覆膜栽培,早熟豐產,

成本較低。為了進一步提高春馬鈴薯的效益,現將春馬鈴薯覆膜高產栽培技術簡介如下。

一、選用脫毒種薯

馬鈴薯春早熟栽培應選用高產、優質、抗病、商品性好,早熟的脫毒種薯。

二、適時早播

馬鈴薯播種期的早晚,對產量有直接的影響。實驗結果證明,

比適宜播種期每晚播5天,減產5%-10%。確定適宜播種期的原則,是根據當地終霜期來計算。在正常年份,適宜播種期的由終霜期向前推算40-45天。播前15-20天應進行切塊催芽。一般10釐米地溫穩定在7-8℃即可播種。

三、造好底墒

播種的土壤墒情的好壞,直接影響出苗期的早晚和出苗整齊度,進而影響產量。馬鈴薯播種後出苗的特點是先紮根後出苗。只要幼芽基部沒有長出根系,幼苗就不會出土。

紮根所需的條件之一,是適宜的土壤濕度。如果土壤乾旱,播種後紮根緩慢,甚至難以紮根,結果造成出苗推遲,影響植株生長,最終影響產量和品質。因此,播種前必須造好底墒。

四、催大芽播種

催芽的目的是保證出苗整齊一致,催大芽的目的是保證早出苗。

芽子的大小以2-3釐米為宜。當芽長到適宜大小時,要使之見光變綠,然後播種。

五、合理密植

目前,有些地區播種密度偏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薯塊的大小和品質。馬鈴薯的適宜密集度是每畝種植4500-5000株。

六、寬壟雙行種植

馬鈴薯植株葉片較多,在生長的中後期容易造成田間鬱蔽,不利於通風透光,影響光合作用,易引起各種病害的發生。比較科學的種植方法是款龍雙行栽培。

具體措施是,採用100釐米的播種幅寬,中間開溝種植2行馬鈴薯,小行距20-25釐米,株距27-30釐米,播種後培成一壟,種薯富土覆土度10釐米左右。

七、科學使用除草劑

地膜覆蓋給田間除草帶來一定困難,生產中可以使用除草劑來預防雜草的滋生。除草劑的種類及使用方法如下:20%頂秧乳油,

用量為200-250毫升每畝,藥液兌水20-30公斤;25%農思它乳油,用量150-200毫升;24%果兒用量50毫升,兌水75公斤均勻噴施;50%乙草胺用量75毫升,兌水35-40公斤均勻噴施。

使用除草劑應注意以下問題:

必須保證地表有一定的濕度,這樣雜草才能發芽,除草劑才能發揮作用。如果地表乾燥,應先造墒,再噴藥。

噴藥後立即覆蓋地膜,以減少藥液的揮發。

出苗後及時將幼苗從薄膜底下引出,以免發生藥害。

八、合理澆水

除播種時需要造好底墒外,整個生長期還要分別於以下時期進行澆水:①苗期澆壯苗水;②現蕾期澆發棵水;③開花期澆膨大水。開花期以後要保持土壤濕潤,即需要經常澆水,收貨前7天停止澆水。

八、合理澆水

除播種時需要造好底墒外,整個生長期還要分別於以下時期進行澆水:①苗期澆壯苗水;②現蕾期澆發棵水;③開花期澆膨大水。開花期以後要保持土壤濕潤,即需要經常澆水,收貨前7天停止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