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幾個信號一出現,說明你離糖尿病近了一步!

你離糖尿病有多遠?不妨花一分鐘來測試一下!如果下面這幾個信號中,你出現超過9個以上,那麼,說明你離糖尿病更近了一步!

1、眼睛易疲勞,出現視力下降、視線模糊的情況

2、多食多飲,體重減少

3、多尿,小便次數增加

4、性功能障礙

5、飯後一小時有饑餓感

6、身體感覺疲憊、乏力

7、腹瀉,每日次數2~10次不等,常於餐後、夜間或清晨排便。

8、皮膚乾燥、瘙癢、反復出現毛囊炎、癤腫、癰及皮膚潰瘍、紅斑

9、喉嚨乾燥

10、多汗,常在飯後、運動後出汗,為實汗

11、傷口難癒合

12、手足麻木,肢端感覺減退或消失

13、低血糖症狀,表現為嚴重乏力、多汗、顫抖、心悸、思想難以集中

14、耳垢增多

15、口腔燒灼感、口腔粘膜乾燥,可見牙齦紅腫、壓痛,牙周組織水腫

16、不明原因的感染,其特點就是感染反復發生,纏綿難愈

以上是糖尿病的一些早期症狀,自己對號入座一下。如果符合9條以上,請及時去檢查診斷,防患於未然總是好的。

【如何預防糖尿病】

1、自製降糖茶,代茶飲

蒲公英玉參茶

配方:蒲公英根、玉米須、玉參根、玫瑰花

作用:去火消炎,降糖祛濕,防治腎炎

做法:

1、將蒲公英根洗淨,烘乾炒製成茶,

備用;

2、取包裹在玉米葉中的玉米須,洗淨,烘乾,備用;

3、玉參根洗乾淨,蒸煮後曬乾,炒製成茶,備用;

4、野生玫瑰花瓣自然陰乾,備用;

5、取玉米須1g,蒲公英茶0.5g、玉竹0.5g、玫瑰0.3g,碾碎後做成蒲公英玉參茶包,每日泡水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可清熱解毒、利尿散結,加上其具有的廣譜殺菌作用,

對於預防尿路感染、改善尿道炎有很好的效果。而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與炎症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蒲公英根的消炎作用,再加上蒲公英多糖的降糖的作用,可以很好的調理血糖,預防糖尿病。

玉米須泡水,中醫稱其為“龍鬚茶”,我國古代就有用玉米須降血糖的配方,《浙江民間草藥》記載,玉蜀黍須一兩,煎服,治療糖尿病很有效。《中醫大辭典·中藥分冊》記載玉米須可“利水、通淋、補血、降血壓、治急性腎炎水腫、尿路結石、糖尿病”等。

玉參又叫玉竹,是《中華藥典》中經實驗證實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藥之一,其提取物可通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而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同樣針對胰島素抵抗有一定的改善。並且玉參根滋陰潤燥,對於糖尿病引起的口幹、口渴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玫瑰花性溫和,可滋養心脈,加入此方中,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微寒,使其不寒不燥,適用性更強。

2、以步當車更健康

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走35分鐘的路,糖尿病患病風險減低80%。中國的研究也指出,高血糖者多走路,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減少40%。因為走路增加細胞胰島素受體的數量,讓胰島素的利用效率更高。

3、舒展身心幫大忙

壓力之下,血糖也會“噌噌”升高。杜克大學研究發現,簡單的放鬆運動就能平穩血糖。做做瑜伽,散散步;接電話前,深呼吸3次;開車帶孩子出去兜風;週末生活儘量豐富一些。

4、睡眠長短有講究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風險加倍。每天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風險增加3倍。睡得太多或太少都會干擾與血糖相關的激素。

5、合理膳食管住嘴

糖尿病患者要管住嘴,不吃含蔗糖、葡萄糖的食品。

主食方面經常吃一些粗糧,如蕎麥、豆類、糙米;副食則以蔬菜、瓜果為主,如苦瓜、大白 菜、番茄、黃瓜、蘋果等要常吃。

在家有條件時,變三餐為4~5餐,這樣可降低餐後血糖高峰,有利於血糖平穩。每天進食總量也不能太少,因為缺少食物向前 推動,腸蠕動減少,易引起便秘。

6、別忘記體檢

年齡超過45歲、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脂血症、高血壓、超重肥胖、嗜好抽煙、有長期偏食習慣、有巨大兒生育史的婦女等人群更應及早檢測血糖。

肥胖患者尤應定期抽檢血糖。40歲以上的人和在懷孕過程中出現過高血糖的女性也要特別注意。

7、別讓自己太孤單

糖尿病最愛找上“孤獨女性”。美國權威糖尿病雜誌《糖尿病護理》的一篇文章指出,單身女性糖尿病的發病率是有伴侶、孩子者的2.5倍。

結束語:

願你我,健康生活每一天!

使其不寒不燥,適用性更強。

2、以步當車更健康

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走35分鐘的路,糖尿病患病風險減低80%。中國的研究也指出,高血糖者多走路,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減少40%。因為走路增加細胞胰島素受體的數量,讓胰島素的利用效率更高。

3、舒展身心幫大忙

壓力之下,血糖也會“噌噌”升高。杜克大學研究發現,簡單的放鬆運動就能平穩血糖。做做瑜伽,散散步;接電話前,深呼吸3次;開車帶孩子出去兜風;週末生活儘量豐富一些。

4、睡眠長短有講究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風險加倍。每天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風險增加3倍。睡得太多或太少都會干擾與血糖相關的激素。

5、合理膳食管住嘴

糖尿病患者要管住嘴,不吃含蔗糖、葡萄糖的食品。

主食方面經常吃一些粗糧,如蕎麥、豆類、糙米;副食則以蔬菜、瓜果為主,如苦瓜、大白 菜、番茄、黃瓜、蘋果等要常吃。

在家有條件時,變三餐為4~5餐,這樣可降低餐後血糖高峰,有利於血糖平穩。每天進食總量也不能太少,因為缺少食物向前 推動,腸蠕動減少,易引起便秘。

6、別忘記體檢

年齡超過45歲、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脂血症、高血壓、超重肥胖、嗜好抽煙、有長期偏食習慣、有巨大兒生育史的婦女等人群更應及早檢測血糖。

肥胖患者尤應定期抽檢血糖。40歲以上的人和在懷孕過程中出現過高血糖的女性也要特別注意。

7、別讓自己太孤單

糖尿病最愛找上“孤獨女性”。美國權威糖尿病雜誌《糖尿病護理》的一篇文章指出,單身女性糖尿病的發病率是有伴侶、孩子者的2.5倍。

結束語:

願你我,健康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