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導彈為什麼必須豎著發射?可以橫著嗎?

【鐵拳大衛-武器知識第318期,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內容摘要:現代戰爭中完全奪取對方制空權,是決勝戰役的關鍵,由於受到飛航武器的快速發展,導彈的種類由單一變為多用途,

大致上可分為,地空導彈,岸艦導彈,空對空導彈,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戰略戰術導彈以及反衛星導彈。導彈具備遠端突防和精准打擊的能力,它的出現改變了戰爭的空間距離和現代制空權爭奪作戰思維方式。

(美軍“阿利·伯克”級艦發射“標準”-6導彈)

火箭第一次升空距離現在已經有90年之久,1926年,自從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戈達德“”將第一枚燃油助推火箭發射成功後便開啟了人類的火箭歷史。二戰期間,德國就引用其火箭搭載技術,研製出軍事領域的第一枚以火箭搭載為基礎的導彈。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導彈的國家。當時德國軍工利用現有技術和火箭技術的結合,研製的V1型就是是世界上第一枚飛航式導彈;而其同期研製的V2型也是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導彈。

德國空軍首次驗證這項火箭搭載導彈的技術,1944年6月,一枚枚火球拖著刺眼的光芒,像流星般的劃破倫敦夜空,從2000米高空垂直落向倫敦市區,當時德軍共向英國發射了8000多枚V-1型火箭導彈。由於當時的技術受限,

這種火箭採用脈衝噴氣式發動機,精度較低,飛行速緩慢,中途有40%被英國地面防空炮火擊落,有20%因自身故障而墜毀,只有30%有效地轟炸了倫敦。相繼德過又制定了研製大型火箭的計畫。至此德國就已經掌握液體火箭發動機自主式陀螺控制發射系統。由於陣線的潰敗,戰後,美國從德國引渡了幾十名火箭專家還沒收了上千份圖紙資料,(其中包括二戰德國著名的導彈專家布勞恩團隊)而且還繳獲了一部分製造火箭的儀器設備。

(德國這種火箭搭載導彈的技術也是開創了首款無人機的先河)

以導彈的使用為標誌,精確打擊和資訊化戰爭的來臨,如今,性能豐富的各種導彈已成為各國優先發展的軍事裝備。

射程小於1000公里的稱為近程導彈,1000~8000公里的稱為中程導彈,8000公里以上成為遠端和洲際導彈,洲際導彈也是我們俗稱的戰略導彈。它就好比是保護己方領土的“看家法寶”,通常使用核戰鬥部,在遂行打擊任務時可充當震懾武器以及摧毀敵方縱深防線和戰略目標,由最高統帥部直接掌握。大家可能經常看到的火箭都是垂直發射的,可能沒注意到導彈也是垂直發射的偏多,知道現在的導彈為什麼也要豎著發射?

(俄戰略部隊“白楊”洲際導彈實彈發射準備)

現代火箭垂直發射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最短時間突破大氣層。一旦深入高空,火箭馬上會改變方向,與地面平行飛行。(往上飛還要與空氣摩擦力和地球引力對抗,用速度換勢能,明顯吃虧只有,平行同地面的飛行方法是最合理的。)導彈也同樣,不過發射導彈不像火箭發射那樣麻煩,步驟多準備時間太久。目前戰略、戰術地空導彈和一些防空導彈也都是垂直發射的,由於可以快速展開部署,射擊無死角,垂直發射導彈可以有效防護己方全方位的空間安全,比如軍艦的上空。垂直發射系統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減少空間佔有面積,提升導彈的儲存空間和多個目標打擊範圍。

(052C型驅逐艦艦發射區域防空導彈)

大部分導彈是在高空或大氣層以外飛行,垂直發射可以減少大氣層內的運動距離,因為在發射一枚導彈後,所打擊的目標並不是在彈頭的初始指向彈道上,因此要瞬間提高射程來實現快速轉向。爾後迅速進入預定或變軌飛行彈道來攻擊目標。其實這也是實現導彈垂發一大技術難點。比如,美國海軍軍艦標準的垂發系統(MK41)就是代表作。該系統可同時支援反艦,反潛,防空自衛以及攻擊海岸線目標。一個模組組採用8個發射井為標準,一般有4,6,8,單元集中佈置,如果一艘軍艦部署6個單元來算的話,就是48個發射井。美國海軍先如今在新的驅護艦上都搭載了MK48型和適用於“海麻雀導彈”的升級型MK57垂發系統。

(美國海軍標準型MK-41導彈垂發系統)

只要是武器就會有缺陷,軍艦垂發系統也不是接近完美,佔用主體甲板面積大也有燒蝕作用,如果在戰時打完一輪導彈後很難對其發射模組進行再次裝填。(如果是潛艇就更麻煩了,因為潛艇必須借助專有的裝填工具)即便艦隊有大型補給水面艦吊裝起來還是相當耗時間的。

(美軍“阿利·伯克”級吊裝“改進型海麻雀”近防導彈)

總的來說利遠大於弊。可以這樣說,導彈的優點是大大的增加了打擊面積,缺點是,高科技含量過多造價成本太高。隨著高科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現如今導彈的分類會更加的多樣化。比如可利用戰機上的隱身技術,電子干擾,快速變軌以及充氣假彈頭等等的突襲系統。今後的導彈也要區分隱身和飛隱身型。再加上傳動裝置的進步,導彈將是未來第一個和對手交戰的武器。多數情況下,攔截來襲導彈分秒時間都是至關重要,如果不具備融合能力和多功能特性那就等著挨打吧!

鐵拳大衛每天為大家推送最精彩的軍事視頻、圖文乾貨、武器解讀,喜歡軍事的小夥伴記得關注我們哦!如果小編犯了錯,請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知道現在的導彈為什麼也要豎著發射?

(俄戰略部隊“白楊”洲際導彈實彈發射準備)

現代火箭垂直發射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最短時間突破大氣層。一旦深入高空,火箭馬上會改變方向,與地面平行飛行。(往上飛還要與空氣摩擦力和地球引力對抗,用速度換勢能,明顯吃虧只有,平行同地面的飛行方法是最合理的。)導彈也同樣,不過發射導彈不像火箭發射那樣麻煩,步驟多準備時間太久。目前戰略、戰術地空導彈和一些防空導彈也都是垂直發射的,由於可以快速展開部署,射擊無死角,垂直發射導彈可以有效防護己方全方位的空間安全,比如軍艦的上空。垂直發射系統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減少空間佔有面積,提升導彈的儲存空間和多個目標打擊範圍。

(052C型驅逐艦艦發射區域防空導彈)

大部分導彈是在高空或大氣層以外飛行,垂直發射可以減少大氣層內的運動距離,因為在發射一枚導彈後,所打擊的目標並不是在彈頭的初始指向彈道上,因此要瞬間提高射程來實現快速轉向。爾後迅速進入預定或變軌飛行彈道來攻擊目標。其實這也是實現導彈垂發一大技術難點。比如,美國海軍軍艦標準的垂發系統(MK41)就是代表作。該系統可同時支援反艦,反潛,防空自衛以及攻擊海岸線目標。一個模組組採用8個發射井為標準,一般有4,6,8,單元集中佈置,如果一艘軍艦部署6個單元來算的話,就是48個發射井。美國海軍先如今在新的驅護艦上都搭載了MK48型和適用於“海麻雀導彈”的升級型MK57垂發系統。

(美國海軍標準型MK-41導彈垂發系統)

只要是武器就會有缺陷,軍艦垂發系統也不是接近完美,佔用主體甲板面積大也有燒蝕作用,如果在戰時打完一輪導彈後很難對其發射模組進行再次裝填。(如果是潛艇就更麻煩了,因為潛艇必須借助專有的裝填工具)即便艦隊有大型補給水面艦吊裝起來還是相當耗時間的。

(美軍“阿利·伯克”級吊裝“改進型海麻雀”近防導彈)

總的來說利遠大於弊。可以這樣說,導彈的優點是大大的增加了打擊面積,缺點是,高科技含量過多造價成本太高。隨著高科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現如今導彈的分類會更加的多樣化。比如可利用戰機上的隱身技術,電子干擾,快速變軌以及充氣假彈頭等等的突襲系統。今後的導彈也要區分隱身和飛隱身型。再加上傳動裝置的進步,導彈將是未來第一個和對手交戰的武器。多數情況下,攔截來襲導彈分秒時間都是至關重要,如果不具備融合能力和多功能特性那就等著挨打吧!

鐵拳大衛每天為大家推送最精彩的軍事視頻、圖文乾貨、武器解讀,喜歡軍事的小夥伴記得關注我們哦!如果小編犯了錯,請多多包涵、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