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志明與春嬌》,思考愛情的同時順道開扒港風女裝沒落的這些年

港風,不論你買與不買,它就在這裡。

《春嬌救志明》上映沒幾天,火得一塌糊塗,首日票房超過3000萬,港式愛情再次因為它的樸實逼真攻陷了口碑榜,豆瓣評分高達7.6。志明與春嬌的愛情,

就像茶餐廳,很普通很常見,不高級也不太好吃,但可能你每天都在幫襯。如果常吃“霸道總裁套餐”,偶爾吃得平淡有趣也是極好的。

來自電影《春嬌救志明》

《志明與春嬌》系列電影從第一部上映至今,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當年某寶不少女裝標題還在熱炒“港風”字眼,

然而今天已經很少見。各種“歐美”、“日系”、“韓版”,佔據了多數標題的熱搜詞。到底什麼是 “港風”?我們從春嬌這個“港女”身上找一找港風的痕跡。

1、要那麼休閒就那麼休閒

春嬌從《志明與春嬌》起,一直都在穿街頭風休閒服。除了sephora的工作服外,都以衛衣、T恤等休閒服為主。

2、鍾愛純色

雖然偶爾會看見港風服裝有印花,但總體還是以純色為主。

3、藏在基礎款中的驚喜

港風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喜歡在基礎款中藏一些驚喜。

比如上圖這類款式,小馬甲搭配寬鬆皺褶上衣。

在香港服飾品牌i.t裡面(這裡指的而是i.t,不是IT。大IT是名牌如miumiu等大牌的集合地),這種類型的衣服很多。比如半裙下擺的各種不對稱:

再比如,各種T恤上的小心機:

廣州、深圳這邊的年輕人接觸港風比較早。在我們中學時代,從悄悄收在書桌底下看的港版雜誌《YES》,到後來我們這邊的娛樂雜誌《color可樂生活》等等,除了介紹本地時尚資訊,還會介紹很多港星的穿搭。這些都成為我們對“港風”的啟蒙讀物。

當年粵語歌壇炙手可熱的女明星,都是我們這邊的小夥伴的模仿物件。Twins、楊千嬅、容祖兒,她們出席活動的穿搭都會受到關注,她們還會不時成為本地雜誌的封面人物。

來自《可樂生活》的封面

來自《可樂生活》的封面

提到港風,不能不提i.t,作為一個港牌,裡面集合的品牌風格多元化,以前經常被娛樂明星加持。 但到現在,內地小花們機場街拍,多數都是大牌加身。比如theballroom分享的這一組周冬雨街拍照,身穿burberry套裝、背著versace的包。

現在觀眾們的視線也從港臺明星,向內地轉移。我們以前討論的TVB劇集、港片,好像越來越邊緣化,而內地偶像劇慢慢佔據我們越來越多的娛樂時間。大家都在擼《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時候,我一個人默默在看靠田蕊妮逆天演技撐住的《迷》。我身邊的同事們都說,已經忘了自己有多久不再看tvb劇集了。這些都導致了港風在內地漸漸退出大眾視野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我看了IT的官方社交帳號,最近發的一條關於女星的消息,是周秀娜為izzue加持。但周秀娜跟流量小花們所受的關注度,顯然不能相提並論。

除了娛樂界的影響,i.t好像也輸在了電商上。在網購盛行的今天,我對比了i.t線上線下店,某mall旗艦店的衣服上新速度比實體店慢,款式也少,一眼看上去非常基礎款,售價都偏高,來不及從平淡無奇中發現它的特別之處,已經點了右上角的叉叉。可能對於品牌來說,熱衷網購的人群不是他們的目標客戶,但在網購特別發達的今天,如果不受網友待見,很難擴大影響力。

在廣州,我平常逛得最多的不是i.t本身,而是它旗下各品牌店,比如choccolate:、Izzue、b+ab等等。每次去逛,我都有所收穫。雖然偶有款式不好駕馭,但普遍比較舒適,不少款式穿在身上比看圖片好看。

除了款式問題,早年的i.t,有不少品牌被小夥伴們究病品質差,照我的經驗看,最近這兩年在品質上已經有很大進步。至少去年冬天在b+ab買的外套,扔洗衣機裡洗了幾回,現在還是內襯正常,面料挺括。這件外套我喜歡的地方,就是長了一個俏皮的下擺。

b+ab外套

如果你覺得衣櫥很無聊,我建議你看看港風,它會讓衣櫥變得有趣一些,也會讓造型變得有趣一些。至於基礎款和歐風,可能還是買Uniqlo和zara、ur、HM之流更划算。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咱們明天再見吧!

再比如,各種T恤上的小心機:

廣州、深圳這邊的年輕人接觸港風比較早。在我們中學時代,從悄悄收在書桌底下看的港版雜誌《YES》,到後來我們這邊的娛樂雜誌《color可樂生活》等等,除了介紹本地時尚資訊,還會介紹很多港星的穿搭。這些都成為我們對“港風”的啟蒙讀物。

當年粵語歌壇炙手可熱的女明星,都是我們這邊的小夥伴的模仿物件。Twins、楊千嬅、容祖兒,她們出席活動的穿搭都會受到關注,她們還會不時成為本地雜誌的封面人物。

來自《可樂生活》的封面

來自《可樂生活》的封面

提到港風,不能不提i.t,作為一個港牌,裡面集合的品牌風格多元化,以前經常被娛樂明星加持。 但到現在,內地小花們機場街拍,多數都是大牌加身。比如theballroom分享的這一組周冬雨街拍照,身穿burberry套裝、背著versace的包。

現在觀眾們的視線也從港臺明星,向內地轉移。我們以前討論的TVB劇集、港片,好像越來越邊緣化,而內地偶像劇慢慢佔據我們越來越多的娛樂時間。大家都在擼《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時候,我一個人默默在看靠田蕊妮逆天演技撐住的《迷》。我身邊的同事們都說,已經忘了自己有多久不再看tvb劇集了。這些都導致了港風在內地漸漸退出大眾視野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我看了IT的官方社交帳號,最近發的一條關於女星的消息,是周秀娜為izzue加持。但周秀娜跟流量小花們所受的關注度,顯然不能相提並論。

除了娛樂界的影響,i.t好像也輸在了電商上。在網購盛行的今天,我對比了i.t線上線下店,某mall旗艦店的衣服上新速度比實體店慢,款式也少,一眼看上去非常基礎款,售價都偏高,來不及從平淡無奇中發現它的特別之處,已經點了右上角的叉叉。可能對於品牌來說,熱衷網購的人群不是他們的目標客戶,但在網購特別發達的今天,如果不受網友待見,很難擴大影響力。

在廣州,我平常逛得最多的不是i.t本身,而是它旗下各品牌店,比如choccolate:、Izzue、b+ab等等。每次去逛,我都有所收穫。雖然偶有款式不好駕馭,但普遍比較舒適,不少款式穿在身上比看圖片好看。

除了款式問題,早年的i.t,有不少品牌被小夥伴們究病品質差,照我的經驗看,最近這兩年在品質上已經有很大進步。至少去年冬天在b+ab買的外套,扔洗衣機裡洗了幾回,現在還是內襯正常,面料挺括。這件外套我喜歡的地方,就是長了一個俏皮的下擺。

b+ab外套

如果你覺得衣櫥很無聊,我建議你看看港風,它會讓衣櫥變得有趣一些,也會讓造型變得有趣一些。至於基礎款和歐風,可能還是買Uniqlo和zara、ur、HM之流更划算。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咱們明天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