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958年3月17日 美國“先鋒1號”發射成功

1958年3月17日,美國“先鋒1號”發射成功。經過多次失敗之後,

“先鋒TV-4號”火箭終於首次將“先鋒1號”送入預定的繞地軌道,週期為134.2分鐘,傾角達到34.25˚。

作為美國發射到地球軌道上的第二顆人造衛星,人們主要將“先鋒1號”運用於工程及跟蹤資料。因為這一衛星能夠發出某種穩定的信號,相關工作者可以根據這種信號跟蹤它的運動;還能利用其發出的無線電頻率信號來確定衛星和地面站之間的總電子量。除此之外,工程師們還在“先鋒1號”上安裝了兩個電熱調節器。

這些感測器可以在16天的時間裡測量航天器的內部溫度,工程師們因此能夠確定小型衛星熱保護子系統的有效性。

實際上,“先鋒1號”體積很小,直徑只有15.2釐米;重量也很輕,僅有1400多克。它只攜帶了一個10毫瓦108兆赫的水銀電池和一個5毫瓦108.3兆赫附著在衛星上的太陽能電池。

其中所攜帶的太陽能電池雖然功率小,但是卻開創了光電池應用的新紀元。它是以單晶矽太陽電池作為無線電發射器的電源,

這是太陽能電池在太空領域的首次應用。自此以後,太陽能電池就作為空間電源被實用化,在通信、廣播、氣象、資源探查、科學研究以及宇宙開發等方面也逐步做出了貢獻。

“先鋒1號”的電池發射器在1958年6月停止工作,太陽能電池也在1964年5月停用,此後這個沉寂的航天器只能通過地面的光學設備跟蹤到。

焦點新聞有孔蟲講述的“南海神話”英國將開發微創手術用可穿戴式機器人設備“蛟龍”號完整剖面調查西北印度洋新生火山脊美國木衛二探測器獲正式命名“天河一號”從最快世界冠軍到最忙勞動模範深空探測:2020年開啟火星之旅

精彩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