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風景更美的,是旅途中擋不住的桃花運

五一來臨,又到了出去浪的時節,你的遠方在哪呢?寧靜古樸的小鎮,

燈光曖昧的酒吧,春風染綠的橋頭,世界這麼大,你怎麼知道驀然回首的一刻,不會遇見怦然心動的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旅行已經與豔遇聯繫在一起。一波接一波的“中國十大豔遇城市排名”說明,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的旅行,而更在意同行的人。穩居豔遇城市榜首的麗江,從來不說自己的景色有多美,而是自稱“豔遇之都”,可見,旅途中的人遠比景色重要。

去哪找豔遇?

旅行是一場逃離,我們心中的遠方其實無關距離,只是一個讓你暫時忘卻日常,體驗新鮮感的地方。喜歡旅遊的人,心中懷著對生活的希望。當我們走出日常的條條框框,對事物的接受度更高,也更容易開放地擁抱未知。那麼,哪裡的豔遇機會最多呢?小編流覽了中國豔遇城市排名,發現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醉生夢死的繁華,例如深圳,珠海,上海;一類是小橋流水的寧靜,

例如麗江,成都,陽朔,杭州。無論紙醉金迷、人潮湧動的城市,還是民風淳樸、時光慵懶的古鎮,都讓人暫時忘記身前身後的瑣碎,發現旅途中的美好。

豔遇發生的地點也不盡相同。就像《成都》那首歌,“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你會挽著我的衣袖 我會把手揣進褲兜;走到玉林路的盡頭 坐在小酒館的門口……”除了情懷以外,趙雷確實發現了一個事實:街角與酒吧是最容易發生豔遇的地方。

一項針對途牛網用戶回饋的調研發現,古鎮、酒吧、客棧、戶外成為旅遊豔遇敘述中的關鍵字。除酒以外,音樂和咖啡也是重要的豔遇符號。相較於酒店(13%),客棧(28%)較能反映古城的旅遊特色;相較於房間(19%),街上(23%)更能遇到可以豔遇的人群;相較於餐廳(10%),酒吧(51%)則更適合豔遇,就像一家酒店的招牌寫著:“把自己灌醉,給別人機會”。

性旅遊還是浪漫旅遊?

豔遇本意是遇見美好,但是人們一般有兩種極端的觀點:一是把“豔遇”與“一☆禁☆夜☆禁☆情”劃為等號,往往是男女之間以性為欲求的有限的交往,較少涉及愛情,抱著遊戲心裡,拒絕責任,卻又常常超越社會階層和社會圈子。二是認為“豔遇”與一☆禁☆夜☆禁☆情、婚外戀、甚至性騷擾無關,只是城市人將孤獨的情感、衝動放大,是一種對美好事物或未知發生的情感的期許。

對於豔遇的態度,

男性比女性更加開放,在對一組遊記的統計中,主人公為男性的占47.5%,主人公為女性的占32.5%,其餘未透露性別。從這組樣本中可以得出,旅遊豔遇主體男性居多。此外,在旅遊豔遇的群體中,老闆和朋友也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豔遇不是單身旅遊者的專利,但凡結伴出遊的異性或者同性朋友,甚至是出遊的夫妻並不排斥豔遇。

那麼豔遇後續發展的幾率有多大呢?在40篇關於豔遇的遊記中,只有2人明確承認成為了戀人,有2人保持著朋友關係,其餘尚無法統計。看來豔遇不僅僅是一☆禁☆夜☆禁☆情,隨著人們情感需求的提升,豔遇是有可能發展成為愛情的。

為什麼旅途中更容易遇到愛情?

現在,旅行漸漸成為一種原生文化和小資文化的結合體:一邊去探尋未知的遠方,一邊尋找另一個自己。旅遊被視為是一種對“日常乏味生活的逃離”,其愉悅往往來自對禁錮的突破和對規誡的背離,而以情感捲入為目的的豔遇更是在日常生活中所不允許和充滿爭議的,反而使其成為令人期待的體驗。

豔遇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它是一種“節制的溫柔”。世相君張偉曾說,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和一個陌生的人見面,交談,這些給人的感覺是溫柔的,因為人們只是很淺地進入彼此的世界,然後迅速離開,不會帶來什麼影響,只留給你一段淺淺的記憶。當一個人深層次地介入你的生活,就不再容易保持溫柔,把越多力量用到你的身上,就會越多地干預你的心理狀態。所以這種溫柔常見於萍水相逢的旅途,卻很難存在於親密的人之間。

當今年輕人的社交網路已經從強關係的熟人社交,擴展到社交邊緣模糊的垂直社交或陌生人社交,因此也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新的人,建立新的交流。但是豔遇雖易,愛情不易,願每個人在旅途中愉悅身心的同時,能慎重把握與他人的關係,找到一份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本文數據來源於劉敏、孫延旭《旅遊豔遇:一種超越世俗的體驗——基於旅遊者建構的旅遊豔遇情境的初步研究》)

文/陰雪瑩

只有2人明確承認成為了戀人,有2人保持著朋友關係,其餘尚無法統計。看來豔遇不僅僅是一☆禁☆夜☆禁☆情,隨著人們情感需求的提升,豔遇是有可能發展成為愛情的。

為什麼旅途中更容易遇到愛情?

現在,旅行漸漸成為一種原生文化和小資文化的結合體:一邊去探尋未知的遠方,一邊尋找另一個自己。旅遊被視為是一種對“日常乏味生活的逃離”,其愉悅往往來自對禁錮的突破和對規誡的背離,而以情感捲入為目的的豔遇更是在日常生活中所不允許和充滿爭議的,反而使其成為令人期待的體驗。

豔遇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它是一種“節制的溫柔”。世相君張偉曾說,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和一個陌生的人見面,交談,這些給人的感覺是溫柔的,因為人們只是很淺地進入彼此的世界,然後迅速離開,不會帶來什麼影響,只留給你一段淺淺的記憶。當一個人深層次地介入你的生活,就不再容易保持溫柔,把越多力量用到你的身上,就會越多地干預你的心理狀態。所以這種溫柔常見於萍水相逢的旅途,卻很難存在於親密的人之間。

當今年輕人的社交網路已經從強關係的熟人社交,擴展到社交邊緣模糊的垂直社交或陌生人社交,因此也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新的人,建立新的交流。但是豔遇雖易,愛情不易,願每個人在旅途中愉悅身心的同時,能慎重把握與他人的關係,找到一份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本文數據來源於劉敏、孫延旭《旅遊豔遇:一種超越世俗的體驗——基於旅遊者建構的旅遊豔遇情境的初步研究》)

文/陰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