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炒股票跟看大片一樣,大家都說它好,未必真的好!

弱勢市場做超跌的而不做強勢的

1、 超跌的次新股與創業板更有操作價值

2、 要十分謹慎相對強勢的雄安個股、一帶一路、白酒、家電等消費類個股出現補跌。

現在的市場正在發生重要的變化,就是一直強勢的滬市在沒有能力觸摸3300之後,快速而有的效跌破了3200點,並且在上周首次開始弱于創業板。

這種情況不能用外部的經濟狀況來解釋,也不能用經濟政策和市場監管來解釋,只能用市場節奏、市場情緒和市場博弈來解釋。

具體說就是即便滬市在今後可以繼續比創業板強,現在也在進行指數的補跌,並且這種補跌還不能確認已經完成。

這種指數補跌表現為強勢板塊的輪流補跌。而先期下跌的市場或板塊則可能率先止跌反彈 按照這種邏輯,交易策略上就是要防守為主,簡單說就是,弱勢市場儘量做超跌反彈,而小心強勢補跌。

再具體些就是,指數上要關注創業板而謹慎主機板;操作熱點題材的要關注次新股,

而謹慎雄安題材; 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補跌,則前期所有的強勢板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即使是走勢好、口碑好的的白酒、醫藥與家電板塊都要格外小心。創出新高的一帶一路品種要加倍小心。

如果是按照攻守兼備的考慮,

首先就應該關注近期超跌的次新股,經過一段下跌後,我們對次新股的選擇標準有所提高,綜合考慮市盈率、絕對股價、主營業務利潤率和行業前景。尤其重視已經明確了中報預增的,要重點跟蹤,比如:新泉股份、弘亞數控和海利爾。

至於次新股是否操作要考慮兩個因素:

一是時機考慮,就是最好在一帶一路和雄安個股全面走弱,場內沒有明確的熱點時,現在看下周的後半周可能性較大;

二是要看次新股是否出現了明顯的領漲股,現在先看新巨集澤與資料港能不能持續上漲。

對於創業板個股的操作邏輯同樣是搶反彈,所以建議綜合考慮估值、超跌因素後,要重視是否有止跌跡象,比如銀之傑和網宿科技屬於同一類,就是長期下跌後,以放量漲停出現首次止跌跡象,隨後的回檔是否縮量就是關鍵; 而像昆侖萬維或三諾生物這種初步有雙底甚至三底跡象的個股,

就相對更加可靠,甚至可以進行中線跟蹤。

總的說,我們以反彈的角度看待下周行情,其中相對穩健的是次新股和創業板,十分謹慎的看待雄安板塊、一帶一路和消費類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