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工美亮相廣交會,精湛工藝引人稱讚

正值五一勞動節,一場成都企業展示“成都造”魅力的集體“勞作”也正在廣州火熱進行——第121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第三期展覽於5月1日在廣州全面開啟,“成都造•全球行”系列活動也從德國漢諾威國際工業博覽會即刻轉站至廣交會,

開啟“成都造•全球行”的國內首站活動。

據悉,在市政府、市商務委的組織支援下,成都工美作為成都交易團代表企業之一,攜成都工藝美術系列產品,亮相“廣交會”。

以“天橋大秀”、“展示陳列”、“互動表演”等形式,成都工美全面展示了“成都造”成都味,進一步助力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和影響力的提升,尋求“產業化”創新發展之路,讓世界感受成都的工藝之美。

成都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廳主任廖成珍和成都市商務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郭啟舟參觀成都工美展位

以變臉開場,以川劇傳音,用茶藝獻禮,隨著音樂的起止,蜀錦晚宴包、銀絲擺屏、漆器花瓶,以及蘊含成都元素和國際時尚設計的挎包、絲巾、首飾等走上秀台,“設計”、“創新”之力讓經典傳統之器煥發出新的活力。

現場直擊》》》

蜀錦丨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留匹晚霞

古有蜀錦於夕陽下錦江中的嘌練,今有其在廣交會舞臺上的展示。三千年歲月蕩滌,不滅其輝,獨升其美。廣交會天橋大秀上的回眸一笑,激起現場掌聲千遍。

蜀繡丨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蜀繡這一千年技藝,

上可達國禮,下可為民藏。在新一代蜀繡傳承人手中,更是變換萬千,成為奢侈品牌、時尚潮流的追逐之星。披肩、刺繡夾克、鞋履高定、禪意宮扇、雅藏家居……“方非一世,圓無一相”如神秘技法,呈現形式再怎樣變幻萬千,蜀繡永遠是那設計之靈,點睛之筆。

銀花絲丨流光容易老,素銀花絲俏

人們都說,金銀是世界上最不通情理的東西。可是,在成都,有一種用一雙素手將銀絲翻拉揉捏,填充點鏨的手藝,這手藝,將無情之銀,化成載情之物。銀絲工藝經2000年傳承,老手藝換發新時尚,這一件件如刺繡般精美的飾品,從傳統的耳環、項鍊等首飾,開發出胸針、婚典頭飾、香器、家居飾品等符合現代審美、涵蓋賞藏用全系列的精緻伴手禮。

竹編丨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竹編中有一種”瓷胎竹編“,又稱竹絲扣瓷,以瓷為胎,用竹絲編制而成。“百斤原竹僅抽絲八兩”,這纏來繞去的千年工藝,讓瓷器有了溫度,也緩解了沖茶的開水的滾燙,竹變為器,用它一貫的風骨,化滾茶為溫和,透過手的撫觸,內心似也平和如初。如今的瓷胎竹編工藝不僅讓國際一線品牌側目,紛紛開發高定產品,其環保、隔熱、防滑、耐乾燥、不變形、防蟲蛀、易清洗等特性,加之“風雅”之意,已成為現代茶禮、高端手包、定制家居的首選。

成都漆器丨雕鏤扣器,百伎千工,東西麟集,南北並湊

成都,中國漆藝發源地,三千年的漆美生活,器行天下,其工其光巧奪天工,禮成於此。以前,老成都的家家戶戶都有漆器,一個攢盒,就盛住了成都人的安逸與快樂。

“我們非常喜歡這些成都禮物,近距離瞭解感知之後,我更加喜歡成都,羡慕成都人了。他們對生活品質,對生活中美的挖掘和堅持,就是成都‘安逸、巴適’的最好解釋。這個‘成都造’活動,讓我們感受到的成都的美味、文化味、品味、韻味、變成了立體的,真的太棒了。” 現場消費者如是說。

竹編丨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竹編中有一種”瓷胎竹編“,又稱竹絲扣瓷,以瓷為胎,用竹絲編制而成。“百斤原竹僅抽絲八兩”,這纏來繞去的千年工藝,讓瓷器有了溫度,也緩解了沖茶的開水的滾燙,竹變為器,用它一貫的風骨,化滾茶為溫和,透過手的撫觸,內心似也平和如初。如今的瓷胎竹編工藝不僅讓國際一線品牌側目,紛紛開發高定產品,其環保、隔熱、防滑、耐乾燥、不變形、防蟲蛀、易清洗等特性,加之“風雅”之意,已成為現代茶禮、高端手包、定制家居的首選。

成都漆器丨雕鏤扣器,百伎千工,東西麟集,南北並湊

成都,中國漆藝發源地,三千年的漆美生活,器行天下,其工其光巧奪天工,禮成於此。以前,老成都的家家戶戶都有漆器,一個攢盒,就盛住了成都人的安逸與快樂。

“我們非常喜歡這些成都禮物,近距離瞭解感知之後,我更加喜歡成都,羡慕成都人了。他們對生活品質,對生活中美的挖掘和堅持,就是成都‘安逸、巴適’的最好解釋。這個‘成都造’活動,讓我們感受到的成都的美味、文化味、品味、韻味、變成了立體的,真的太棒了。” 現場消費者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