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順文化:關於手藝傳承不得不說的事

故宮

傳承匠心,一生一事,無大師之名,懷匠人之心。

在故宮博物館每一件文物的後面

有著這樣一群人

他們已經存在了幾百年

卻始終不為人知

《我在故宮修文物》以口述的形式撰寫了

12位頂級文物修復師的對歷史、對人生的回顧和感悟,同時也是一本故宮幾百年文物修復歷史的縮影。

在大時代的背景下,一群身懷絕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復師,默默地固守“冷宮”一隅,日復一日地打理著價值連城的“國寶”。他們是故宮裡的鐘錶匠、青銅匠、摹畫工、木器工、漆器工……他們一代一代薪火相傳,

是故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他們也被稱為“文物醫生”

他們記述了最多的一句話

“幹我們這一行的,必須得坐得住”

一幅畫紙要搓幾個月

一個鐘幾千個零件要裝一年

你看到的是枯燥無味的過程

深入其中,你卻能感受到,故宮修復師將歷史還原,時光穿梭,卻依然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

文化的傳承來自於對生活的熱愛

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

卻嚮往著詩與遠方

渴望有著不一樣的生活

卻一直平凡

同樣

山裡江南·文創園

聚集了安順地區的手藝人

他們用普通而又溫暖的手

傳承了上千年的技藝

蠟染

地戲面具

油紙傘

刺繡

陶瓷

楊婷婷,安順苗族人,80後苗族蠟染工藝傳承者。生於1985年的她是具有國際聲譽的“東方蠟染大師”楊金秀的侄孫女,家族裡有多人從事蠟染,從小耳濡目染的她自然地接觸並愛上了蠟染工藝。現在的她拿起蠟刀,用雙手與智慧,傳承了蠟染這一古樸的文化。

鮑文紅,安順市西秀區劉官鄉周官村,1995年跟隨師傅學習木雕技藝至今,在一刀一刻中,為地戲面具賦予了靈魂。

作為安順人

他們用時間,打磨這雙手

用這雙手傳承了千年的傳統文化

他們說

希望未來,還能一直與熱愛的事業為伍

為了將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將複雜的手藝簡單化

讓人們更好地瞭解傳統文化

山裡江南·文創園

3月推出

手工體驗活動

皮具的手工體驗

絲巾的手工體驗

皮具工具

製作過程及成品

絲巾

白與藍的搭配

點綴不一樣的桃花三月

簡單的生活態度

感悟不一樣的人生

瞭解傳統文化

感悟傳統文化帶給你的不一樣的感動

活動時間:3月11日~3月31日

每日10:00~16:00

參與方式:持手工體驗劵進館即可參加

活動地點:貴州省安順市舊州·山裡江南繡樓

聯繫電話:0851-33220332

油紙傘

刺繡

陶瓷

楊婷婷,安順苗族人,80後苗族蠟染工藝傳承者。生於1985年的她是具有國際聲譽的“東方蠟染大師”楊金秀的侄孫女,家族裡有多人從事蠟染,從小耳濡目染的她自然地接觸並愛上了蠟染工藝。現在的她拿起蠟刀,用雙手與智慧,傳承了蠟染這一古樸的文化。

鮑文紅,安順市西秀區劉官鄉周官村,1995年跟隨師傅學習木雕技藝至今,在一刀一刻中,為地戲面具賦予了靈魂。

作為安順人

他們用時間,打磨這雙手

用這雙手傳承了千年的傳統文化

他們說

希望未來,還能一直與熱愛的事業為伍

為了將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將複雜的手藝簡單化

讓人們更好地瞭解傳統文化

山裡江南·文創園

3月推出

手工體驗活動

皮具的手工體驗

絲巾的手工體驗

皮具工具

製作過程及成品

絲巾

白與藍的搭配

點綴不一樣的桃花三月

簡單的生活態度

感悟不一樣的人生

瞭解傳統文化

感悟傳統文化帶給你的不一樣的感動

活動時間:3月11日~3月31日

每日10:00~16:00

參與方式:持手工體驗劵進館即可參加

活動地點:貴州省安順市舊州·山裡江南繡樓

聯繫電話:0851-3322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