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氣場和立場都十分堅定的“比亞迪”,已最先實現自主量變到質變!

【懂車之道 銷量分析】中國的汽車產業從仿造起步,一開始就面對著中國龐大的市場。只要逆向一個車型,車能順利跑起來,車顯然就賣得出去,並且賣得好。這是中國汽車行業早期的狀態,

在野蠻生長時期,造就了中國的幾大汽車企業。在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早期,奇瑞QQ,比亞迪F3都創造銷量的奇跡,一個月數萬輛也就是相當於如今的吉利博越和哈弗H6差多少。

中國汽車行業也有過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隨著合資汽車廠商不斷降價,

推出適合中國市場的車型,中國廠商都感到了壓力。長城、長安,吉利、奇瑞、比亞迪都在一段時間遇到麻煩。長期以來,長城的技術積累一直被人詬病,在其他幾個廠商紛紛拿出自主發動機的時候,長城還在用東安三菱。但是長城H6卻創造了銷量的奇跡。因為它把握住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所以市場在邊,誰也不能控制,都只能迎合市場?

不得不說中國市場是千變萬化的,也是隨著政策的扶持而興起的新能源市場,如今走向平穩期,比起傳統燃油車而言,新能源的未來固然是有優勢的,但是得需要基礎配套設施的輔助,所以目前來看增速過慢。隨著全民都在討論節能減排的口號,汽車作為最大二氧化碳排放者,

隨著這樣的偽命題出現,所以就有了大量資本湧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當然新能源汽車還享有國家的補貼,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真正盈利的不多。目前,比亞迪在逐漸恢復元氣,3月多款車型迎來報復性增長。乘聯會廠商的資料顯示,比亞迪秦EV在3月銷量為1678輛,同比增長633%,環比增長356%;比亞迪e5銷量為1567,同比增長207%,環比增長282%;比亞迪e6銷量雖然同比下滑,但環比增長1362%達到1067輛。
此外,比亞迪插電式混動車唐和秦3月銷量分別為1509輛和248輛,環比增長分別為48%和42%。

《懂車之道》獲悉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2017年1月到2月份被美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之後,終於在3月銷量達到2.75萬輛,環比增長67%,同比增長76%,再度反超美國7000多輛,並在今年第一季度以49477輛的銷量保住了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車市的地位。

不過一向在國內與新能源標榜自己的比亞迪,也是連續兩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的比亞迪,經過今年前兩個月暴跌之後,目前也逐漸恢復元氣。比亞迪在面對國內新能源政策調整,以及國內新能源眾多新加入的競爭對手,可見市場競爭加劇,承受巨大市場壓下的“比亞迪” 做了哪些動作?

當然道哥也看到了比亞迪最新的一個動作方向,就在早前的4月17日,比亞迪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傳福在上海車展前夕談及比亞迪未來的新能源發展戰略。談到,電動車行業的下一個爆發點將是私家車,並且在中短期內,插電式混合動力將是主流,未來3到5年,比亞迪將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推廣雙模車。

加快搶佔國內外市場

鑒於新能源的發展前景,車企以及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快新能源汽車的佈局。面對新能源政策的調整以及眾多新能源車企的進攻,作為守擂者的比亞迪正使出渾身解數來尋找新契機。目前,比亞迪正加快推出新車來擴大自己在產品多樣性上所佔有的優勢。距今年2月底推出唐100、秦100兩款新能源汽車不到兩個月時間,比亞迪又於4月17日晚推出重磅新能源車宋DM和宋EV300。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舒酉星談到,比亞迪是唯一掌握電池、電機以及電控的車企,這有利於比亞迪搶佔新能源汽車市場。

不僅在國內市場尋求突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上也在提速。目前已進入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城市的比亞迪,繼在美國、巴西等國家設立工廠之後,投資2000萬歐元的匈牙利電動大巴工廠在本月初也正式落成並投產,這是中國新能源品牌在歐洲投資興建的第一座電動車工廠。比亞迪正加速拓展其全球新能源版圖。王傳福直言,隨著沃爾夫岡·艾格等國際團隊加入,將進一步加快比亞迪國際化的步伐。

品牌國家路線

一向來在行銷上不怎麼下功夫的比亞迪,今破天荒的做了一些類的行銷動作,但是苦於效果一般,道哥近期看到比亞迪為抓住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打出國際化的牌子,來推進比亞迪“電動未來”戰略。從以下這些動作可以看出比亞迪有意在重新拾起造車的想法,比如邀來賓士底盤專家加盟;以及奧斯卡影帝,聯合國氣候變化“和平大使”萊昂納多擔任比亞迪新能源代言人之外。

另外比亞迪汽車最大的問題,就像很多網友說的那樣“顏值太低”,但是這很可能從此改變,因為比亞迪的設計總監換了,它就是前奧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這是比亞迪重金聘來擔任比亞迪設計總監。名下作品有奧迪Q7、奧迪R8和奧迪TT,均出自沃爾夫岡·艾格。道哥就不賣關子,最大的體現在與4月17日晚上的比亞迪發不上的動作,帶著全新設計理念與王朝概念車亮相,我們看到了其中部分設計項目,據工作人介紹這將是未來量產車型的設計項目。

在國內市場,消費者非常注重汽車產品的高顏值。就是所謂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現在,越來越多自主車企加入整合國際設計資源的行列中。就像王傳福信心滿滿地表示那樣:“將會有顛覆性的變化,汽車設計、底盤工藝等世界級團隊的加入,與比亞迪的世界級技術,形成合力。”比亞迪如果在顏值上做出改動,在很大程度上會有很多消費者放棄成見轉而支持。

比亞迪的技術儲備

相信大家對於比亞迪汽車並不陌生,技術部分也並不差;比亞迪的核心技術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但是都知道比亞迪汽車癡迷於新能源汽車可是業界有名,也確實在世界上取得了一些榮譽,榮譽歸榮譽;雖然未來趨勢是新能源汽車。可以看到比亞迪投入鉅資開發這些技術,本著逆向不要緊,只要能好用就行,所以比亞迪的技術就快馬上線。

比亞迪在短短幾年開發出渦輪直噴發動機,1.5T、2.0T,如今在搞這個可惡的雙離合變速箱,有幹式,有濕式,搞電動車,搞電機,搞電池,當年秦5.9秒的0-100公里加速,賺足了汽車媒體文章。不過技術是有了,對於比亞迪本身而言資源總是有限的,投入到基礎研發上面。所以在迎合消費者就難以去很好的兼顧。所以比亞迪這幾年在車型上發展沒有較大的進步,已經有幾年還在原地踏步,只是做小改款。

從這些個車型表現來看,比亞迪是一個技術導向的汽車企業,堅持正向研發,這裡不談早前的外觀設計,山寨的有點過分了。從以上的技術可見,自主品牌比亞迪這些年在技術上的積累已經過了大的關口,已到了技術深化加沉澱的時間節點上,如今比亞迪要做的就是做好消費者體驗部分。

不過沒有關係,既然比亞迪的短板是外觀設計、內飾、做工,這些在目前全球化技術共用的時代背景下,這些貌似可以花錢購買技術或者技術合作實現。只要想解決並不難,比如歐洲成熟汽車市場中有那麼多設計公司,只要比亞迪肯花錢,解決外觀和內飾的不足,不在話下。然而比亞迪在底盤技術也是薄弱點,這也是能靠買解決的,在國內廣汽就是例子。 這麼講比亞迪並不是不能做出迎合消費的汽車,但是考慮到短期效益,並不能下決心,如今來看比亞迪是開始在這一方面做出投入。

電動客車領域的搶佔先機

2016年,比亞迪新能源領域全球總銷量約11.4萬台,同比2015年增長70%,居全球首位。其中,新能源客車全年銷售13278台,環衛及物流車859台,去年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1.4萬台,同比增速高達162%。另外,2016年6米以上客車生產企業銷量排名中,比亞迪佔據行業第四;公交客車銷量排名第三;而在10米以上中大型新能源客車銷量排名中,比亞迪佔據行業第一。以上這些資料表明,比亞迪已進入國內一線客車陣營,新能源客車領域甚至稍有領先。

其實,比亞迪宣佈正式進軍純電動客車領域其實是在2009年。2010年,在巴菲特、芒格、比爾·蓋茨見證下,首台K9純電動客車在湖南長沙基地才下線。比亞迪進入客車市場還不到10年,卻做出現在輝煌的戰績。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就是三電技術,分別是電機、電池與電控,其中電控也分整車電控、電機控制系統與電池管理系統。目前,國內大部分主機只掌握了整車電控部分(VCU),對電機、電池、電機控制器與電池管理系統則比較陌生。而比亞迪則全部掌握,並自主研發製造。

抓住了新能源高速發展的機遇

比亞迪走新能源路線,因為電池價格的因素,新能源的市場化還是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中國城市越來越嚴重的霧霾和擁堵給了比亞迪汽車一個大大的機會。而除了北京之外各個城市的限牌政策規定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可以直接取得牌照,是可以實現無須搖號和拍賣。這讓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在乘用車市場有了競爭力。趕上了快速通道,不過,從技術的成熟程度看,插電混合動力的核心依然是電池、電機、電控、發動機、底盤,比亞迪在電動車已經搶先國際國內對手一步,在這裡是有更強的競爭力。

雖然比亞迪的新能源車銷量回暖,但細分的朋友可以看到一些競爭對手的增速迅猛甚至更快。3月份,北汽EC系列和EU系列3月的銷量分別為3605輛和2068輛,吉利知豆D2銷量為3593輛,帝豪EV銷量也達到1804輛。此外,蔚來等新能源車後來者也十分兇猛,將在上海車展上亮相強大的產品陣營,加入新能源汽車的爭奪戰。

【總結】:道哥也看到了比亞迪今年的一些大動作,到底未來能發展得更好好嗎?這要看具體的實際效果,近幾年來自主品牌加入新能源戰隊的品牌越來越多,比亞迪也無形中感受到了歷史性的壓力。隨著2017年到來,新能源汽車政策進行較大的調整,其中包含細化補貼標準以提高技術門檻、設置補貼上限以減少補貼依賴並抑制地方保護、改變補貼支付方式以強化審核體系等。在政策調整影響下,雖然國內新能源汽車有點放緩,但隨著政策逐漸趨穩以及企業不斷採取新的新應對措施,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正逐漸走強。

從今年1月的0.65萬輛到2月的1.65萬輛再到3月到2.75萬輛。早前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可期待較快的增長。”這樣就預示這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又再次迎來了新的機遇,如今在比亞迪再次回歸傳統動力的燃油車,再次預示著比亞迪將會在新能源與傳統燃油車領域同時發力,對於未來的比亞迪《懂車之道》還是有蠻多期待的。畢竟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給了國人太多期待和榮耀。更多汽車資訊,請繼續關注懂車之道。(圖文:懂車之道 道哥 編輯)

本文為“懂車之道”自媒體原創。不得轉載。汽車新媒體矩陣:懂車之道|SUV看點

當然道哥也看到了比亞迪最新的一個動作方向,就在早前的4月17日,比亞迪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傳福在上海車展前夕談及比亞迪未來的新能源發展戰略。談到,電動車行業的下一個爆發點將是私家車,並且在中短期內,插電式混合動力將是主流,未來3到5年,比亞迪將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推廣雙模車。

加快搶佔國內外市場

鑒於新能源的發展前景,車企以及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快新能源汽車的佈局。面對新能源政策的調整以及眾多新能源車企的進攻,作為守擂者的比亞迪正使出渾身解數來尋找新契機。目前,比亞迪正加快推出新車來擴大自己在產品多樣性上所佔有的優勢。距今年2月底推出唐100、秦100兩款新能源汽車不到兩個月時間,比亞迪又於4月17日晚推出重磅新能源車宋DM和宋EV300。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舒酉星談到,比亞迪是唯一掌握電池、電機以及電控的車企,這有利於比亞迪搶佔新能源汽車市場。

不僅在國內市場尋求突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上也在提速。目前已進入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城市的比亞迪,繼在美國、巴西等國家設立工廠之後,投資2000萬歐元的匈牙利電動大巴工廠在本月初也正式落成並投產,這是中國新能源品牌在歐洲投資興建的第一座電動車工廠。比亞迪正加速拓展其全球新能源版圖。王傳福直言,隨著沃爾夫岡·艾格等國際團隊加入,將進一步加快比亞迪國際化的步伐。

品牌國家路線

一向來在行銷上不怎麼下功夫的比亞迪,今破天荒的做了一些類的行銷動作,但是苦於效果一般,道哥近期看到比亞迪為抓住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打出國際化的牌子,來推進比亞迪“電動未來”戰略。從以下這些動作可以看出比亞迪有意在重新拾起造車的想法,比如邀來賓士底盤專家加盟;以及奧斯卡影帝,聯合國氣候變化“和平大使”萊昂納多擔任比亞迪新能源代言人之外。

另外比亞迪汽車最大的問題,就像很多網友說的那樣“顏值太低”,但是這很可能從此改變,因為比亞迪的設計總監換了,它就是前奧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這是比亞迪重金聘來擔任比亞迪設計總監。名下作品有奧迪Q7、奧迪R8和奧迪TT,均出自沃爾夫岡·艾格。道哥就不賣關子,最大的體現在與4月17日晚上的比亞迪發不上的動作,帶著全新設計理念與王朝概念車亮相,我們看到了其中部分設計項目,據工作人介紹這將是未來量產車型的設計項目。

在國內市場,消費者非常注重汽車產品的高顏值。就是所謂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現在,越來越多自主車企加入整合國際設計資源的行列中。就像王傳福信心滿滿地表示那樣:“將會有顛覆性的變化,汽車設計、底盤工藝等世界級團隊的加入,與比亞迪的世界級技術,形成合力。”比亞迪如果在顏值上做出改動,在很大程度上會有很多消費者放棄成見轉而支持。

比亞迪的技術儲備

相信大家對於比亞迪汽車並不陌生,技術部分也並不差;比亞迪的核心技術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但是都知道比亞迪汽車癡迷於新能源汽車可是業界有名,也確實在世界上取得了一些榮譽,榮譽歸榮譽;雖然未來趨勢是新能源汽車。可以看到比亞迪投入鉅資開發這些技術,本著逆向不要緊,只要能好用就行,所以比亞迪的技術就快馬上線。

比亞迪在短短幾年開發出渦輪直噴發動機,1.5T、2.0T,如今在搞這個可惡的雙離合變速箱,有幹式,有濕式,搞電動車,搞電機,搞電池,當年秦5.9秒的0-100公里加速,賺足了汽車媒體文章。不過技術是有了,對於比亞迪本身而言資源總是有限的,投入到基礎研發上面。所以在迎合消費者就難以去很好的兼顧。所以比亞迪這幾年在車型上發展沒有較大的進步,已經有幾年還在原地踏步,只是做小改款。

從這些個車型表現來看,比亞迪是一個技術導向的汽車企業,堅持正向研發,這裡不談早前的外觀設計,山寨的有點過分了。從以上的技術可見,自主品牌比亞迪這些年在技術上的積累已經過了大的關口,已到了技術深化加沉澱的時間節點上,如今比亞迪要做的就是做好消費者體驗部分。

不過沒有關係,既然比亞迪的短板是外觀設計、內飾、做工,這些在目前全球化技術共用的時代背景下,這些貌似可以花錢購買技術或者技術合作實現。只要想解決並不難,比如歐洲成熟汽車市場中有那麼多設計公司,只要比亞迪肯花錢,解決外觀和內飾的不足,不在話下。然而比亞迪在底盤技術也是薄弱點,這也是能靠買解決的,在國內廣汽就是例子。 這麼講比亞迪並不是不能做出迎合消費的汽車,但是考慮到短期效益,並不能下決心,如今來看比亞迪是開始在這一方面做出投入。

電動客車領域的搶佔先機

2016年,比亞迪新能源領域全球總銷量約11.4萬台,同比2015年增長70%,居全球首位。其中,新能源客車全年銷售13278台,環衛及物流車859台,去年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1.4萬台,同比增速高達162%。另外,2016年6米以上客車生產企業銷量排名中,比亞迪佔據行業第四;公交客車銷量排名第三;而在10米以上中大型新能源客車銷量排名中,比亞迪佔據行業第一。以上這些資料表明,比亞迪已進入國內一線客車陣營,新能源客車領域甚至稍有領先。

其實,比亞迪宣佈正式進軍純電動客車領域其實是在2009年。2010年,在巴菲特、芒格、比爾·蓋茨見證下,首台K9純電動客車在湖南長沙基地才下線。比亞迪進入客車市場還不到10年,卻做出現在輝煌的戰績。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就是三電技術,分別是電機、電池與電控,其中電控也分整車電控、電機控制系統與電池管理系統。目前,國內大部分主機只掌握了整車電控部分(VCU),對電機、電池、電機控制器與電池管理系統則比較陌生。而比亞迪則全部掌握,並自主研發製造。

抓住了新能源高速發展的機遇

比亞迪走新能源路線,因為電池價格的因素,新能源的市場化還是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中國城市越來越嚴重的霧霾和擁堵給了比亞迪汽車一個大大的機會。而除了北京之外各個城市的限牌政策規定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可以直接取得牌照,是可以實現無須搖號和拍賣。這讓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在乘用車市場有了競爭力。趕上了快速通道,不過,從技術的成熟程度看,插電混合動力的核心依然是電池、電機、電控、發動機、底盤,比亞迪在電動車已經搶先國際國內對手一步,在這裡是有更強的競爭力。

雖然比亞迪的新能源車銷量回暖,但細分的朋友可以看到一些競爭對手的增速迅猛甚至更快。3月份,北汽EC系列和EU系列3月的銷量分別為3605輛和2068輛,吉利知豆D2銷量為3593輛,帝豪EV銷量也達到1804輛。此外,蔚來等新能源車後來者也十分兇猛,將在上海車展上亮相強大的產品陣營,加入新能源汽車的爭奪戰。

【總結】:道哥也看到了比亞迪今年的一些大動作,到底未來能發展得更好好嗎?這要看具體的實際效果,近幾年來自主品牌加入新能源戰隊的品牌越來越多,比亞迪也無形中感受到了歷史性的壓力。隨著2017年到來,新能源汽車政策進行較大的調整,其中包含細化補貼標準以提高技術門檻、設置補貼上限以減少補貼依賴並抑制地方保護、改變補貼支付方式以強化審核體系等。在政策調整影響下,雖然國內新能源汽車有點放緩,但隨著政策逐漸趨穩以及企業不斷採取新的新應對措施,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正逐漸走強。

從今年1月的0.65萬輛到2月的1.65萬輛再到3月到2.75萬輛。早前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可期待較快的增長。”這樣就預示這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又再次迎來了新的機遇,如今在比亞迪再次回歸傳統動力的燃油車,再次預示著比亞迪將會在新能源與傳統燃油車領域同時發力,對於未來的比亞迪《懂車之道》還是有蠻多期待的。畢竟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給了國人太多期待和榮耀。更多汽車資訊,請繼續關注懂車之道。(圖文:懂車之道 道哥 編輯)

本文為“懂車之道”自媒體原創。不得轉載。汽車新媒體矩陣:懂車之道|SUV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