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投資理財中銀行理財與私募基金,你不知道的騙局

隨便著2017年行情的上漲與兩會的熱點,市場的關注人氣在不斷增加,選擇投資理財的人群也在變得多了,但很多投資者會選擇在銀行理財或者私募基金中選擇產品,但如果這兩種投資工具中存在的陷阱有哪些?你都知道嗎?

下面理財早知道分給大家重點講解一下這兩類的投資工具中的介紹!

一:銀行理財產品

1,我們大家都知道通常正規的投資產品都有相關的代碼屬性,像股票,基金等。都會有理財代碼,銀行的理財產品同樣也有產品代碼 ,

我們在銀行中投資理財在交易時,上面都會顯示有交易代碼,如:月利(XXX號)等有很多編號,如果你遇到沒有編號的產品,只有一個名稱,就需要小心了,這類的產品,可能就不是銀行體系中發行的理財產品。

2,在投資銀行中的理財產品裡,我們很多投資者都會選擇簽訂風險測試表,來確認投資者的風險情況,另外在投資後落款處,也會有本人的簽名處,

但在這裡就需要小心了,一定要看清楚甲方是否是銀行,如果是某XX管理公司的名字,這一定不是銀行發行的產品。

總結:如果以上兩點,你遇到了,以後就需要小心了,如果發生一些違約情況,可能你是在銀行買的,但不屬於銀行的理財產品,銀行是不會管了,而且會連帶著產品公司,會出現很多糾紛所以,在這裡選擇投資銀行產品裡,需要看清楚的地方。

二:私募基金產品

1,對於私募產品來說,可能不像公募一樣面向大眾進行銷售,所以在爆光率上比較低。針對特定的投資人群,進行募集銷售的一款產品,私下進行宣傳與介紹,這類產品,一般不會通過打廣告,電視或者報紙等方式推廣,這屬於違規。如果你在市場上發現有機構或者個人以這種方式宣傳私募基金產品,

就一定需要小心了!這類的產品可能不是正規平臺出的,而且存在很大的風險,正規的平臺不會這樣做,所以我們普通投資者,一般在市場上比較難買點私募類的產品。

2,在投資理財產品中,私募產品也是有門檻規定的,很多私募類的產品門檻都在50萬或者100萬以上,也會出現一些300萬或者1000萬為門檻的產品,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門檻規定,

因為對於私募產品來說,做股權投資或者是做證券投資都會有比較大的風險,需要比較多的資金進行投資,這樣也能得到相應高的回報率。

總結:雖然很多人比較少能接觸到私募類的產品,門檻比較高,都是有錢投資者投資的產品,但這類產品都需要經政府備案,所以安全性上比較靠譜,但這只說明了比較正規,但也不保障一定有收益或者能賺錢,投資都有風險,適合自己最好。

希望以上的兩種理財投資工具能幫助到想投資理財的朋友。

萃華金店 足金 黃金 投資金條 投資 金磚金塊 支持複檢 收藏 200克(需訂做.一周左右到貨) ¥66000 購買

適合自己最好。

希望以上的兩種理財投資工具能幫助到想投資理財的朋友。

萃華金店 足金 黃金 投資金條 投資 金磚金塊 支持複檢 收藏 200克(需訂做.一周左右到貨) ¥66000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