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迎“五四” 貴州團員青年線上線下共學“黃大發精神”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吳迪)“天上的銀河流淌在星空,地上的天渠湧流在心中;草王壩的山青了,田也綠了;黃大發的臉笑了,頭也白了……”5月3日,在參觀了“大發渠”之後,貴州省青聯委員、省交通運輸廳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蕭子靜奮筆寫下一首名為《天渠》的詩,

他說,“黃大發精神”就是貴州決勝脫貧攻堅的信心加油站。

5月3日上午10點,為了學習、傳承、踐行“黃大發精神”,共青團貴州省委、貴州省青聯組織了50余名各界團員、青年到訪遵義市播州區草王壩村,參觀“時代楷模”黃大發老支書帶領全村群眾歷經36年打造的“大發渠”。在“五四”青年節前夕這樣的特殊時刻,

共同學習黃大發一生只為鑿一渠的堅守精神,學習一名老黨員全心全意為老百姓辦實事的純樸信念。

50余名貴州團員青年參觀“大發渠”

“這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向身邊的老黨員學習這種堅守、一心一意為老百姓幹實事的堅守精神,讓青年人更加堅定奮鬥的信念和信心,

特別是讓貴州廣大青年在脫貧攻堅的戰役中更加堅定地投入其中、奉獻青春。”共青團貴州省委統戰部部長、省青聯秘書長毛莉說,這是“青年之聲”所舉行的一次線下體驗活動,旨在讓團員青年更為直觀地感受到“大發渠”的不易,感受到黃大發不屈不撓、為民謀福的堅定意志。

“大發渠”依託峭壁而建,地勢險峻。幾個年輕人在渠邊參觀時,

都覺得心有餘悸,“這裡太高了,太險了!”

“不忘初心,青春堅守。這個就是此刻我最想說的。”在參觀“大發渠”之後,貴州師範學院15級思政1班團支部書記石羽婷說。

貴州“青年之聲”網路平臺主題活動頁面

團省委“青年之聲”辦公室負責人呂亞超說,除了組織團員青年線下參觀“大發渠”,

貴州“青年之聲”網路平臺也已設立“不忘初心跟黨走——貴州各界團員青年積極學習、傳承黃大發精神”主頁,讓全省團員青年線上上積極討論、分享學習“黃大發精神”的心得,通過線上線下的聯動,讓“黃大發精神”在青年心中紮根,成為青年在“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奮力開創多彩貴州新未來”征程中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