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她們,用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的“半邊天”

她們與男人一樣,頂著烈日勞動在鋼筋水泥之間,

一眼甚至看不出一點柔弱。這些用自己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半邊天”的女工,亦是丈夫的妻子,是孩子口中的媽媽。(本期作者:原浩)

“攻堅2017”正在進行。在台江蘇寧二期工程現場,近800位元工人用自己的汗水推動著高樓拔地而起。今年49歲的檀梅珍是工地上一名塔吊信號女工,

在烈日下,她緊盯著塔吊細長的擺臂,指揮著塔吊工人下一步操作。

檀梅珍是工地為數不多的女工之一。“在工地上,女工的數量只占所有工人的百分之五左右。”檀梅珍說。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越來越多的女性跟著丈夫來到城市,

來到丈夫所在的工地,一邊工作一邊照顧著丈夫。

混跡在鋼筋水泥之間,女工收起了女性的柔美,不著妝容的臉龐流淌著細密的汗水。今年46歲的楊尚珍來自四川,來到福州工作已經15個年頭。楊尚珍說,“比起男工人,女工更多地從事著輕體力的工作。

在城市建設中,女工是一枚平凡的“螺絲釘”;在家庭生活中,女工卻是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親,是頂起生活的“半邊天”。在工作之余,大多數女工還承擔著照顧丈夫的責任,數年前,楊尚珍與丈夫決定將孩子接到福州一起生活。

並非所有女工都能與自己的孩子相守。今年26歲的陳娟是工地的一名架子工,來福州工作的她將四歲的孩子留在貴州老家托父母照顧。

她們,用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的“半邊天”

在工作之中,

陳娟最牽掛的就是在遠方的孩子。“安靜的時候不自覺地就想起孩子,忍不住了就給家裡打電話。”陳娟說,“打電話時,聽著孩子在那頭喊著‘媽媽、媽媽’,聽著聽著就哭出了聲。”

她們,用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的“半邊天”

今年30歲的陳亞非老家湖南,來到福州工作3年,比勞累還難克服的是對孩子的思念。“今天吃了什麼呀?在學校有沒有聽老師的話?”陳亞非和5歲兒子的通話中全部都是圍繞孩子生活細節的內容。

她們,用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的“半邊天”

“如果家裡沒有緊急情況,一般一年回家一次,就在春節的時候。”今年32歲的鐘荷來自湖南,8歲的孩子也不在自己身邊。“工作繁忙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想將來回的車費省下來,過年的時候多帶些錢回家。”鐘荷說。

她們,用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的“半邊天”

提起自己在重慶上大學的孩子,饒益倍感自豪。“孩子大了,自己也就不用時時刻刻操心。”饒益說,“現在科技進步了,有空的時候還能和孩子視頻聊天。”每次視頻都能給饒益的生活帶來不少慰藉。

她們,用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的“半邊天”

下了工,王中鳳與工友吃著簡單的午餐,然後抓緊時間休息,為下午的工作養精蓄銳。像她們這樣的一大批女性工人,巾幗不讓鬚眉,用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的“半邊天”,詮釋女性的另一種美。

來到福州工作3年,比勞累還難克服的是對孩子的思念。“今天吃了什麼呀?在學校有沒有聽老師的話?”陳亞非和5歲兒子的通話中全部都是圍繞孩子生活細節的內容。

她們,用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的“半邊天”

“如果家裡沒有緊急情況,一般一年回家一次,就在春節的時候。”今年32歲的鐘荷來自湖南,8歲的孩子也不在自己身邊。“工作繁忙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想將來回的車費省下來,過年的時候多帶些錢回家。”鐘荷說。

她們,用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的“半邊天”

提起自己在重慶上大學的孩子,饒益倍感自豪。“孩子大了,自己也就不用時時刻刻操心。”饒益說,“現在科技進步了,有空的時候還能和孩子視頻聊天。”每次視頻都能給饒益的生活帶來不少慰藉。

她們,用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的“半邊天”

下了工,王中鳳與工友吃著簡單的午餐,然後抓緊時間休息,為下午的工作養精蓄銳。像她們這樣的一大批女性工人,巾幗不讓鬚眉,用柔韌的身軀撐起城市建設的“半邊天”,詮釋女性的另一種美。